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19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其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上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连通有调流阀,反应釜上连通有出水管;进水管内流动有冷热媒;出水管上连通有高温回流管,高温回流管上连通有高温罐,高温罐上连通有高温管,高温管连通于调流阀;出水管上连通有常温回流管,常温回流管上连通有常温罐,常温罐上连通有常温管,常温管连通于调流阀;出水管上连通有低温回流管,低温回流管上连通有低温罐,低温罐上连通有低温管,低温管连通于调流阀;低温罐的两端连通有冷冻机构;低温罐的两端连通有冷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温控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
技术介绍
医药及化工生产时,经常需要对反应釜内的反应液进行反复的降温、升温。一般的反应釜温控系统包括反应釜,与反应釜夹层连通的热媒罐、冷媒罐,以及深冷机组和电加热器,深冷机组用于保持冷媒罐内媒介的低温度,电加热器用于保持热媒罐内媒介的温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38902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能精确控温的聚丙烯酰胺聚合反应釜,包括带有夹套和保温层的反应釜本体,其内设有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反应釜本体夹套下部连接的冷媒温控罐,其内设有一组换热器和一组冷却管,换热器和冷却管进入管路上设有电磁开关;冷媒缓冲罐,其与反应釜本体夹套上部和冷媒温控罐分别连接;单闭环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的键盘显示装置、A/D转换输入电路、D/A转换输出电路,与D/A转换输出电路连接的执行电路,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输入电路连接,执行电路与电磁开关连接。该方案能够实现精确控温,操作简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热机组对反应釜进行温度控制时,电热机组的功率小时,反应釜的温度变化速率低,电热机组的功率大时,反应釜的温度变化极易超过需求的温度范围,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时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其具有稳定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调流阀,所述调流阀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阀口,所述调流阀上设置有与阀口一一对应且控制阀口实际横截面积的调流开关,所述反应釜上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内流动有冷热媒;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高温回流管,所述高温回流管上连通有高温罐,所述高温罐上连通有高温管,所述高温管连通于调流阀,所述高温管上连通有位于高温罐与调流阀之间的热媒泵;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常温回流管,所述常温回流管上连通有常温罐,所述常温罐上连通有常温管,所述常温管连通于调流阀,所述常温管上连通有位于常温罐与调流阀之间的常温泵;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低温回流管,所述低温回流管上连通有低温罐,所述低温罐上连通有低温管,所述低温管连通于调流阀,所述低温罐上连通有冷媒泵,冷媒泵将低温罐内的冷热媒压入低温管;所述高温罐上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对高温罐内的冷热媒进行加热,所述常温罐上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与常温罐内的冷热媒进行热交换使冷热媒保持常温;所述低温罐的两端连通有冷冻机构,所述冷冻机构包括与低温罐的两端连通的冷冻管,所述冷冻管上设置有制冷机组;所述低温罐的两端连通有冷水机构,所述冷水机构包括与低温罐的两端连通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设置有冷水机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伸入高温罐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两端伸出高温罐,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高温流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流阀上的调流开关启动不同开度后,热媒泵将高温罐内冷热媒压入高温管,高温管内的高温管流向对应阀口,常温泵将常温罐内冷热媒压入常温管,常温管内的冷热媒流向对应阀口,冷媒泵将低温罐内冷热媒压入低温管,低温管内的冷热媒流向对应阀口,从而实现从进水管内流向反应釜合适温度的冷热媒;反应釜内的冷热媒从出水管流出,出水管内的冷热媒经高温回流管、常温回流管、低温回流管依次流入对应的高温罐、常温罐、低温罐;加热机构对高温罐内的冷热媒进行加热,冷却机构与常温罐内的冷热媒进行热交换使冷热媒保持常温,从而保持高温罐、常温罐内冷热媒温度的稳定;当需要的冷热媒温度位于100到150摄氏度时,加热机构工作,加热机构对高温罐内的冷热媒进行加热,保持高温罐内的稳度稳定;当需要的冷热媒温度位于-50到-20摄氏度时,制冷机组工作,制冷机组对冷冻管内的冷热媒进行降温,冷冻管内的冷热媒与低温管内的冷热媒进行交换,保持低温罐内的稳度稳定;当需要的冷热媒位于7到10摄氏度之间时,冷水机组工作,冷水机组对冷水管内的冷热媒进行降温,冷水管内的冷热媒与低温管内的冷热媒进行交换,保持低温罐内的稳度稳定;根据需要的冷热媒使用制冷机组或冷水机组对冷热媒进行降温,提高制冷机组或冷水机组的降温效率最大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器包括一端伸出高温罐的两个外管,所述换热器包括位于高温罐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长方形盒体,所述换热管沿其厚度方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换热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换热管长度方向的两端,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将相邻两个换热管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外管分别连接于换热管厚度方向的两端的换热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内的高温流体进入换热管,高温流体于换热管内的进水口流向出水口,高温流体经内管于换热管间依次流动最后经外管流入高温罐,长方形盒体的换热管与高温罐内腔的冷热媒接触面积大,提高换热器对高温罐内流体的加热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内固设有扰流板,扰流板为开口朝向出水口的弧形板,所述扰流板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板的设置能使从进水口进入换热管内的流体沿弧形板侧面流动扩散,流体在扰流板朝向出水口的一侧形成紊流,提高换热管内流体温度的均匀性,提高换热管与高温罐内腔冷热媒热交换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器的两端连通有蒸汽锅炉,所述蒸汽锅炉上设置有电加热机构,所述电加热机构包括位于蒸汽锅炉内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