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春苗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91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放座,盛放座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套,锥形瓶套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锥形瓶套的正面开设有菱形槽。该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通过连接块上的支撑板,能够使滴药装置在不使用时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盛放座使得锥形瓶的底端能够放入,有效地使装置能够进行放置,同时对锥形瓶进行有效地保护,减少了因人工的因素而造成的损坏,通过活塞杆、活塞板和弹簧配合,能够使得药液通过单向阀吸进活塞筒内,最后通过挤压活塞板,使得药液通过喷液管喷出,达到了对病人的耳鼻喉进行滴药,有效地解决了因失误挤压容器造成药液漏出的问题,避免因药物泄漏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鼻喉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临床给药方式主要为滴和喷两种方式,如滴耳液、滴鼻液、鼻喷剂,经口腔给药治疗咽喉疾病,也可采用滴和喷等多种给药方式,对于滴液给药而言,往往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滴液瓶,通过挤压滴液瓶使瓶中的药液从瓶口滴出,而由于药物容器具有弹性,容易因失误挤压容器,导致药液漏出,造成药物浪费或污染。但目前的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不具备防止滴液瓶挤压的功能,无法对滴药装置滴药后进行处理,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放座,所述盛放座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套,所述锥形瓶套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所述锥形瓶套的正面开设有菱形槽,所述锥形瓶套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放座(2),所述盛放座(2)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套(4),所述锥形瓶套(4)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26),所述锥形瓶套(4)的正面开设有菱形槽(5),所述锥形瓶套(4)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环(6),所述连接环(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箱(7),所述连接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筒(10),所述连接箱(7)的内部放置有吸液管(9),所述吸液管(9)的底端贯穿连接箱(7)并延伸至锥形瓶(26)的内部,所述连接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单向阀(8),所述吸液管(9)的顶端与单向阀(8)的底面固定连通,所述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滴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放座(2),所述盛放座(2)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套(4),所述锥形瓶套(4)的内部放置有锥形瓶(26),所述锥形瓶套(4)的正面开设有菱形槽(5),所述锥形瓶套(4)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环(6),所述连接环(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箱(7),所述连接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筒(10),所述连接箱(7)的内部放置有吸液管(9),所述吸液管(9)的底端贯穿连接箱(7)并延伸至锥形瓶(26)的内部,所述连接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单向阀(8),所述吸液管(9)的顶端与单向阀(8)的底面固定连通,所述活塞筒(10)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单向阀(8)的顶端与第一通孔(11)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活塞筒(10)的内部放置有活塞板(12),所述活塞板(12)的外表面与活塞筒(10)的内圈相接触,所述活塞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弹簧(19),两个所述弹簧(19)远离活塞板(12)的一端均与活塞筒(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3),所述活塞筒(10)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活塞杆(13)的左端贯穿第二通孔(14)并延伸至活塞筒(10)的左侧,所述活塞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苗黄俊范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周春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