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30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弹簧柱,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橡胶弹簧柱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壳体、第一支撑块、第一连接块、第二支撑块、第二连接块、第二壳体、横板、支撑板、限位槽、放置座、离心机主体、橡胶缓冲板、第三壳体、缓冲块、橡胶垫、滑板、第二弹簧、限位板、通槽、第一弹簧和橡胶弹簧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基因工程用离心机通常缓冲性较差,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自身离心运动而发生自震,导致其内部电器元件受到一定的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
本技术涉及基因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
技术介绍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基因工程的实验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到基因工程用离心机对细胞等物质进行离心,现有的基因工程用离心机通常缓冲性较差,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自身离心运动而发生自震,导致其内部电器元件受到一定的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具备缓冲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因工程用离心机通常缓冲性较差,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自身离心运动而发生自震,导致其内部电器元件受到一定的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弹簧柱(21),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橡胶弹簧柱(21)的顶部与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横板(7),所述第二壳体(6)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横板(7)配合使用的通槽(19),所述第二壳体(6)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顶部与横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7)的两侧穿过通槽(19)延伸至第二壳体(6)的外侧,所述横板(7)顶部的两侧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工程用离心机,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弹簧柱(21),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橡胶弹簧柱(21)的顶部与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横板(7),所述第二壳体(6)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横板(7)配合使用的通槽(19),所述第二壳体(6)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顶部与横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7)的两侧穿过通槽(19)延伸至第二壳体(6)的外侧,所述横板(7)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2),所述横板(7)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所述第二连接块(5)的顶部贯穿至第二壳体(6)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顶部和第二支撑块(4)的顶部均与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顶部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放置座(10),所述放置座(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离心机主体(11),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放置座(10)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9)配合使用的滑板(16),所述离心机主体(1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缓冲板(12),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13),所述第三壳体(1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淇瑞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达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