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29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一种无级变速器,包括设置在变速器与发动机间的飞轮减震器、负责动力分流的行星排、无级调速系统、机械变速系统、差速器;还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和齿圈之间,控制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相对运动或固定的第一离合器;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调速系统输出轴、调速系统输出齿轮;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变速系统输出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无级变速器的3级传动变为两个2级传动的叠加,解决了传统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低和传递扭矩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无级变速器,特别是汽车上的无级变速器。
技术介绍
无级变速器由于舒适性好、综合效率高、成本低、性价比高,被很多整车采用。但是由于无级变速器传动结构为磨擦传动,其本身传动效率低、传递扭矩有限、加速动力性差;另外,现有的无级变速器基本都采用传动带传动,由于传送带只能同向传动,必须设置一根改变传动方向的传动轴,因此基本上都是3轴结构(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不含差速器轴,输入轴和中间轴间设置传动带同向传动,输出轴改变传动方向)的3级传动。为了提高传动效率,也有采用2挡无级变速器结构的方案,这种结构通过两挡叠加扩大了总传动比范围,通过改善钢带的工作点提高系统传动效率,如专利《CN105814343A》和《CN107002843A》,但是上述专利为了实现两挡功能,都采用了5轴结构,即增加了结构复杂性,也增长了动力传递路径(《CN105814343A》专利中动力传递为4级传动,《CN107002843A》专利中动力传递为5级传动),并且这种只通过改善钢带的工作点提高系统传动效率的方法对无级变速器整体效率提升是有限的。如何在现有无级变速器不增加轴数和体积的情况下提高变速器本身的传动效率、提高传递扭矩的能力是现有无级变速器结构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全新的无级变速器结构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并且传递扭矩能力好的无级变速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器,包括设置在变速器与发动机间的飞轮减震器、无级调速系统、机械变速系统、差速器;发动机和机械变速系统间设置有负责动力分流的行星排,发动机曲轴通过飞轮减震器与行星排上的齿圈连接,行星排上的行星架与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连接,行星排上的太阳轮与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和齿圈之间,控制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相对运动或固定的第一离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调速系统输出轴、调速系统输出齿轮;调速系统输出轴与调速系统输入轴平行的设置,主动带轮固定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入轴上,从动带轮固定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出轴上,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间采用传动带连接,调速系统输出齿轮固定的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出轴的前端,它与主减速齿啮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变速系统输出齿轮;变速系统输入轴是一根空心轴,它与调速系统输入轴同心,空套的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入轴的外侧,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与变速系统输入轴固定连接,变速系统输出轴与变速系统输入轴平行的设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上,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啮合,并通过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上的第二离合器控制其与变速系统输出轴间的固定或旋转,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啮合,并通过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上的第三离合器控制其与变速系统输出轴间的固定或旋转;变速系统输出齿轮固定的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的前端,它与主减速齿啮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一挡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分离,第二离合器结合,来自于发动机的动力经过飞轮减震器传递到齿圈后一部分动力通过行星架→变速系统输入轴→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第二离合器→变速系统输出轴→变速系统输出齿轮传递到主减速齿,另一部分动力通过太阳轮→调速系统输入轴→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调速系统输出轴→调速系统输出齿轮也传递到主减速齿;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二挡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三离合器结合,来自于发动机的动力经过飞轮减震器传递到齿圈后一部分动力通过行星架→变速系统输入轴→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三离合器→变速系统输出轴→变速系统输出齿轮传递到主减速齿,另一部分动力通过太阳轮→调速系统输入轴→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调速系统输出轴→调速系统输出齿轮也传递到主减速齿;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倒挡时,第一离合器结合,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分离,由于第一离合器结合,行星排上的齿圈和太阳轮被锁止成一体,来自于发动机的动力经过飞轮减震器传递到齿圈后直接传递到太阳轮上带动太阳轮正向旋转并经由调速系统输入轴→主动带轮→传动带带动从动带轮正向旋转再经由调速系统输出轴→调速系统输出齿轮推动主减速齿反向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离合器为起步离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混合动力时,在飞轮减震器和行星排上的齿圈间设置有发动机连接离合器,驱动电机的转子与齿圈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混合动力时,第一离合器为爪式离合器,发动机连接离合器为起步离