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4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拉片和自锁簧片,拉片包括手持部和与手持部相连的转轴,转轴与手持部形成用于与拉头本体的铆合鼻转动连接的连接口,转轴朝向连接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用于在拉片远离拉头本体转动时顶起自锁簧片以使拉链解锁;转轴远离连接口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拉头本体设有用于对第二凸起部进行转动限位的限位凹槽,以使拉片的转动角度小于90°。该拉头通过机械结构的限位作用,避免拉片的转动角度达到或超过90°,从而在松开拉片后,依靠自锁簧片对拉片产生的力矩作用,使拉片自动回弹复位;安装方便,且可避免拉头的拉片回弹失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头。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
技术介绍
在服装、配饰等日用品中,拉链具有广泛应用;作为拉链的关键零部件,拉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拉头通常包括拉座、拉片、自锁件和自锁簧片,当拉片被抬起时,拉片带动自锁簧片抬起,从而解除自锁件的锁止功能,使拉链处于解锁状态,这时,通过对拉片施加外力可带动拉头拉合拉链或拉开拉链。当拉片被放下,拉片将释放自锁簧片,自锁簧片在其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使自锁件锁止,从而使拉链处于锁止状态,这时,在用户正常活动过程中,拉链将不会自动脱开。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拉头,通常存在拉片卡点的现象,也即,拉片被抬起后卡住,在撤除外力后,无法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而落下复位,导致拉链处于失锁状态。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拉片上增加回弹扭簧,依靠回弹扭簧的扭力作用驱动拉片落下复位。具体地,回弹扭簧分别与拉座和拉片连接,当拉片被翻转后,扭簧被扭转变形产生复位的扭力,当作用于拉片的外力撤销后,扭簧会迫使拉片回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头,包括拉头本体(1)、拉片(2)和自锁簧片(3),所述拉片(2)包括手持部(21)和与所述手持部(21)相连的转轴(22),所述转轴(22)与所述手持部(21)形成用于与所述拉头本体(1)的铆合鼻(11)转动连接的连接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朝向所述连接口(23)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221),所述第一凸起部(221)用于在所述拉片(2)远离所述拉头本体(1)转动时顶起所述自锁簧片(3)以使拉链解锁;所述转轴(22)远离所述连接口(23)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222),所述拉头本体(1)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凸起部(222)进行转动限位的限位凹槽(12),以使所述拉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头,包括拉头本体(1)、拉片(2)和自锁簧片(3),所述拉片(2)包括手持部(21)和与所述手持部(21)相连的转轴(22),所述转轴(22)与所述手持部(21)形成用于与所述拉头本体(1)的铆合鼻(11)转动连接的连接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朝向所述连接口(23)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221),所述第一凸起部(221)用于在所述拉片(2)远离所述拉头本体(1)转动时顶起所述自锁簧片(3)以使拉链解锁;所述转轴(22)远离所述连接口(23)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222),所述拉头本体(1)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凸起部(222)进行转动限位的限位凹槽(12),以使所述拉片(2)的转动角度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21)为凸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优李安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