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765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包括床板以及用以支撑床板的床腿;床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床头板、床身板和床尾板;床头板开设有用以患者面部趴着的通孔;床身板靠近床头板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缺口,一缺口由床身板一侧向内凹设形成,另一缺口由床身板另一侧向内凹设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医理疗专用床,使得患者在趴着进行理疗时,能够同时操作电子产品或翻看书籍资料,从而可以一边进行理疗,一边进行工作、娱乐或线上交流等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
技术介绍
中医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我们通常提到的督灸、脐灸、针灸、拔火罐、推拿、按摩、艾灸、熏蒸等均属于中医理疗。很多中医理疗项目(如督灸、针灸、拔火罐等),在理疗操作时均需要患者长时间趴在理疗床上进行理疗,患者长时间趴着常常会感到无聊烦躁,很多患者希望在趴着理疗的同时能够操作电子产品或者翻看书籍资料等,从而可以一边进行理疗,一边进行工作、娱乐和线上交流等活动。现有的理疗床就是普通的单人床,患者趴在床上时,双手不能方便的操作电子产品或者翻看书籍资料,不能实现一边趴着理疗,一边进行工作、娱乐或线上交流等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使得患者在趴着进行理疗时,能够同时操作电子产品或翻看书籍资料,从而可以一边进行理疗,一边进行工作、娱乐或线上交流等活动。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包括床板以及用以支撑床板的床腿;床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床头板、床身板和床尾板;床头板开设有用以患者面部趴着的通孔;床身板靠近床头板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缺口,一缺口由床身板一侧向内凹设形成,另一缺口由床身板另一侧向内凹设形成。进一步地,缺口可拆卸连接有一支撑板,支撑板安装于缺口时与床身板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支撑板一侧为铰接端,支撑板另一侧为自由端;铰接端与床身板铰接,自由端端面与床头板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支撑板靠近床腿的一侧为下表面,支撑板远离床腿的一侧为上表面,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以将支撑板可拆卸固定于床身板的固定装置。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包括用以将展开状态的支撑板固定于床身板的展开固定装置,以及用以将折叠状态的支撑板固定于床身板的折叠固定装置;展开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挂钩和固定挂环,固定挂钩与支撑板铰接,固定挂环固定于床身板,固定挂钩设于支撑板靠近自由端的一侧,固定挂环靠近床身板的侧面设置;折叠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板的下表面的正磁片以及设于床身板的下表面的反磁片,反磁片用以与正磁片相吸。进一步地,固定挂钩和固定挂环均设置有一对,一固定挂钩设于支撑板一端,另一固定挂钩设于支撑板另一端;一固定挂环靠近一固定挂钩设置。进一步地,支撑板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一把手。进一步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与第一支撑板铰接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一侧与床身板铰接,第二支撑板另一侧与第一支撑板铰接,把手设于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片,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磁片相吸的第二磁片;第二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第三磁片,与第二支撑板铰接的床身板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三磁片相吸的第四磁片。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一合页铰接,第二支撑板与床身板之间用过第二合页铰接,第一合页的铰接轴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合页的铰接轴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中医理疗专用床,在床身板两侧各设置有一缺口,患者在趴在床上进行理疗时,脸部趴在通孔上,胳膊通过缺口可以伸到床板下方,将电子产品或者书籍资料持在通孔下方,患者的脸部通过通孔可以看到电子产品或者书籍资料,这样使得患者可以自如的对电子产品或者书籍资料进行操作,使得患者在理疗的同时,可以进行工作、娱乐和线上交流等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中医理疗专用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中医理疗专用床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中医理疗专用床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A-A向的部分视图;图5是图4中支撑板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中医理疗专用床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中医理疗专用床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沿B-B向的部分视图;图9是图8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1-床头板,12-床身板,13-床尾板,14-床腿,15-通孔,16-缺口,21-支撑板,22-固定挂钩,23-固定挂环,24-把手,31-正磁片,32-反磁片,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3-第一磁片,44-第二磁片,45-第三磁片,46-第四磁片,47-第一合页,48-第二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包括床板以及用以支撑床板的床腿14;床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床头板11、床身板12和床尾板13;床头板11开设有用以患者面部趴着的通孔15;床身板12靠近床头板11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缺口16,一缺口16由床身板12一侧向内凹设形成,另一缺口16由床身板12另一侧向内凹设形成。通过在床身板12两侧各设置有一缺口16,患者在趴在床上进行理疗时,脸部趴在通孔15上,胳膊通过缺口16可以伸到床板下方,将电子产品或者书籍资料持在通孔15下方,患者的脸部通过通孔15可以看到电子产品或者书籍资料,这样使得患者可以自如的对电子产品或者书籍资料进行操作,使得患者在理疗的同时,可以进行工作、娱乐和线上交流等活动。为了使得本实施例的理疗床能够在患者不需要进行工作、娱乐或线上交流等活动时,可以和普通的理疗床一样,本实施例在缺口16处设置一个与缺口16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安装于缺口16时与床身板12处于同一平面。该支撑板21可以是与缺口16分离的,需要安装时,将支撑板21安装在缺口16上即可。考虑到与缺口16分离的支撑板21安装收藏均比较麻烦,本实施例优选的将支撑板21与床身板12铰接连接,具体的,支撑板21一侧为铰接端,支撑板21另一侧为自由端;铰接端与床身板12铰接,自由端端面与床头板11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支撑板21靠近床腿14的一侧为下表面,支撑板21远离床腿14的一侧为上表面,支撑板21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以将支撑板21可拆卸固定于床身板12的固定装置。在缺口16存在时,支撑板21是折叠在床身板12下方的,需要将支撑板21安装在缺口16处时,将支撑板21沿床身板12转动,使得支撑板21与床身板12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以及用以支撑所述床板的床腿;/n所述床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床头板、床身板和床尾板;所述床头板开设有用以患者面部趴着的通孔;所述床身板靠近所述床头板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缺口,一所述缺口由所述床身板一侧向内凹设形成,另一所述缺口由所述床身板另一侧向内凹设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理疗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以及用以支撑所述床板的床腿;
所述床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床头板、床身板和床尾板;所述床头板开设有用以患者面部趴着的通孔;所述床身板靠近所述床头板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缺口,一所述缺口由所述床身板一侧向内凹设形成,另一所述缺口由所述床身板另一侧向内凹设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理疗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可拆卸连接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缺口时与所述床身板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理疗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侧为铰接端,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为自由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床身板铰接,所述自由端端面与所述床头板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床腿的一侧为下表面,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床腿的一侧为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以将所述支撑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床身板的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理疗专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以将展开状态的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床身板的展开固定装置,以及用以将折叠状态的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床身板的折叠固定装置;
所述展开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挂钩和固定挂环,所述固定挂钩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固定挂环固定于所述床身板,所述固定挂钩设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自由端的一侧,所述固定挂环靠近所述床身板的侧面设置;
所述折叠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绍梅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