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3153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由防渗衬垫结构和导排系统组成,防渗衬垫结构由外而内包括棱台形填埋库区、下压实粘土层、第一竹筋格栅、竹筋钩钉、上压实粘土层、土工膜、土工布、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第二竹筋格栅及喷射UHPC衬垫层;导排系统包括UHPC集水沟、UHPC漏水井盖、圆形洞口、渗滤液导排层、排水管及渗滤液收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复合衬垫结构采用多层防护严格防渗,喷射UHPC衬垫层可抵抗渗滤液腐蚀;还采用竹筋格栅作加筋材料,提高了复合衬垫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了垃圾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对衬垫结构防渗性能的影响;还具有造价低、绿色环保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垃圾填埋是处理固体垃圾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将城市的固体垃圾集中堆放到垃圾填埋场。当缺乏严格控制污染扩散措施时,降雨经过固体垃圾过滤和固体垃圾降解产生的渗滤液可能穿过填埋场衬垫污染到地下水和附近水源,将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目前使用最多的防渗衬垫结构是上层设置HDPE膜,下层设置压实粘土层,而HDPE膜价格昂贵且易破损,底部压实粘土层衬垫防渗效果不佳且承载能力有限。为了提高垃圾填埋场的长期安全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复合衬垫结构采用了防渗性能极佳的UHPC材料和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等多层防护严格防渗;还采用了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且可再生的竹材用作复合衬垫结构的加筋材料,可以提高复合衬垫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垃圾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对衬垫结构防渗性能的影响;具有优异的防渗效果和承载能力,也可减少衬垫结构的厚度,以此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储存能力,复合衬垫结构还兼具有造价低、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复合衬垫结构采用多层防护严格防渗;还采用竹筋格栅用作加筋材料,提高了复合衬垫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了垃圾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对衬垫结构防渗性能的影响;还具有储存能力大、施工速度快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由防渗衬垫结构和导排系统组成,所述防渗衬垫结构由外而内包括棱台形填埋库区、下压实粘土层、第一竹筋格栅、竹筋钩钉、上压实粘土层、土工膜、土工布、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第二竹筋格栅及喷射UHPC衬垫层;所述下压实粘土层铺设于棱台形填埋库区表面;所述第一竹筋格栅通过竹筋钩钉固定于下压实粘土层表面,并继续加铺上压实粘土层;在上压实粘土层表面由外而内依次铺设土工膜、土工布及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所述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在库底边缘预留沟槽,位于库底中心部分成形为高度在300~500mm的四棱锥;最后通过竹筋钩钉将第二竹筋格栅固定于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表面,并施工完成喷射UHPC衬垫层;所述导排系统包括UHPC集水沟、UHPC漏水井盖、圆形洞口、渗滤液导排层、排水管及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UHPC集水沟设置于库底边缘预留的沟槽内;所述UHPC漏水井盖设置在UHPC集水沟上,UHPC漏水井盖上成形有配合排水管的圆形洞口;所述渗滤液导排层铺设在喷射UHPC衬垫层上;所述排水管一端穿过UHPC漏水井盖上的圆形洞口连接UHPC集水沟,另一端连接位于库区顶部的渗滤液收集装置。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压实粘土层和上压实粘土层的厚度一致,厚度均为150~250mm。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竹筋格栅和第二竹筋格栅由三年以上龄期的楠竹制作的竹片十字交叉绑扎而成,其内部网格成方形,网格尺寸为长35~50mm×宽35~50mm;所述竹筋钩钉由三年以上龄期的楠竹制作的竹条加工而成,将竹条弯折处削薄并加热,即可弯折为钩钉,钩钉长度为50~80mm,弯折直径为18~22mm。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土工膜分幅铺贴,幅与幅之间焊接牢固;所述土工布铺设于土工膜上,避免土工膜被粗颗粒划破,保证土工膜的完整性。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由黏土、石灰、玻璃颗粒及细沙组成,其质量比为3:5:2:6;所述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厚度为200~300mm;所述锥度为圆锥底面直径与圆锥高度的比值。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射UHPC衬垫层由UHPC材料连续喷射完成;所述UHPC集水沟和UHPC漏水井盖由UHPC材料预制而成;所述喷射UHPC衬垫层厚度为20~30mm;所述UHPC集水沟的长度方向沿着棱台形填埋库区底部边缘延伸,沟内尺寸为宽200~250mm×高200~250mm。进一步的改进,所述UHPC材料的组成和重量份数如下:水泥690~760份;竹纤维65~100份;石英砂1220~1550份;粉煤灰290~360份;硅粉36~75份;早强剂5~9份;速凝剂36~50份;高效减水剂13~22份;水180~240份。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泥粒径在5~50μm;所述竹纤维的直径在0.10~0.18mm,长度在8~18mm;所述石英砂粒径在0.10~0.30mm;所述粉煤灰粒径在0.5~8nm;所述硅粉粒径在1~130nm;所述早强剂为腐植酸钠;所述速凝剂由有机醇胺和铝酸钠组成,其质量比为4:5。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渗滤液导排层采用土工复合排水网铺设而成,厚度为8~12mm。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包括抽水机和收集斗。