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变速器与发动机间的飞轮减震器、负责动力分流的行星排、无级调速系统、机械变速系统、差速器,还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和齿圈之间,控制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相对运动或固定的第一离合器;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调速系统输出轴,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其中调速系统也用变速系统输出轴作为输出轴;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和调速系统输出轴上的无级变速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械变速系统中的机械变速系统输入轴和调速系统输出轴上的至少两个挡位的齿轮组和控制每个齿轮组的离合器装置;当变速器横置布置时,还包括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出轴上的与主减速齿啮合的输出轴输出齿轮;当变速器纵置布置时,还包括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出轴后端的输出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与上述技术方案区别在于,本方案中发动机与负责动力分流的行星排中的太阳轮连接,负责动力分流的行星排中的齿圈与无级调速系统中的主动带轮连接,行星排上的行星架与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和齿圈之间,控制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相对运动或固定的离合器。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级变速器,通过齿圈输入行星架的正向输出和太阳轮的反向输出,结合传动带的同向传动和齿轮的反向传动,将传统无级变速器的3级传动变为两个2级传动的叠加,其结果是:1、缩短了动力传动路径,提高了系统传动效率;2、设置了两挡机械变速系统,扩大了总传动比范围,通过改善钢带的工作点提高系统传动效率;3、设置了两个传动路径,通过机械变速系统的齿轮传动大大提高了系统效率,分散了传动带的传动负荷,不但解决了传统无级变速器传递扭矩有限、加速动力性差的难题,而且可以相对降低带轮的夹紧力进一步提高传动带的传动效率;4、采用两个输出轴在主减速齿上动力叠加,减少了两个输出轴、两个输出轴输出齿轮以及主减速齿的相应的承载需求,可以进一步减少中间轴和主减速齿等相关零件尺寸,以及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减轻变速器重量,降低变速器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变速器与发动机间的飞轮减震器、无级调速系统、机械变速系统、差速器,发动机和机械变速系统间设置有负责动力分流的行星排,发动机曲轴通过飞轮减震器与行星排上的齿圈连接,行星排上的行星架与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连接,行星排上的太阳轮与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连接;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和齿圈之间,控制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相对运动或固定的第一离合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变速器与发动机间的飞轮减震器、无级调速系统、机械变速系统、差速器,发动机和机械变速系统间设置有负责动力分流的行星排,发动机曲轴通过飞轮减震器与行星排上的齿圈连接,行星排上的行星架与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连接,行星排上的太阳轮与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连接;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行星轮和齿圈之间,控制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相对运动或固定的第一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包括无级调速系统中的调速系统输入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调速系统输出轴、调速系统输出齿轮;调速系统输出轴与调速系统输入轴平行的设置,主动带轮固定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入轴上,从动带轮固定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出轴上,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间采用传动带连接,调速系统输出齿轮固定的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出轴的前端,它与主减速齿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包括机械变速系统中的变速系统输入轴、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变速系统输出齿轮;变速系统输入轴是一根空心轴,它与调速系统输入轴同心,空套的设置在调速系统输入轴的外侧,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与变速系统输入轴固定连接,变速系统输出轴与变速系统输入轴平行的设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上,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啮合,并通过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上的第二离合器控制其与变速系统输出轴间的固定或旋转,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二齿轮和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二齿轮啮合,并通过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上的第三离合器控制其与变速系统输出轴间的固定或旋转;变速系统输出齿轮固定的设置在变速系统输出轴的前端,它与主减速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一挡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分离,第二离合器结合,来自于发动机的动力经过飞轮减震器传递到齿圈后一部分动力通过行星架→变速系统输入轴→变速系统输入轴第一齿轮→变速系统输出轴第一齿轮→第二离合器→变速系统输出轴→变速系统输出齿轮传递到主减速齿;另一部分动力通过太阳轮→调速系统输入轴→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调速系统输出轴→调速系统输出齿轮也传递到主减速齿;
所述一种无级变速器,二挡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三离合器结合,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世庆雷胜林邹舜章鲍世辉李明姜皓月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晟特格车辆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