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73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它包括担架平台;至少一个第一升降立柱及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前端的底部连接,第一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至少一个第二升降立柱及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后端的底部连接,第二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或同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动作;倾斜角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并将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该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在转运病人经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路面时能保持担架平台水平状态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电动担架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担架车,具体讲是一种自适应电动担架车。
技术介绍
担架车是一种用于转运病人的工具,其结构一般包括用于供病人平躺的担架平台,担架平台的底部连接有支腿,且支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滑轮。现有技术的担架车在使用时将病人水平放置在担架平台上,由医护人员缓缓推着担架车将病人进行转运至病房或手术台,在转运的过程中时常要经过有坡度的路面,由于支腿的高度不能调节,当担架车经过有坡度的路面时,担架车上的病人的体位只能随坡度的不同而被动变化,当病人处于头低脚高体位时,脑血流灌注骤然增加,会使病人感到不适,对脑出血、脑挫伤病人会加重其脑损害;反之,头高脚低位可使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灌注更加减少,也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因此,现有技术的担架车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经过有坡度的路面时,担架平台会随着坡度的倾斜而倾斜,从而使担架平台上的病人因体位倾斜可能引发不适,甚至二次伤害,现有技术的担架车不能满足病人安全转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转运病人经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路面时能保持担架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担架平台,具有供病人放置的上表面;/n至少一个第一升降立柱及驱动第一升降立柱升降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前端的底部连接,第一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n至少一个第二升降立柱及驱动第二升降立柱升降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后端的底部连接,第二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n控制单元,连接在担架平台上,并通过导线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于分别或同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动作;/n倾斜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担架平台上并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并将担架平台的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担架平台,具有供病人放置的上表面;
至少一个第一升降立柱及驱动第一升降立柱升降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前端的底部连接,第一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
至少一个第二升降立柱及驱动第二升降立柱升降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后端的底部连接,第二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
控制单元,连接在担架平台上,并通过导线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于分别或同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动作;
倾斜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担架平台上并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并将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电源单元,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给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控制单元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前端底部的两侧,两个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后端底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与两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