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陇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00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多个培养皿固定件,其设置于箱体内,用于放置培养皿,培养皿固定件包括侧壁,侧壁纵向贯穿设有开口,侧壁内部设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能够滑出并盖合所述开口的弧形挡板,培养皿固定件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底部适配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所述通槽连通,培养皿固定件顶面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顶部适配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所述通槽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柱形的培养皿固定件容纳培养皿,通过弧形挡板的活动限位,使培养皿层层叠放也不会发生培养皿跌落,既充分利用了箱体内的空间,也保证了培养皿稳定放置,避免因滑落导致的细胞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细胞培养(cellculture)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细胞培养箱是培养细胞不可或缺的载体,现有的细胞培养箱仅仅为简单的箱体,在培养细胞时借助培养皿进行,为了节约空间,大批量培养时,实验人员通常将培养皿层层叠放,从而经常发生培养皿跌落,造成细胞污染和培养皿的破碎,甚至在实验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培养皿时造成实验室人员的受伤。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多个培养皿固定件,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放置培养皿;所述培养皿固定件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培养皿固定件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纵向贯穿设有开口,所述侧壁内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能够滑出并盖合所述开口的弧形挡板;所述培养皿固定件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底部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培养皿固定件顶面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顶部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通槽连通。优选的,所述培养皿固定件内部设有多个隔板,每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底部开设有多个能够与所述培养皿固定件底部适配形成卡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弧形挡板底部远离所述通槽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远离所述通槽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起。优选的,所述弧形挡板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通槽内部一侧的上下两端。优选的,所述弧形挡板外侧壁上、远离所述通槽的一侧固定设有拨片。优选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优选的,所述箱体后壁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还包括能够放置于所述培养皿固定件内的放大培养皿;所述放大培养皿包括皿底和皿盖,所述皿盖能够盖合在皿底上;所述皿底外侧壁设有设有外螺纹,所述皿盖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且所述皿盖朝下的一侧盖面为球面。优选的,所述球面远端距离所述皿盖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皿盖侧壁高度的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培养装置通过设置培养皿固定件限位培养皿,通过弧形挡板活动限位,使培养皿层层叠放也不会发生培养皿跌落,既充分利用了箱体内的空间,也保证了培养皿稳定放置,避免因滑落导致的细胞污染,同时防止因培养皿跌落摔碎造成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受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胞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培养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弧形挡板与通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与图1配套使用的放大培养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培养皿固定件、3-第一滑槽、4-侧壁、5-弧形挡板、6-皿底、7-皿盖、301-凸起、401-通槽、501-拨片、502-第一限位块、503-第二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多个培养皿固定件2,其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用于放置培养皿;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包括侧壁4,所述侧壁4纵向贯穿设有开口,所述侧壁4内部设有通槽401,所述通槽401内设置有能够滑出并盖合所述开口的弧形挡板5;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5底部适配的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与所述通槽401连通;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顶面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5顶部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通槽401连通。使用时,将培养皿叠放于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内部,然后滑动弧形挡板5,使得滑动弧形挡板5将侧壁4上的开口阻挡,防止培养皿滑落摔碎。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内部设有多个隔板,每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皿的高度,所述隔板将培养皿固定件2分隔成多个能够放置培养皿的腔,方便于实验人员单独取放不同位置的培养皿。所述箱体1内底部开设有多个能够与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底部适配形成卡位的凹槽,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连接实现了拆卸方便,便于清理,形成卡位后防止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倾倒。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挡板5底部远离所述通槽401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滑槽3内,远离所述通槽401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起301,所述弧形挡板5滑出并刚好盖合所述开口时,所述凸起301刚好与所述凹槽形成卡位,使得当弧形挡板5滑出并刚好盖合所述开口时能够保持稳定,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打开,防止弧形挡板5自行滑动。所述弧形挡板5上还设有第一限位块502和第二限位块503,所述第一限位块50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03分别位于所述通槽401内部一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块502和第二限位块503将弧形挡板5限位在侧壁4内部的通槽401中,防止弧形挡板5掉落。所述弧形挡板5外侧壁上、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n多个培养皿固定件(2),其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用于放置培养皿;/n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包括侧壁(4),所述侧壁(4)纵向贯穿设有开口,所述侧壁(4)内部设有通槽(401),所述通槽(401)内设置有能够滑出并盖合所述开口的弧形挡板(5);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5)底部适配的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与所述通槽(401)连通;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顶面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5)顶部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通槽(40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多个培养皿固定件(2),其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用于放置培养皿;
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包括侧壁(4),所述侧壁(4)纵向贯穿设有开口,所述侧壁(4)内部设有通槽(401),所述通槽(401)内设置有能够滑出并盖合所述开口的弧形挡板(5);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5)底部适配的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与所述通槽(401)连通;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顶面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挡板(5)顶部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通槽(40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内部设有多个隔板,每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皿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部开设有多个能够与所述培养皿固定件(2)底部适配形成卡位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板(5)底部远离所述通槽(401)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滑槽(3)内,远离所述通槽(401)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起(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莉雅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