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568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用具领域,公开了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包括簸箕斗、连接于簸箕斗上的簸箕杆,簸箕斗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远离簸箕斗开口一端的后板和与底板相对且与两块侧板相连的侧顶板,簸箕杆转动连接于侧顶板上,使用簸箕时底板接触地面,收纳簸箕时后板接触地面,位于后板上连接有吸盘,吸盘包括与后板抵接的密封部、用于吸附地面的吸附部和用于连接密封部与吸附部的连接部,吸盘上开设有驱使密封部与吸附部内部气压相通的通气孔,通气孔贯通连接部,后板上设有与连接部配合的扣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
本技术涉及清洁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
技术介绍
簸箕配合扫帚作为日常打扫卫生的重要生活用品,目前市面上有一种簸箕的簸箕斗可进行翻转,在使用状态时,簸箕斗的开口平行于地面,当存放簸箕时,簸箕斗的开口垂直于地面,这种簸箕的好处在于,可将簸箕放置于狭小位置例如沙发与墙壁之间的缝隙之间或者其他一些平时利用不到的小地方,由于簸箕斗开口垂直于地面,可避免簸箕斗内的垃圾掉出,但这种立式的簸箕相对于普通簸箕的缺点在于,立式簸箕易倒,容易摇摆而产生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立式簸箕易倒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包括簸箕斗、连接于簸箕斗上的簸箕杆,簸箕斗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远离簸箕斗开口一端的后板和与底板相对且与两块侧板相连的侧顶板,簸箕杆转动连接于侧顶板上,使用簸箕时底板接触地面,收纳簸箕时后板接触地面,位于后板上连接有吸盘,吸盘包括与后板抵接的密封部、用于吸附地面的吸附部和用于连接密封部与吸附部的连接部,吸盘上开设有驱使密封部与吸附部内部气压相通的通气孔,通气孔贯通连接部,后板上设有与连接部配合的扣件。采用上述方案,将簸箕放置与地面上,在簸箕的重量下密封部与后板抵接,吸盘一端形成密封,吸附部呈吸盘状吸附与地面上,吸附部在吸附过程中排出了吸盘中一定的空气,使得吸盘内部形成负压,当簸箕像侧面翻倒时,在吸盘的作用下可使簸箕被吸盘拉出防止簸箕倾倒,当需要使用簸箕时,垂直提起簸箕,使密封部与后板脱离,空气从密封部一端进入吸盘内,从而使吸盘内的空气回到正常气压,从而可提起簸箕。作为优选,通气孔呈阶梯状包括大径和小径,扣件包括内扣件,内扣件包括滑移于通气孔小径内的滑移段和用于抵接的抵接段,抵接段与通气孔其大径和小径两者直径差形成的台阶面抵接。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扣件包括外扣件,密封部其外径不大于连接部外径,连接部上外侧面上开设有环槽,外扣件上远离后板一端凸设有与环槽配合的限位凸沿,限位凸沿可滑动连接于环槽内。采用上述方案,环槽和限位凸沿装配简单,效果好。作为优选,后板上凹设有呈碗装的沉孔,扣件位于沉孔内,密封部与沉孔底面抵接。采用上述方案,沉孔可用于隐蔽部分吸盘。作为优选,后板上沿后板边缘凸设有一圈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高度限位条。采用上述方案,限位高度保证了簸箕稳定性,使得吸盘只有吸附部与地面接触,连接部无法接触到地面。作为优选,内扣件的抵接段上设有便于抵接段进入通气孔的倒角。采用上述方案,倒角便于进入通气孔,装配方便。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将簸箕放置与地面上,在簸箕的重量下密封部与沉孔底面抵接,吸盘一端形成密封,吸附部呈吸盘状吸附与地面上,吸附部在吸附过程中排出了吸盘中一定的空气,使得吸盘内部形成负压,当簸箕像侧面翻倒时,在吸盘的作用下可使簸箕被吸盘拉出防止簸箕倾倒,当需要使用簸箕时,垂直提起簸箕,使密封部与沉孔底面脱离,空气从密封部一端进入吸盘内,从而使吸盘内的空气回到正常气压,从而可提起簸箕。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整体效果示意图;图2是簸箕斗结构示意图;图3是吸盘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转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簸箕斗;2、簸箕杆;3、底板;4、侧板;5、后板;6、侧顶板;7、转动连接件;8、沉孔;9、吸盘;10、密封部;11、吸附部;12、连接部;13、通气孔;14、内扣件;15、外扣件;16、导向片;17、滑移段;18、抵接段;19、倒角;20、限位凸沿;21、环槽;22、枢接轴;23、避让槽;24、枢接孔;25、卡条;2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首先参见图1、图2和图3,包括簸箕斗1