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68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板体,用于承载使用者;驱动装置,安装在板体内,用于驱动板体运动;板体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拉线,且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前一后两个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水气分离结构,安装在板体内,从板体的前部贯穿安装到板体的后部,并与驱动装置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进气口、两个通道和排出口的设计,可以保证进入的水气排出,尤其是水的排出,避免水进入到马达中并对马达造成伤害,有效保证了马达的正常工作,降低了冲浪板的故障率,提升了冲浪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浪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
技术介绍
冲浪板是借助于海浪为动力,在海面上能乘风破浪让人享受无尽乐趣的水上运动工具。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外欧美发达国家地区风行一时的冲浪运动已经越来越受国内年轻人及热爱运动人的追捧。冲浪板的马达是燃油的,这样的马达虽然可以提供高速运动,但是高速运动的时候,冲浪板会浸没水中几秒钟的时间,不可避免的,水气会快速的渗漏到发动机部分导致马达损坏,同时,马达的工作的另一要求是在当冲浪板短暂地沉没在水面下的情况,保证仓体内部供给充足的空气,但是现在的设计不能保证仓体内有充足的空气,马达的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鉴于上述情况,现设计了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设计合理,水分分离,既保证冲浪板的高速运动,又能保证马达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冲浪板,包括:板体,用于承载使用者;驱动装置,安装在板体内,用于驱动板体运动;板体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拉线,且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前一后两个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水气分离结构,安装在板体内,从板体的前部贯穿安装到板体的后部,并与驱动装置连通。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气分离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板体内部的两条通道,且板体的前端设置有气源口,气源口分别连通两条通道;所述的板体的后端设置有排出口,两条通道连通排出口;所述的板体内在气源口与两条通道的交汇处设置有一半圆形挡板,半圆形挡板与通道之间形成两条副通道;从气源口进入的水气大部分通过通道和排出口排出;一小部分水气从副通道进入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通排出口,这部分水气从驱动装置和排出口排出。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板体内的仓体,仓体内设置有油箱,油箱的出油管通过密封圈连通马达的进油管;所述的马达上设置有排气筒;所述仓体上设置有盖板,盖板安装后与板体的上表面齐平。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密封圈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密封圈内设置有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进气口、两个通道和排出口的设计,可以保证进入的水气排出,尤其是水的排出,避免水进入到马达中并对马达造成伤害,有效保证了马达的正常工作,降低了冲浪板的故障率,提升了冲浪板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的副通道有一段时间往上弯曲的设计,这样就可以只进入空气,水在惯性的作用下不进入副通道,这样的设计使得气体从副通道进入到仓体内,保证马达有充足的空气进行工作。3、本专利技术的马达和油箱之间有密封圈,密封圈上设置有环形通道,这样可以使得空气或者水能在内部流动,带走大量的热量,保证马达工作的温度稳定,避免高温的出现。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板体6、驱动装置、拉线、脚踏板和水气分离结构。板体6,其实就是冲浪板的壳体,用于承载使用者,内部安装各个主要的部件。驱动装置,安装在板体6内,用于驱动板体运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板体内的仓体2,仓体2内设置有油箱(未图示),油箱的出油管通过密封圈连通马达(未图示)的进油管。所述的马达(未图示)上设置有排气筒(未图示)。所述仓体上设置有盖板(未图示),盖板(未图示)安装后与板体的上表面齐平。板体6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拉线,且板体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前一后两个脚踏板。脚踏板的作用是人站在上面,起到固定站立的作用。水气分离结构,安装在板体内,从板体6的前部贯穿安装到板体6的后部,并与驱动装置连通。所述水气分离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板体内部的两条通道。通道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板体内设置通风的凹槽,凹槽呈流体形状,另外一种是设置一个或者两个隔板3,利用隔板和板体形成通道。板体的前端设置有气源口7,气源口7分别连通两条通道。所述的板体的后端设置有排出口,两条通道连通排出口1。所述的板体内在气源口与两条通道的交汇处设置有一半圆形挡板5,半圆形挡板5与通道之间形成两条副通道。从气源口进入的水气大部分通过通道和排出口排出。一小部分水气从副通道进入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通排出口,这部分水气从驱动装置和排出口排出。本专利技术中的进气口、两个通道和排出口的设计,可以保证进入的水气排出,尤其是水的排出,避免水进入到马达中并对马达造成伤害,有效保证了马达的正常工作,降低了冲浪板的故障率,提升了冲浪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副通道有一段时间往上弯曲的设计,这样就可以只进入空气,水在惯性的作用下不进入副通道,这样的设计使得气体从副通道进入到仓体内,保证马达有充足的空气进行工作。实施例2如图1-3所示,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板体6、驱动装置、拉线、脚踏板和水气分离结构。板体6,其实就是冲浪板的壳体,用于承载使用者,内部安装各个主要的部件。驱动装置,安装在板体6内,用于驱动板体运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板体内的仓体2,仓体2内设置有油箱(未图示),油箱的出油管通过密封圈连通马达(未图示)的进油管。所述的马达(未图示)上设置有排气筒(未图示)。所述仓体上设置有盖板(未图示),盖板(未图示)安装后与板体的上表面齐平。板体6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拉线,且板体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前一后两个脚踏板。脚踏板的作用是人站在上面,起到固定站立的作用。水气分离结构,安装在板体内,从板体6的前部贯穿安装到板体6的后部,并与驱动装置连通。所述水气分离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板体内部的两条通道。通道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板体内设置通风的凹槽,凹槽呈流体形状,另外一种是设置一个或者两个隔板3,利用隔板和板体形成通道。板体的前端设置有气源口7,气源口7分别连通两条通道。所述的板体的后端设置有排出口,两条通道连通排出口1。所述的板体内在气源口与两条通道的交汇处设置有一半圆形挡板5,半圆形挡板5与通道之间形成两条副通道。从气源口进入的水气大部分通过通道和排出口排出。一小部分水气从副通道进入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通排出口,这部分水气从驱动装置和排出口排出。上述设计都和实施例1是相同的,唯一增加的技术是在密封圈上设置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且密封圈内设置有环形通道10,环形通道10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这样的话,水会通过进水口进入,经过环形通道10本专利技术的马达和油箱之间有密封圈,密封圈上设置有环形通道,这样可以使得空气或者水能在内部流动,带走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n板体,用于承载使用者;/n驱动装置,安装在板体内,用于驱动板体运动;/n板体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拉线,且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前一后两个脚踏板;/n其特征在于:/n水气分离结构,安装在板体内,从板体的前部贯穿安装到板体的后部,并与驱动装置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
板体,用于承载使用者;
驱动装置,安装在板体内,用于驱动板体运动;
板体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拉线,且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前一后两个脚踏板;
其特征在于:
水气分离结构,安装在板体内,从板体的前部贯穿安装到板体的后部,并与驱动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分离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板体内部的两条通道,且板体的前端设置有气源口,气源口分别连通两条通道;所述的板体的后端设置有排出口,两条通道连通排出口;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一鸣周华沈柳晔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兔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