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23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盒体,该盒体上开设有用于存缓冲液的缓冲液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夹具回收的芯片回收孔,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若干通孔和若干试剂管,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盒体上,所述试剂管内设有试剂且所述试剂管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当所述试剂管中有试剂管漏液等异常情况时只需要更换对应的试剂管,并将更换后的试剂管对应放置到相应的所述通孔中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整体更换试剂盒,只需要更换对应的试剂管,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
本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检测分析中,根据操作流程,需要对芯片进行分步处理,试剂通常有多种,试剂通常包括多个组分,包括一抗试剂(或EpCAM)、二抗,PBS-EDTA、BSA封闭液、PBS溶液,洗脱液等试剂组分。将一个测试项目所需的试剂以及标准品均布置在一个试剂盒上,使得配套的自动化机械臂可以按先后步骤取出试剂盒相应的试剂并进行处理;有效的解决了取放试剂和标准品的时序性。目前,试剂盒上面放置的不同试剂,在出厂之前,对应试剂孔中已将相应的试剂密封于孔内,但当其中一个试剂出现密封不良等异常情况时,只能将整个试剂盒替换掉,此外,如果对芯片分步进行处理的试剂种类变更时,也只能替换整个试剂盒,不仅使用不便,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盒体,该盒体上开设有用于存缓冲液的缓冲液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夹具回收的芯片回收孔,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若干通孔,该通孔设于所述盒体上;若干试剂管,该试剂管内设有试剂且所述试剂管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较佳的,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通孔的孔壁的内螺纹和设于所述试剂管的外壁的外螺纹,该外螺纹对应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锁紧。较佳的,所述内螺纹相邻的螺纹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较佳的,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定位结构,所述试剂管通过该定位结构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较佳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盒体上的第一定位槽和设于所述试剂管外壁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柱对应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中。较佳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盒体上的第二定位柱和设于所述试剂管外壁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通孔相接,所述第二定位柱对应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中。较佳的,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至少五个试剂管,所述五个试剂管中分别存放固定液、缓冲液、一抗、二抗及染色液。较佳的,所述试剂管一端截面直径小于另一端截面直径。较佳的,所述试剂管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试剂管置于所述通孔中时所述固定环置于所述盒体表面。较佳的,所述若干通孔中的部分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缓冲液孔和所述芯片回收孔间,其余部分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缓冲液孔远离所述芯片回收孔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盒体并在盒体上设置通孔和试剂管,其中,所述试剂管能够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中,当所述试剂管中有试剂管漏液等异常情况时只需要更换对应的试剂管,并将更换后的试剂管对应放置到相应的所述通孔中即可,本技术不需要整体更换试剂盒,只需要更换对应的试剂管,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又一实施例中试剂管和通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通孔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又一实施例中试剂管和通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又一实施例中试剂管和通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试剂盒;2、芯片;10、盒体;100、缓冲液孔;101、芯片回收孔;102、通孔;103、试剂管;104;废液收集孔;1030、固定环;200、内螺纹;201、外螺纹;300、第一定位槽;301、第一定位柱;302、第二定位柱;303、第二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盒体,该盒体上开设有用于存放缓冲液的缓冲液孔、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夹具回收的芯片回收孔以及用于存放废液的废液收集孔,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若干通孔,该通孔设于所述盒体上;若干试剂管,该试剂管内设有试剂且所述试剂管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通孔的孔壁的内螺纹和设于所述试剂管的外壁的外螺纹,该外螺纹对应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锁紧,最佳的,所述内螺纹相邻的螺纹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定位结构,所述试剂管通过该定位结构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最佳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盒体上的第一定位槽和设于所述试剂管外壁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柱对应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此外,所述定位结构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盒体上的第二定位柱和设于所述试剂管外壁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通孔相接,所述第二定位柱对应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中。其中,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试剂管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试剂管置于所述通孔中时所述固定环置于所述盒体表面,此外,所述若干通孔中的部分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缓冲液孔和所述芯片回收孔间,其余部分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缓冲液孔远离所述芯片回收孔的一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其分别为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又一实施例中试剂管和通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中通孔的展开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又一实施例中试剂管和通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和本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又一实施例中试剂管和通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1,包括盒体10,于本实施例中,该盒体10一面呈长方形,该盒体10中部开设有用于存缓冲液的缓冲液孔100,一端设有用于存放废液的废液收集孔104以及另一端设有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夹具回收的芯片回收孔10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液孔100为盲孔,所述废液收集孔104为盲孔,且所述芯片回收孔101为盲孔,所述废液收集孔104能够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直接收集,所述缓冲液孔100能够将储存缓冲液,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盒体,该盒体上开设有用于存缓冲液的缓冲液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夹具回收的芯片回收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n若干通孔,该通孔设于所述盒体上;/n若干试剂管,该试剂管内设有试剂且所述试剂管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盒体,该盒体上开设有用于存缓冲液的缓冲液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微流控芯片夹具回收的芯片回收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
若干通孔,该通孔设于所述盒体上;
若干试剂管,该试剂管内设有试剂且所述试剂管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通孔的孔壁的内螺纹和设于所述试剂管的外壁的外螺纹,该外螺纹对应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相邻的螺纹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包括定位结构,所述试剂管通过该定位结构对应卡和于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盒体上的第一定位槽和设于所述试剂管外壁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菁刘文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福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