、连接于簸箕斗1上的簸箕杆2,簸箕斗1包括底板3、位于底板3两侧的侧板4、远离簸箕斗1开口一端的后板5和与底板3相对且与两块侧板4相连的侧顶板6,簸箕杆2转动连接于侧顶板6上,使用簸箕时底板3接触地面,收纳簸箕时后板5接触地面,簸箕斗1的侧顶面上枢接有一个转动连接件7,转动连接件7呈L形其L形一边与簸箕斗1的侧顶面枢接,其L形另一边套设于簸箕杆2一端,后板5上并排凹设有两个沉孔8,每个沉孔8内均凸设有一个扣件,每个扣件上均卡接有一个吸盘9,吸盘9包括与后板5抵接的密封部10、用于吸附地面的吸附部11和用于连接密封部10与吸附部11的连接部12,密封部10和吸附部11均呈开口吸附盘状且两者的开口方向相反,吸盘9上开设有驱使密封部10与吸附部11内部气压相通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贯通连接部12,通气孔13位于连接部12内呈阶梯状包括与密封部10相通的小径和与吸附部11相通的大径,结合图4,扣件包括内扣件14和呈环形的外扣件15,内扣件14位于外扣件15内侧,内扣件14共有两片,沉孔8底面上位于外扣件15内侧还凸设有两片导向片16,两片导向片16和两片内扣片互相穿插呈环形凸设于沉孔8底面,通气孔13呈阶梯状包括大径和小径,内扣件14包括滑移于通气孔13小径内的滑移段17和用于抵接的抵接段18,抵接段18与通气孔13其大径和小径两者直径差形成的台阶面抵接,抵接段18远离滑移段17一端且朝向外扣件15一侧面上设有便于抵接段18进入通气孔13的倒角19,外扣件15呈环形,外扣件15朝向内扣件14一侧上且远离后板5一端凸设有限位凸沿20,连接部1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一圈环槽21,限位凸沿20可滑动连接于环槽21内。参见图5和图6,转动连接件7其L形用于连接侧顶面一边两侧凸设有枢接轴22,转动连接件7通过枢接轴22与侧顶面枢接,侧顶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枢接轴22的避让槽23,避让槽23侧壁开设有用于卡接枢接轴22的枢接孔24,枢接轴22侧面上沿中心轴线凸设有卡条25,避让槽23上开设有与枢接孔24相通的卡槽26,卡槽26共设有两个且这两个卡槽26呈垂直状,当卡条25分别与两个卡槽26卡接时,簸箕斗1呈立式收纳状态或者卧式使用状态,后板上凸设有一圈高度限位条27,将簸箕放置与地面上,在簸箕的重量下密封部10与沉孔8底面抵接,吸盘9一端形成密封,吸附部11呈吸盘9状吸附与地面上,吸附部11在吸附过程中排出了吸盘9中一定的空气,使得吸盘9内部形成负压,当簸箕像侧面翻倒时,在吸盘9的作用下可使簸箕被吸盘9拉出防止簸箕倾倒,当需要使用簸箕时,垂直提起簸箕,使密封部10与沉孔8底面脱离,空气从密封部10一端进入吸盘9内,从而使吸盘9内的空气回到正常气压,从而可提起簸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包括簸箕斗(1)、连接于簸箕斗(1)上的簸箕杆(2),簸箕斗(1)包括底板(3)、位于底板(3)两侧的侧板(4)、远离簸箕斗(1)开口一端的后板(5)和与底板(3)相对且与两块侧板(4)相连的侧顶板(6),簸箕杆(2)转动连接于侧顶板(6)上,使用簸箕时底板(3)接触地面,收纳簸箕时后板(5)接触地面,其特征在于,位于后板(5)上连接有吸盘(9),吸盘(9)包括与后板(5)抵接的密封部(10)、用于吸附地面的吸附部(11)和用于连接密封部(10)与吸附部(11)的连接部(12),吸盘(9)上开设有驱使密封部(10)与吸附部(11)内部气压相通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贯通连接部(12),后板(5)上设有与连接部(12)配合的扣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包括簸箕斗(1)、连接于簸箕斗(1)上的簸箕杆(2),簸箕斗(1)包括底板(3)、位于底板(3)两侧的侧板(4)、远离簸箕斗(1)开口一端的后板(5)和与底板(3)相对且与两块侧板(4)相连的侧顶板(6),簸箕杆(2)转动连接于侧顶板(6)上,使用簸箕时底板(3)接触地面,收纳簸箕时后板(5)接触地面,其特征在于,位于后板(5)上连接有吸盘(9),吸盘(9)包括与后板(5)抵接的密封部(10)、用于吸附地面的吸附部(11)和用于连接密封部(10)与吸附部(11)的连接部(12),吸盘(9)上开设有驱使密封部(10)与吸附部(11)内部气压相通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贯通连接部(12),后板(5)上设有与连接部(12)配合的扣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不易倒簸箕,其特征在于,通气孔(13)呈阶梯状包括大径和小径,扣件包括内扣件(14),内扣件(14)包括滑移于通气孔(13)小径内的滑移段(17)和用于抵接的抵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敏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杰创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