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8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包括支撑组件、卡绳器、背带套、弹性连接绳组件和刺激反馈垫,连接绳也可以为带状,所述刺激反馈垫的外侧设置有底座,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底座上或装吊在建筑下面,所述卡绳器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所述弹性连接绳的一端贯穿卡绳器,所述卡绳器用于对弹性连接绳的固定,所述背带套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扣,所述弹性连接绳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扣上,所述刺激反馈垫设置在背带套的下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引导使用者自主进行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特别针对脑瘫的婴幼儿使用者,可利用其本能引导其进行肢体的运动,便于达到训练效果,不受场地限制,可大幅降低康复训练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肢体功能训练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
技术介绍
很多情况下脑神经出现损伤会影响肢体功能,例如小儿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为了加快康复,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最常用的就是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按小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循序渐进促使小儿产生正确运动,还有就是成年人的偏瘫,也需要对肢体功能进行训练,才能获得较好较快的康复。现有技术中进行脑神经及肢体功能的训练一般需要专人的辅助,例如专人辅助脑瘫的具有肢体功能障碍的婴幼儿行走,或引导其爬行,而且一般需要在专门的康复中心进行,受场地的限制,再例如专人引导偏瘫的患者进行运动,这样大幅增加了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成本,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较好的能够自主引导使用者进行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包括支撑组件、卡绳器、背带套、弹性连接绳和刺激反馈垫,所述刺激反馈垫的外侧设置有底座,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卡绳器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所述弹性连接绳的一端贯穿卡绳器,所述卡绳器用于对弹性连接绳的固定,所述背带套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扣,所述弹性连接绳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扣上,所述刺激反馈垫设置在背带套的下侧。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刺激反馈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低频刺激层、触动感知层、防护层和底板,所述低频刺激层、触动感知层、防护层和底板依次固定连接。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频刺激层的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层为海绵板。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与低频刺激层和触动感知层电性连接。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主机的上侧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上安装有第二扬声器,所述显示器与第二扬声器均与控制主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机与显示器之间安装有伸缩杆。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器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主机连接。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刺激反馈垫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与控制主机电性连接。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支撑组件相匹配的插接孔,所述支撑组件插接在插接孔内。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绳器包括套管和固定连接在套管内的防滑橡胶块,所述弹性连接绳与防滑橡胶块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便于引导使用者自主进行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特别针对脑瘫的婴幼儿使用者,可利用其本能引导其进行肢体的运动,便于达到训练效果,不受场地限制,可大幅降低康复训练的费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2.支撑组件、3.卡绳器、4.背带套、5.弹性连接绳、6.刺激反馈垫、61.低频刺激层、62.触动感知层、63.防护层、64.底板、7.第一扬声器、8.控制主机、9.显示器、10.伸缩杆、11.第二扬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参图1~图3所示,包括支撑组件2、卡绳器3、背带套4、弹性连接绳5和刺激反馈垫6,刺激反馈垫6的外侧设置有底座1,底座1用于对刺激反馈垫6的保护,同时可实现对支撑组件2的固定,支撑组件2安装在底座1上,具体地,底座1上开设有与支撑组件2相匹配的插接孔,支撑组件2插接在插接孔内,便于实现支撑组件2和底座1的拆卸和组装。参图1~图3所示,卡绳器3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2上,弹性连接绳5的一端贯穿卡绳器3,其中,卡绳器3包括套管和固定连接在套管内的防滑橡胶块,弹性连接绳5与防滑橡胶块过盈配合,弹性连接绳5在卡绳器3内很难滑动,卡绳器3用于对弹性连接绳5的固定。具体的,弹性连接绳5也可以为连接绳与弹簧或弹性装置的组合,连接绳也可以为带状。支撑组件2可以为支撑架,也可以为吊环,支撑组件2可以安装在底座1上,也可以安装在建筑上,例如墙壁或天花板上。背带套4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扣,弹性连接绳5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扣上,弹性连接绳5用于对背带套4的固定,而且背带套4和弹性连接绳5均可根据实际的使用者进行选择合适的规格,也可设置通用的规格,背带套4上安装扣的数量较多,位置分布也较为广泛,当背带套4穿在使用者身上时,通过弹性连接绳5与安装扣的连接,至少可实现使用者的站立、平躺、下趴等状态,且稳定性较高,具体的,弹性连接绳5贯穿卡绳器3的一端可通过打绳结的方式固定在卡绳器3上,其结构稳定性高,固定成本低,便于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身高进行调整。参图1~图3所示,刺激反馈垫6设置在背带套4的下侧,当使用者穿上背带套4后,可通过弹性连接绳5调整背带套4的高度,使得使用者的肢体恰好能够接触到刺激反馈垫6。参图4所示,刺激反馈垫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低频刺激层61、触动感知层62、防护层63和底板64,底板64用于对刺激反馈垫6整体的防护,低频刺激层61、触动感知层62、防护层63和底板64依次固定连接,低频刺激层61可释放低频能量,便于实现对使用者肢体的低频刺激,可实现促使使用者肢体运动的同时,还可加强血液的循环,便于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触动感知层62可感知肢体是否接触到刺激反馈垫6,可记录触碰的次数,可将每次的触碰转换为电信号。显示器9上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主机8连接,摄像头可对使用者的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便于监护人或医务人员及时观察使用者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生意外便于及时处理,而且,可实现训练的过程可追溯。同时,摄像头能够记录使用者的运动量,能够将使用者的运动进行量化,以便判断能够达到康复的指标,也便于指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使用摄像头便于计划实施的监督和追溯,从而可得到较为完整的康复训练数据,便于后续训练计划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2)、卡绳器(3)、背带套(4)、弹性连接绳(5)和刺激反馈垫(6),所述刺激反馈垫(6)的外侧设置有底座(1),所述支撑组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卡绳器(3)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2)上,所述弹性连接绳(5)的一端贯穿卡绳器(3),所述卡绳器(3)用于对弹性连接绳(5)的固定,所述背带套(4)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扣,所述弹性连接绳(5)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扣上,所述刺激反馈垫(6)设置在背带套(4)的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2)、卡绳器(3)、背带套(4)、弹性连接绳(5)和刺激反馈垫(6),所述刺激反馈垫(6)的外侧设置有底座(1),所述支撑组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卡绳器(3)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2)上,所述弹性连接绳(5)的一端贯穿卡绳器(3),所述卡绳器(3)用于对弹性连接绳(5)的固定,所述背带套(4)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扣,所述弹性连接绳(5)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扣上,所述刺激反馈垫(6)设置在背带套(4)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反馈垫(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低频刺激层(61)、触动感知层(62)、防护层(63)和底板(64),所述低频刺激层(61)、触动感知层(62)、防护层(63)和底板(64)依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刺激层(61)的表面设置有抛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63)为海绵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神经及肢体功能训练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实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