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20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乳液反应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方设置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釜体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冷凝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凝管道的另一端与储罐连通;所述储罐内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储罐内液量的传感器件,所述储罐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入流口与所述储罐的出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流口与所述回流管道连通,所述传感器件和所述泵体分别与微控器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乳液反应装置,不仅能够提高蒸汽冷凝的效果,使釜体内气压更稳定,还能够提高作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液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乳液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即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医药、食品等领域。反应釜通常由釜体、釜盖、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部分构成,釜体材料一般采用碳锰钢、不锈钢或镍基复合材料等。乳液是多相分散系统,乳液制备过程通常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釜体内会持续地产生蒸汽,会使釜体内压力发生改变,进而使乳液反应的条件发生变化,影响乳液的质量,并且,蒸汽的产生,使得釜体内的压力不断升高,也会影响反应釜反应的安全性。为使得釜体内的气压保持在预设的区间,在釜体的上部通常会连通一回流管道,用于使釜体内的蒸汽冷凝,同时保持釜体内的气压不会有过大的波动。但是,回流管道的尺寸有限,当釜体内温度较高时,仅设置回流管道,难以满足釜体内气压平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乳液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乳液反应装置内蒸汽冷凝效果不好、釜体压力变化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乳液反应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方设置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釜体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冷凝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凝管道的另一端与储罐连通;所述储罐内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储罐内液量的传感器件,所述储罐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入流口与所述储罐的出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流口与所述回流管道连通,所述传感器件和所述泵体分别与微控器件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道内设置有流量感应器件,所述流量感应器件与所述微控器件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釜体设置于缸体内;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加热件,所述内加热件沿所述釜体的圆周方向盘绕设置于所述釜体内部;所述缸体内填充有加热媒质;所述缸体内设置有外加热件,所述外加热件沿所述釜体的圆周方向盘绕于所述釜体外侧,且所述外加热件浸没于所述加热媒质中。进一步地,所述内加热件包括第一内加热件和第二内加热件;所述第一内加热件位于所述釜体的上部,所述第二内加热件位于所述釜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内加热件与所述釜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内加热件与所述釜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乳液反应装置还包括用于探测所述釜体内温度的温感器件;所述温感器件、所述第一内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内加热件分别与所述微控器件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温感器件包括第一温感器件和第二温感器件;所述第一温感器件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温感器件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下部。本技术提供的乳液反应装置,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通过设置依次连通的回流管道、冷凝管道和储罐,同时,在储罐与回流管道之间设置泵体,储罐内设置用于获取储罐内液量的传感器件,并使泵体和传感器件分别与微控器件电连接,从而能够自动监控储罐内冷凝水的液量,进而控制向釜体内泵送水的状态,不仅能够提高蒸汽冷凝的效果,使釜体内气压更稳定,还能够提高作用效率。在釜体的内侧设置内加热件,且内加热件沿釜体的圆周方向盘绕设置,在釜体的外侧设置缸体,缸体内设置外加热件,且外加热件沿釜体的圆周方向盘绕设置并浸没于加热媒质中,采用上述结构,使釜体内外环境更易调控,更有利于釜体内各区域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分布。内加热件采用第一内加热件和第二内加热件的结构,能够更有利于釜体内温度的均匀分布,避免搅拌机构对釜体内乳液加热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乳液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外加热件,3-第二内加热件,4-第一内加热件,5-缸体,6-搅拌机构,7-回流管道,8-冷凝管道,9-储罐,10-泵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乳液反应装置,包括釜体1;釜体1的上方设置有回流管道7,回流管道7的一端与釜体1的上部相连通,回流管道7的另一端与冷凝管道8的一端连通,冷凝管道8的另一端与储罐9连通,回流管道7与冷凝管道8呈预设夹角设置;储罐9内设置有用于获取储罐9内液量的传感器件,储罐9连通有泵体10,泵体10的入流口与储罐9的出口连通,泵体10的出流口与回流管道7连通,传感器件和泵体10分别与微控器件电连接。釜体1的材质可不作具体要求,只要能够满足乳液反应的需求即可。釜体1通常竖向设置,其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能够完全覆盖于开口的端盖。釜体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其横截面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沿釜体1的轴线方向,并从下到上,其横截面的面积可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也可以是其横截面面积始终大小相同,或呈其他变化趋势。在釜体1上端的端盖上或釜体1上部的侧壁上开设通孔,回流管道7的一端通过该通孔与釜体1的中空内腔相连通,回流管道7的另一端与冷凝管道8连接。其中,回流管道7可竖向设置,也可以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回流管道7优选为竖向设置,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冷凝管道8可沿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相对水平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冷凝管道8优选为沿相对水平方向略向下倾斜设置,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回流管道7和冷凝管道8之间按照预设夹角设置,该预设夹角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优选预设夹角为90°或小于90°,进一步优选为略小于90°。冷凝管道8的一端与回流管道7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储罐9。储罐9可竖向设置,也可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储罐9优选竖向设置,其上端开口,且与冷凝管道8连通。釜体1内物料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经回流管道7向上运动,在回流管道7和冷凝管道8中冷凝,冷凝得到的液态水可经由回流管道7返回至釜体1内,也可经冷凝管道8进入至储罐9中暂时储存。冷凝管道8结合储罐9的设置,既有利于蒸汽的冷凝,又便于冷凝水的收集,避免蒸汽过多时而影响釜体1内压力的平衡状态。储罐9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储罐9下部的侧方可开设开口。储罐9连通有泵体10,泵体10的入流口与储罐9下部的开口通过管道连通,泵体10的出流口与回流管道7通过另一管道连通。当储罐9内收集的冷凝水过多时,可启动泵体10,将储罐9内的水经由回流管道7,泵送至釜体1内循环利用。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釜体1内物料反应处于密闭条件下进行,储罐9可处于密闭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液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方设置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釜体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冷凝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凝管道的另一端与储罐连通;/n所述储罐内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储罐内液量的传感器件,所述储罐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入流口与所述储罐的出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流口与所述回流管道连通,所述传感器件和所述泵体分别与微控器件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液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方设置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釜体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冷凝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凝管道的另一端与储罐连通;
所述储罐内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储罐内液量的传感器件,所述储罐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入流口与所述储罐的出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流口与所述回流管道连通,所述传感器件和所述泵体分别与微控器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道内设置有流量感应器件,所述流量感应器件与所述微控器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设置于缸体内;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加热件,所述内加热件沿所述釜体的圆周方向盘绕设置于所述釜体内部;
所述缸体内填充有加热媒质;所述缸体内设置有外加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雪科徐雪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同邦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