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①:测量放线,清理场地内杂物;步骤②:预制设计尺寸的UHPC集水沟和UHPC漏水井盖;步骤③:开挖棱台形填埋库区;步骤④:整平场地,铺设下压实粘土层,通过竹筋钩钉将第一竹筋格栅固定于下压实粘土层表面,并继续加铺上压实粘土层;步骤⑤:在上压实粘土层表面由外而内依次平整铺设土工膜和土工布;步骤⑥:将黏土、石灰、玻璃颗粒及细沙按3:5:2:6的质量比拌制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然后施工完成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其在库底边缘预留有沟槽,位于库底中心部分铺设为高度在300~500mm的四棱锥形,有利于渗滤液的导排;步骤⑦:通过竹筋钩钉将第二竹筋格栅固定于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表面,并施工完成喷射UHPC衬垫层;步骤⑧:吊装预制的UHPC集水沟放置在棱台形填埋库区底部边缘预留的沟槽内,并盖上UHPC漏水井盖,UHPC集水沟与沟槽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充;步骤⑨:在喷射UHPC衬垫层上采用土工复合排水网铺设渗滤液导排层;步骤⑩:最后用排水管一端穿过UHPC漏水井盖上的圆形洞口连接UHPC集水沟,另一端连接位于库区顶部的渗滤液收集装置,即可最终施工完成所述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采用了防渗性能极佳的UHPC材料和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等多层防护严格防渗,衬垫结构底部成型为圆锥形并设置有集水沟,有助于渗滤液集中排出保障垃圾填埋场的长期安全性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2)采用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且可再生的竹材用作加筋材料,可以提高复合衬垫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垃圾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对衬垫结构防渗性能的影响;(3)具有优异的防渗效果和承载能力,也可减少衬垫结构的厚度,以此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储存能力,复合衬垫结构还兼具有造价低、绿色环保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衬砌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UHPC集水沟、UHPC漏水井盖及排水管俯视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由防渗衬垫结构和导排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衬垫结构由外而内包括棱台形填埋库区(1)、下压实粘土层(2)、第一竹筋格栅(3)、竹筋钩钉(4)、上压实粘土层(5)、土工膜(6)、土工布(7)、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第二竹筋格栅(9)及喷射UHPC衬垫层(10);所述下压实粘土层(2)铺设于棱台形填埋库区(1)表面;所述第一竹筋格栅(3)通过竹筋钩钉(4)固定于下压实粘土层(2)表面,并继续加铺上压实粘土层(5);在上压实粘土层(5)表面由外而内依次铺设土工膜(6)、土工布(7)及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所述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在库底边缘预留沟槽,位于库底中心部分成形为高度在300~500mm的四棱锥;最后通过竹筋钩钉(4)将第二竹筋格栅(9)固定于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表面,并施工完成喷射UHPC衬垫层(10);所述导排系统包括UHPC集水沟(11)、UHPC漏水井盖(12)、圆形洞口(13)、渗滤液导排层(14)、排水管(15)及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UHPC集水沟(11)设置于库底边缘预留的沟槽内;所述UHPC漏水井盖(12)设置在UHPC集水沟(11)上,UHPC漏水井盖(12)上成形有配合排水管(15)的圆形洞口(13);所述渗滤液导排层(14)铺设在喷射UHPC衬垫层(10)上;所述排水管(15)一端穿过UHPC漏水井盖(12)上的圆形洞口(13)连接UHPC集水沟(11),另一端连接位于库区顶部的渗滤液收集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由防渗衬垫结构和导排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衬垫结构由外而内包括棱台形填埋库区(1)、下压实粘土层(2)、第一竹筋格栅(3)、竹筋钩钉(4)、上压实粘土层(5)、土工膜(6)、土工布(7)、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第二竹筋格栅(9)及喷射UHPC衬垫层(10);所述下压实粘土层(2)铺设于棱台形填埋库区(1)表面;所述第一竹筋格栅(3)通过竹筋钩钉(4)固定于下压实粘土层(2)表面,并继续加铺上压实粘土层(5);在上压实粘土层(5)表面由外而内依次铺设土工膜(6)、土工布(7)及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所述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在库底边缘预留沟槽,位于库底中心部分成形为高度在300~500mm的四棱锥;最后通过竹筋钩钉(4)将第二竹筋格栅(9)固定于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表面,并施工完成喷射UHPC衬垫层(10);所述导排系统包括UHPC集水沟(11)、UHPC漏水井盖(12)、圆形洞口(13)、渗滤液导排层(14)、排水管(15)及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UHPC集水沟(11)设置于库底边缘预留的沟槽内;所述UHPC漏水井盖(12)设置在UHPC集水沟(11)上,UHPC漏水井盖(12)上成形有配合排水管(15)的圆形洞口(13);所述渗滤液导排层(14)铺设在喷射UHPC衬垫层(10)上;所述排水管(15)一端穿过UHPC漏水井盖(12)上的圆形洞口(13)连接UHPC集水沟(11),另一端连接位于库区顶部的渗滤液收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实粘土层(2)和上压实粘土层(5)的厚度一致,厚度均为150~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竹筋格栅(3)和第二竹筋格栅(9)由三年以上龄期的楠竹制作的竹片(16)十字交叉绑扎而成,其内部网格成方形,网格尺寸为长35~50mm×宽35~50mm;所述竹筋钩钉(4)由三年以上龄期的楠竹制作的竹条加工而成,将竹条弯折处削薄并加热,即可弯折为钩钉,钩钉长度为50~80mm,弯折直径为18~2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6)分幅铺贴,幅与幅之间焊接牢固;所述土工布(7)铺设于土工膜(6)上,避免土工膜(6)被粗颗粒划破,保证土工膜(6)的完整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由黏土、石灰、玻璃颗粒及细沙组成,其质量比为3:5:2:6;所述添加玻璃颗粒的三合土衬垫层(8)厚度为200~300mm;所述锥度为圆锥底面直径与圆锥高度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用复合衬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UHPC衬垫层(10)由UHPC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彪罗正东沈程鹏谢测坤王倩尹鸿达黄河李检保尹诚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