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20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墙面清洁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雨水收集口、出水口,所述箱体的内腔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挡板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墙面清洗装置包括与吹水口连接的排水立管、横管、呈圆柱形的滚轮刷、骨架、拉簧、水龙带以及卷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间接地补充城市水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净化之后的雨水,可以直接补充水资源用于非饮用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并通过雨水对墙面进行清洁,且能够大大提高墙面的清洁效率,且能够大大降低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在目前的居住环境中,墙面占到了大部分空间,装修后的墙面常贴有瓷砖、壁纸等装修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污渍,在清洁墙面时,人们常常使用滚轮刷等沾清洁剂手动进行清洁,劳动强度高,且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因此需要设计将雨水转化为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设备。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能够利用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并通过雨水对墙面进行清洁,且能够大大提高墙面的清洁效率,且能够大大降低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能够利用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并通过雨水对墙面进行清洁,且能够大大提高墙面的清洁效率,且能够大大降低使用者的工作强度。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墙面清洁装置,/n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雨水收集口(4)、出水口(5),所述箱体(1)的内腔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挡板分隔为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和第三腔体(8);/n所述雨水收集口(4)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6)的顶部;所述出水口(5)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8)的侧壁下方;/n所述第一挡板(2)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腔体之间,其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其顶部与所述箱体(1)的内腔顶部之间设有间隙;/n所述第二挡板(3)设置于所述第二、第三腔体之间,其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墙面清洁装置,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雨水收集口(4)、出水口(5),所述箱体(1)的内腔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挡板分隔为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和第三腔体(8);
所述雨水收集口(4)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6)的顶部;所述出水口(5)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8)的侧壁下方;
所述第一挡板(2)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腔体之间,其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其顶部与所述箱体(1)的内腔顶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二挡板(3)设置于所述第二、第三腔体之间,其顶部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顶部,其底部与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过滤层(9);
所述墙面清洗装置包括与吹水口(5)连接的排水立管(101)、横管(102)、呈圆柱形的滚轮刷(103)、骨架(104)、拉簧(105)、水龙带(106)以及卷簧(107),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管(102)分别与所述排水立管(101)的侧壁连通;
所述骨架(104)包括与所述横管(102)配合滑动的滑动骨架(141),所述滑动骨架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滚轮刷(103)两端的转轴(142),两端所述滑动骨架(141)的侧壁之间设有连接杆(143);两个所述拉簧(10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143)的侧壁上、下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立管(101)的侧壁相连;所述卷簧(107)为一金属条卷曲成旋涡状结构,其外端与所述排水立管(101)的侧壁连接,内端呈圆环形结构;所述水龙带(106)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卷簧(107)固定连接,其封闭端与所述卷簧(107)的内端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战利胡耀丹杜臻李珮瑜李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