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及冰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36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及冰箱,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冷藏风道系统包括一冷藏风道,冷藏风道的背部设置开口;冷藏风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冷藏风道、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三者配合形成一“n”字型结构;出风风道上等间隙设置有若干出风口,位于进风风道远离冷藏风道的一端部设置若干进风口;冷藏风道内设置有一保温壳体,冷藏风道内设置有风扇、冷藏蒸发器、接水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现有的冷藏风道结构,优化蒸发器、风扇位置及安装方式,提供一种冷藏风道体积小、占用冷藏室有效容积少,同时合理布局冷藏室空间,提升用户实际使用容积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及冰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及冰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多系统风冷冰箱冷藏风道组件一般由冷藏风道、风扇组成,冷藏风道平铺在箱体冷藏室背部包括泡沫件风道、塑料件风罩,泡沫件风道内设置风路厚度较厚,造成藏风道组件体积较大。冷藏蒸发器一般竖直放置在冷藏室背部底部位置,风扇置于冷藏蒸发器上方,安装在冷藏风道内。这种方式的冷藏风道系统占用冷藏室容积较大,且冰箱冷藏顶部搁架高度较高,在用户实际使用中顶部搁架靠近背部较深的位置难以完全利用,造成冰箱内部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及冰箱,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冷藏风道占用冷藏室容积大、冷藏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包括一冷藏风道,所述冷藏风道的背部设置开口;所述冷藏风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冷藏风道、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三者配合形成一“n”字型结构;所述出风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冷藏风道(3),所述冷藏风道(3)的背部设置开口;/n所述冷藏风道(3)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风道(313)和出风风道(314);/n所述冷藏风道(3)、进风风道(313)和出风风道(314)三者配合形成一“n”字型结构;/n所述出风风道(314)上等间隙设置有若干出风口(311),位于所述进风风道(313)远离冷藏风道(3)的一端部设置若干进风口(312);/n所述冷藏风道(3)内设置有一保温壳体(32),所述冷藏风道(3)内设置有风扇(33)、冷藏蒸发器(4)、接水盘(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冷藏风道(3),所述冷藏风道(3)的背部设置开口;
所述冷藏风道(3)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风风道(313)和出风风道(314);
所述冷藏风道(3)、进风风道(313)和出风风道(314)三者配合形成一“n”字型结构;
所述出风风道(314)上等间隙设置有若干出风口(311),位于所述进风风道(313)远离冷藏风道(3)的一端部设置若干进风口(312);
所述冷藏风道(3)内设置有一保温壳体(32),所述冷藏风道(3)内设置有风扇(33)、冷藏蒸发器(4)、接水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313)和出风风道(314)沿冷藏风道(3)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313)和出风风道(314)均为一截面为U型的壳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3)倾斜安装在冷藏风道(3)内;所述冷藏蒸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魁仓张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