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内科护理转运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心内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转运床。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现有的多功能心内科护理转运床,大部分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不能方便地将患者转移到手术床上,且在转运过程中不能将患者固定好,安全性差,易发生危险,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转运时需要配备有应急的治疗设备以减少危险性,并且在转运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防护,减少患者出现晃动的情况。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心内科护理转运床,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内科护理转运床,床架的中部为凹槽结构,所述床架的一端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床架上端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侧边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护理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床架(1)的中部为凹槽结构,所述床架(1)的一端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床架(1)上端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床板(3),所述床板(3)的侧边设置有若干绑带(4);所述绑带(4)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扣(5),所述床板(3)的上端设置有棉垫(6),所述棉垫(6)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枕头(7);所述床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床板(3)相配合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床架(1)内部上端的螺纹丝杆(8),所述螺纹丝杆(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床架(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9),所述螺纹丝杆(8)位于所述床架(1)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转动锥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床架(1)的中部为凹槽结构,所述床架(1)的一端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床架(1)上端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床板(3),所述床板(3)的侧边设置有若干绑带(4);所述绑带(4)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扣(5),所述床板(3)的上端设置有棉垫(6),所述棉垫(6)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枕头(7);所述床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床板(3)相配合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床架(1)内部上端的螺纹丝杆(8),所述螺纹丝杆(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床架(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9),所述螺纹丝杆(8)位于所述床架(1)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转动锥齿轮(10),所述转动锥齿轮(10)一的下端均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1),所述从动锥齿轮(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丝杆(12);所述连接丝杆(12)的中部均套设有内螺纹块(13),所述内螺纹块(13)与所述床板(3)之间通过承接块(14)相固定连接,所述床架(1)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底端均设置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的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17),所述万向轮(17)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与所述底板(16)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顶板(2)和所述连接板(18)中部之间的支撑伸缩杆(33),所述支撑伸缩杆(33)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弹簧一(34),所述顶板(2)和所述连接板(18)之间的四个边角均对称设置有斜撑伸缩杆(35),所述斜撑伸缩杆(35)的外部均套设有伸缩弹簧二(36),所述斜撑伸缩杆(35)均通过连接件(37)与所述顶板(2)和所述连接板(18)相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柱(15)的中部设置有之间设置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心脏除颤器(20),所述固定板(19)的上端且远离所述心脏除颤器(20)的一侧设置有放置箱(21),所述床架(1)的下端靠近所述支撑柱(15)的侧边设置有呼吸机(22),所述床架(1)的一侧靠近所述顶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床板(3)相配合的卡位装置(41);
所述卡位装置(41)包括位于床架(1)内部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管一(42),所述固定管一(42)的中部一侧设置有活动槽一(43),所述固定管一(42)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管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知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