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及卸压防漏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49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的底部开口,所述内壳设于外壳内,且与外壳配合形成容纳腔;其中,所述内壳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密封罩、压垫,以及用于通过气体且阻断液体的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压设于所述内壳的顶面,且覆盖所述第一排气孔;所述压垫覆盖在所述防水透气膜的顶面,其设有与第一排气孔对应的第一过孔;所述密封罩张低于内壳与外壳之间,且压设于压垫上,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与第一过孔及第二排气孔相通的排气通道。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卸压防漏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及时排出容器内的水蒸气,且液体不会发生泄漏,卸压防漏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及卸压防漏杯
本技术涉及加热保温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及卸压防漏杯。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当容器(如带盖的水杯)在加热液体或盛装热的液体时,容器内会聚集水蒸气,当水蒸气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密闭容器内与大气压会存在一定压力差,当容器的盖体打开时,容器内的液体很容易溢出或喷出,带来烫伤的危险。因此,为平衡内外压力,很多容器的盖体上设计有排气口。然而,设置排气孔的容器,其内盛装的液体往往容易从排气口溢出或冒泡,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其可以及时排出容器内的水蒸气,且容器内的液体不会发生泄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卸压防漏杯,其可以及时排出容器内的水蒸气,且杯内液体不会发生泄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的底部开口,所述内壳设于外壳内,且与外壳配合形成容纳腔;其中,所述内壳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密封罩、压垫,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的底部开口,所述内壳设于外壳内,且与外壳配合形成容纳腔;/n其中,所述内壳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密封罩、压垫,以及用于通过气体且阻断液体的防水透气膜;/n所述防水透气膜压设于所述内壳的顶面,且覆盖所述第一排气孔;/n所述压垫覆盖在所述防水透气膜的顶面,其设有与第一排气孔对应的第一过孔;/n所述密封罩张低于内壳与外壳之间,且压设于压垫上,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与第一过孔及第二排气孔相通的排气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压防漏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的底部开口,所述内壳设于外壳内,且与外壳配合形成容纳腔;
其中,所述内壳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密封罩、压垫,以及用于通过气体且阻断液体的防水透气膜;
所述防水透气膜压设于所述内壳的顶面,且覆盖所述第一排气孔;
所述压垫覆盖在所述防水透气膜的顶面,其设有与第一排气孔对应的第一过孔;
所述密封罩张低于内壳与外壳之间,且压设于压垫上,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与第一过孔及第二排气孔相通的排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压防漏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及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第一过孔连通通,且与第二排气通道垂直相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二排气孔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压防漏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外顶盖、出气嘴及外筒体,所述外顶盖与外筒体连接,所述出气嘴贯穿外顶盖,所述出气嘴设有所述第二排气孔,以及与第二排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