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239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土壤中的六价铬和总铬的含量;S2、向铬污染土壤中加入还原剂的水溶液,并调节pH值至6‑9,持续搅拌0.5‑2h,得到土壤悬浊液a;S3、向土壤悬浊液a中加入磁化剂,并调节pH值至9‑11,在室温至90℃下持续搅拌0.5‑2 h后,得到土壤悬浊液b;S4、对土壤悬浊液b进行磁选分离得到复合铬铁氧体和土壤悬浊液c,将复合铬铁氧体作为铬铁矿物回收利用,土壤悬浊液c经离心分离得到干净土壤,分离出的水返回至S2中重复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时短、效率高,在修复土壤的同时实现铬资源回收,不破坏土壤成分,不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修复后土壤的长期环境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铬及其化合物是铬化工类行业产生的典型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大、强氧化、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效应强,被列为国家重点控制的五大重金属之一。由于缺乏污染物迁移阻隔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导致铬化工行业铬废渣堆场及废弃厂址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土壤中铬含量往往高达数千mg/kg,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数千倍,严重威胁着周边的生态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我国铬化工类及其下游行业的废弃物堆场、废弃厂址构成了主要的铬污染土壤来源,其污染特征在于六价铬含量高,在纵向迁移过程中部分六价铬会被土壤中的还原性物质还原转变成三价铬,呈现出六价铬和三价铬复合污染特征。由于三价铬毒性低,因此目前铬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上采用的修复方法通常是原位还原稳定法和异位淋洗技术。其中,原位还原稳定法是采用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并生成三价铬沉淀,从而降低铬的毒性和减少铬的扩散。还原剂固化包括硫酸亚铁、多硫化钙、银杏粉、铁粉、铬吸附剂、铬还原微生物以及化学-微生物复合还原稳定剂等。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测量土壤中的六价铬和总铬的含量;/nS2、向铬污染土壤中加入还原剂的水溶液,并调节的pH值至6-9,持续搅拌0.5-2h,得到土壤悬浊液a;/nS3、向土壤悬浊液a中加入磁化剂,并调节pH值至9-11,磁化反应温度范围为室温至90℃,持续搅拌0.5-2 h后,得到土壤悬浊液b;/nS4、对土壤悬浊液b进行磁选分离得到复合铬铁氧体和土壤悬浊液c,将复合铬铁氧体作为铬铁矿物回收利用,土壤悬浊液c经离心分离得到干净土壤,分离出的水用于S2中重复利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土壤中的六价铬和总铬的含量;
S2、向铬污染土壤中加入还原剂的水溶液,并调节的pH值至6-9,持续搅拌0.5-2h,得到土壤悬浊液a;
S3、向土壤悬浊液a中加入磁化剂,并调节pH值至9-11,磁化反应温度范围为室温至90℃,持续搅拌0.5-2h后,得到土壤悬浊液b;
S4、对土壤悬浊液b进行磁选分离得到复合铬铁氧体和土壤悬浊液c,将复合铬铁氧体作为铬铁矿物回收利用,土壤悬浊液c经离心分离得到干净土壤,分离出的水用于S2中重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还原剂为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硫酸亚铁铵、硫化亚铁、多硫化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亚铁离子与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摩尔比为3-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陈玉成杨婧郑威程子祎唐思源何玮祎李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