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31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包括光电稳定平台、光电载荷、电气分系统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光电稳定平台用于承载光电载荷;电气分系统用于供电以及对光电稳定平台进行伺服控制以及对光电载荷进行图像处理;光电载荷用于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功能;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用于对猫眼探测单元和激光压制单元的激光驱动控制和温度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可见光探测、猫眼探测、激光压制、激光测距等功能单元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结构、功能的复用,从发射接收孔径到后端集中信息处理和对抗实施高度关联,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系统集成度高,功能更加齐全,满足日益复杂环境下多种形式目标探测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探测
,具体是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载平台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光电转塔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光电转塔是光、机、电、控制和信号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是利用光电探测器件作为敏感元件,利用机电控制保持探测器视轴稳定,从而实现目标搜索、捕获、跟踪和稳定的功能。目前的光电转塔通常配置有电视、红外、激光测距机等各种不同波段和类型的传感器,可搭载于车辆、舰艇、直升机等运载平台,用于侦察、瞄准、导弹制导等军事领域;也可用于搜救、缉私、安全、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等非军事领域。现有的光电转塔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一般搭载是电视、红外、激光测距机等传感器,而对于威胁程度比较大的狙击设备的探测能力很弱;2、集成度比较低,导致整个光电系统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3、可维修性差,尤其是在光电载荷拆除后会破坏原有的探测精度,设备恢复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度高、结构紧凑且具有良好可维修性的集成式光电转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包括光电稳定平台、光电载荷以及内置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的电气分系统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其中,光电稳定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光电载荷,包括相互固连的方位轴系和俯仰轴系,所述方位轴系包括可旋转的中心轴,所述俯仰轴系包括可旋转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光电载荷两侧的回转轴;电气分系统,用于供电以及对所述光电稳定平台进行伺服控制和对所述光电载荷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位轴系内部的供电单元以及内嵌于在所述俯仰轴系一侧耳的伺服跟踪消旋单元;光电载荷,用于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功能,通过所述回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中部,包括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且相互电连接的猫眼探测单元、激光压制单元、综合处理单元;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用于实现对所述猫眼探测单元和激光压制单元的激光驱动控制和温度控制,内嵌于所述俯仰轴系的另一侧耳。进一步的,所述光电转塔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光电转塔姿态的陀螺组件,所述陀螺组件包括彼此独立安装的单轴陀螺和双轴陀螺,所述单轴陀螺固定安装在所述俯仰轴系的侧耳内部并与所述伺服跟踪消旋单元处于相同一侧,所述双轴陀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光电转塔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光电载荷和光电稳定平台的快拆接口,所述快拆接口包括相互对接配合的第一接口件和第二接口件,所述第一接口件固定连接所述俯仰轴系的回转轴,所述第二接口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口件上开设有第一V型槽,所述第二接口件上开设有第二V型槽,所述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相互对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光电载荷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且相互电连接的中波红外单元、可见光单元、激光测距单元。进一步的,所述中波红外单元、可见光单元、激光测距单元、猫眼探测单元以及激光压制单元均朝向相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方位轴系的旋转范围为0°~360°,所述回转轴的转动范围为-120°~+120°。进一步的,所述俯仰轴系整体呈U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中波红外单元的工作波段为3~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式光电转塔采用紧凑、模块化结构设计,除了常规的可见、红外光学系统和激光测距机外,还搭载了猫眼探测单元、激光压制单元和综合处理单元。在可见光探测、红外探测、猫眼探测、激光压制、激光测距等功能单元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结构、功能的复用,从发射接收孔径到后端集中信息处理和对抗实施高度关联,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系统集成度高,功能更加齐全,满足日益复杂环境下多种形式目标探测的应用需求。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式光电转塔对于光电稳定平台和光电载荷进行了结构和布局上的优化,实现结构紧凑,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整个转塔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其机动性。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式光电转塔设计了专门的快拆接口,能够保证光电载荷与光电稳定平台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复位精度,可以实现光电载荷的快速拆除和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光电稳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光电稳定平台的一侧耳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所述光电稳定平台的另一侧耳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所述光电载荷的结构示意图;1、光电稳定平台;2、电气分系统;3、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4、快拆接口;5、光电载荷;6、单轴陀螺;7、双轴陀螺;11、方位轴系;12、俯仰轴系;21、供电单元;22、伺服跟踪消旋单元;41、第一接口件;42、第二接口件;51、壳体;52、中波红外单元;53、可见光单元;54、激光测距单元;55、猫眼探测单元;56、激光压制单元;57、综合处理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稳定平台(1)、光电载荷(5)以及内置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的电气分系统(2)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3);其中,/n光电稳定平台(1),用于承载所述光电载荷(5),包括相互固连的方位轴系(11)和俯仰轴系(12),所述方位轴系(11)包括可旋转的中心轴,所述俯仰轴系(12)包括可旋转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光电载荷(5)两侧的回转轴;/n电气分系统(2),用于供电以及对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进行伺服控制和对所述光电载荷(5)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位轴系(11)内部的供电单元(21)以及内嵌于在所述俯仰轴系(12)一侧耳的伺服跟踪消旋单元(22);/n光电载荷(5),用于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功能,通过所述回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中部,包括壳体(51)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51)且相互电连接的猫眼探测单元(55)、激光压制单元(56)、综合处理单元(57);/n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3),用于实现对所述猫眼探测单元(55)和激光压制单元(56)的激光驱动控制和温度控制,内嵌于所述俯仰轴系(12)的另一侧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稳定平台(1)、光电载荷(5)以及内置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的电气分系统(2)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3);其中,
光电稳定平台(1),用于承载所述光电载荷(5),包括相互固连的方位轴系(11)和俯仰轴系(12),所述方位轴系(11)包括可旋转的中心轴,所述俯仰轴系(12)包括可旋转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光电载荷(5)两侧的回转轴;
电气分系统(2),用于供电以及对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进行伺服控制和对所述光电载荷(5)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位轴系(11)内部的供电单元(21)以及内嵌于在所述俯仰轴系(12)一侧耳的伺服跟踪消旋单元(22);
光电载荷(5),用于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功能,通过所述回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光电稳定平台(1)中部,包括壳体(51)以及内置于所述壳体(51)且相互电连接的猫眼探测单元(55)、激光压制单元(56)、综合处理单元(57);
激光器驱动与温控组件(3),用于实现对所述猫眼探测单元(55)和激光压制单元(56)的激光驱动控制和温度控制,内嵌于所述俯仰轴系(12)的另一侧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光电转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光电转塔姿态的陀螺组件,所述陀螺组件包括彼此独立安装的单轴陀螺(6)和双轴陀螺(7),所述单轴陀螺(6)固定安装在所述俯仰轴系(12)的侧耳内部并与所述伺服跟踪消旋单元(22)处于相同一侧,所述双轴陀螺(7)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51)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翱甘欣辉吕彤光李瑞宋亮万韬赵长超文心怡付玉虎吕遵明彭硕玲刘绍鹏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九零一部队二五分队江苏和正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