电源电连接,所述蒸汽锅炉向换热器内注入高温流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为电加热丝提供电能,电加热丝产生热量对蒸汽锅炉内的流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流体能进入换热器,实现对换热器输送高温流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加热丝上电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上电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太阳能板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使用蓄电池中的电能为电热丝提供能量使电热丝发热,减少对电网电力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器的两端连通有蒸汽锅炉,所述蒸汽锅炉上设置有燃料加热机构,所述燃料加热机构包括燃烧器,燃烧器使用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对蒸汽锅炉进行加热,所述蒸汽锅炉向换热器内注入高温流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料在燃烧器处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对蒸汽锅炉进行加热,蒸汽锅炉内的高温流体进入换热器,实现对换热器输送高温流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伸入常温罐内的两个冷却管,两个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均伸出常温罐,所述冷却管上连通有闭式冷却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闭式冷却塔对冷却管内的流体进行冷却,常温罐内的冷热媒进入冷却管内冷却到常温后再流入常温罐内,保持常温罐向常温管输送稳定温度的冷热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温回流管上连通有位于出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上连通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上连通有调流阀(2),所述调流阀(2)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阀口(21),所述调流阀(2)上设置有与阀口(21)一一对应且控制阀口(21)实际横截面积的调流开关(22),所述反应釜(1)上连通有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内流动有冷热媒;/n所述出水管(12)上连通有高温回流管(32),所述高温回流管(32)上连通有高温罐(3),所述高温罐(3)上连通有高温管(31),所述高温管(31)连通于调流阀(2),所述高温管(31)上连通有位于高温罐(3)与调流阀(2)之间的热媒泵(33);/n所述出水管(12)上连通有常温回流管(42),所述常温回流管(42)上连通有常温罐(4),所述常温罐(4)上连通有常温管(41),所述常温管(41)连通于调流阀(2),所述常温管(41)上连通有位于常温罐(4)与调流阀(2)之间的常温泵(43);/n所述出水管(12)上连通有低温回流管(52),所述低温回流管(52)上连通有低温罐(5),所述低温罐(5)上连通有低温管(51),所述低温管(51)连通于调流阀(2),所述低温罐(5)上连通有冷媒泵(53),冷媒泵(53)将低温罐(5)内的冷热媒压入低温管(51);/n所述高温罐(3)上设置有加热机构(6),所述加热机构(6)对高温罐(3)内的冷热媒进行加热,所述常温罐(4)上设置有冷却机构(8),所述冷却机构(8)与常温罐(4)内的冷热媒进行热交换使冷热媒保持常温;/n所述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有冷冻机构(71),所述冷冻机构(71)包括与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的冷冻管(711),所述冷冻管(711)上设置有制冷机组(712);/n所述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有冷水机构(72),所述冷水机构(72)包括与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的冷水管(721),所述冷水管(721)上设置有冷水机组(722);/n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伸入高温罐(3)内的换热器(61),所述换热器(61)的两端伸出高温罐(3),所述换热器(61)内设置有高温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上连通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上连通有调流阀(2),所述调流阀(2)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阀口(21),所述调流阀(2)上设置有与阀口(21)一一对应且控制阀口(21)实际横截面积的调流开关(22),所述反应釜(1)上连通有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内流动有冷热媒;
所述出水管(12)上连通有高温回流管(32),所述高温回流管(32)上连通有高温罐(3),所述高温罐(3)上连通有高温管(31),所述高温管(31)连通于调流阀(2),所述高温管(31)上连通有位于高温罐(3)与调流阀(2)之间的热媒泵(33);
所述出水管(12)上连通有常温回流管(42),所述常温回流管(42)上连通有常温罐(4),所述常温罐(4)上连通有常温管(41),所述常温管(41)连通于调流阀(2),所述常温管(41)上连通有位于常温罐(4)与调流阀(2)之间的常温泵(43);
所述出水管(12)上连通有低温回流管(52),所述低温回流管(52)上连通有低温罐(5),所述低温罐(5)上连通有低温管(51),所述低温管(51)连通于调流阀(2),所述低温罐(5)上连通有冷媒泵(53),冷媒泵(53)将低温罐(5)内的冷热媒压入低温管(51);
所述高温罐(3)上设置有加热机构(6),所述加热机构(6)对高温罐(3)内的冷热媒进行加热,所述常温罐(4)上设置有冷却机构(8),所述冷却机构(8)与常温罐(4)内的冷热媒进行热交换使冷热媒保持常温;
所述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有冷冻机构(71),所述冷冻机构(71)包括与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的冷冻管(711),所述冷冻管(711)上设置有制冷机组(712);
所述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有冷水机构(72),所述冷水机构(72)包括与低温罐(5)的两端连通的冷水管(721),所述冷水管(721)上设置有冷水机组(722);
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伸入高温罐(3)内的换热器(61),所述换热器(61)的两端伸出高温罐(3),所述换热器(61)内设置有高温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度点冷热媒共用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1)包括一端伸出高温罐(3)的两个外管(611),所述换热器(61)包括位于高温罐(3)内的换热管(612),所述换热管(612)为长方形盒体,所述换热管(612)沿其厚度方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海孙占德胡玮玮吴海飞陈志来
申请(专利权)人:陶普斯化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陶普斯化学科技东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