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310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包括光电稳定平台、光电载荷、电气分系统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光电稳定平台用于承载光电载荷;电气分系统用于供电以及对光电稳定平台进行伺服控制以及对光电载荷进行图像处理;光电载荷用于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功能;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用于对猫眼探测单元和激光压制单元的激光驱动控制和温度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可见光探测、猫眼探测、激光压制、激光测距等功能单元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结构、功能的复用,从发射接收孔径到后端集中信息处理和对抗实施高度关联,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系统集成度高,功能更加齐全,满足日益复杂环境下多种形式目标探测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探测
,具体是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载平台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光电转塔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光电转塔是光、机、电、控制和信号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是利用光电探测器件作为敏感元件,利用机电控制保持探测器视轴稳定,从而实现目标搜索、捕获、跟踪和稳定的功能。目前的光电转塔通常配置有电视、红外、激光测距机等各种不同波段和类型的传感器,可搭载于车辆、舰艇、直升机等运载平台,用于侦察、瞄准、导弹制导等军事领域;也可用于搜救、缉私、安全、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等非军事领域。现有的光电转塔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一般搭载是电视、红外、激光测距机等传感器,而对于威胁程度比较大的狙击设备的探测能力很弱;2、集成度比较低,导致整个光电系统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3、可维修性差,尤其是在光电载荷拆除后会破坏原有的探测精度,设备恢复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度高、结构紧凑且具有良好可维修性的集成式光电转塔。为了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稳定平台(1)、光电载荷(5)以及内置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的电气分系统(2)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3);其中,/n光电稳定平台(1),用于承载所述光电载荷(5),包括相互固连的方位轴系(11)和俯仰轴系(12),所述方位轴系(11)包括可旋转的中心轴,所述俯仰轴系(12)包括可旋转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光电载荷(5)两侧的回转轴;/n电气分系统(2),用于供电以及对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进行伺服控制和对所述光电载荷(5)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位轴系(11)内部的供电单元(21)以及内嵌于在所述俯仰轴系(12)一侧耳的伺服跟踪消旋单元(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稳定平台(1)、光电载荷(5)以及内置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的电气分系统(2)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3);其中,
光电稳定平台(1),用于承载所述光电载荷(5),包括相互固连的方位轴系(11)和俯仰轴系(12),所述方位轴系(11)包括可旋转的中心轴,所述俯仰轴系(12)包括可旋转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光电载荷(5)两侧的回转轴;
电气分系统(2),用于供电以及对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进行伺服控制和对所述光电载荷(5)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位轴系(11)内部的供电单元(21)以及内嵌于在所述俯仰轴系(12)一侧耳的伺服跟踪消旋单元(22);
光电载荷(5),用于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功能,通过所述回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中部,包括壳体(51)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51)且相互电连接的猫眼探测单元(55)、激光压制单元(56)、综合处理单元(57);
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3),用于实现对所述猫眼探测单元(55)和激光压制单元(56)的激光驱动控制和温度控制,内嵌于所述俯仰轴系(12)的另一侧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光电转塔姿态的陀螺组件,所述陀螺组件包括彼此独立安装的单轴陀螺(6)和双轴陀螺(7),所述单轴陀螺(6)固定安装在所述俯仰轴系(12)的侧耳内部并与所述伺服跟踪消旋单元(22)处于相同一侧,所述双轴陀螺(7)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51)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翱甘欣辉吕彤光李瑞宋亮万韬赵长超文心怡付玉虎吕遵明彭硕玲刘绍鹏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九零一部队二五分队江苏和正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