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箱体、调节机构、头枕及夹持机构。箱体设置于机架上,箱体设有供头部经过的通道。调节机构包括动力源及环形轨道,环形轨道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内,环形轨道环绕通道旋转。动力源设置于箱体上,动力源用于驱动环形轨道旋转。头枕设于通道内,头枕与环形轨道连接,夹持机构与环形轨道连接,且夹持机构穿过箱体伸入到通道内。上述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可以调整患者的头部姿态,便于医护人员在患者头部的侧面或者后侧面进行开颅手术,不会在钻孔或者开窗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利于开颅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头部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开颅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占比最高的一种外科手术。传统开颅手术由手术医生手持颅钻/颅铣器械,在患者颅骨上开出与肿瘤形状大小相近的骨窗,借助显微技术实现对肿瘤的清除手术。在开颅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头部出现移动和晃动,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目前,传统的开颅手术头部固定结构一般包括头枕和两侧的夹持机构,患者枕于头枕上,并通过两侧的夹持机构夹持固定。传统的头部固定结构固定头部后,患者的面部朝上,患者头部的姿态也相应固定。但是,在一些开颅手术中,有时需要在头部的侧面或者后侧部开窗,此时医生手持颅钻/颅铣器械,不便于在头部开窗,并容易在钻孔或者开窗的过程中偏移,影响开颅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能够夹持固定患者的头部,且可以调节患者头部的姿态,利于开颅手术的进行。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箱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箱体设有供头部经过的通道;调节机构,包括动力源及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环形轨道环绕所述通道旋转,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环形轨道旋转;头枕,设于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头枕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及夹持机构,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且所述夹持机构穿过所述箱体伸入到所述通道内。<br>上述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患者的头部穿设于箱体的通道内,患者的头部枕于头枕上,夹持机构配合头枕夹持固定患者的头部。动力源能够驱动环形轨道环绕通道旋转,带动头枕和夹持机构移动,调整头枕和夹持机构的位置,使患者的头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调整患者的头部姿态,便于医护人员在患者头部的侧面或者后侧面进行开颅手术,不会在钻孔或者开窗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利于开颅手术的进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箱体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立柱、伸缩套及升降液压缸,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伸缩套滑动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升降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立柱内,且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套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滑车及行走电机,所述滑车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行走电机设置于所述滑车上且驱动所述滑车在所述环形轨道上运动,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滑车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液压缸、连接杆及弧形夹爪,所述夹持液压缸设置于环形轨道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夹持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弧形夹爪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弧形持爪包括主体及辅助爪,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辅助爪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安装板,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爪铰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可调整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腰型孔,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伸出所述安装板外,所述调节杆伸出所述安装板外的端部螺合有螺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弹簧,所述第一杆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辅助爪铰接,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上,且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上均设有固定所述弹簧端部的凸出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设有凸块,所述辅助爪设有插槽,所述凸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内,且通过转轴将所述凸块与所述插槽的侧壁转动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头枕及夹持机构安装于环形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中调节杆调节弧形夹爪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弧形夹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10,用于设置于手术病床20的顶部,以将悬浮出病床20的头部30夹持固定。请参阅图2及图3,具体地,该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10包括机架100、箱体200、调节机构300、头枕400及夹持机构500。机架100用于放置于地面或者其他平面上,机架100可以承载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10的其他零部件。具体地,机架100包括底座110及升降机构120,升降机构120设置于底座110上,升降机构120用于调整箱体200的高度。一实施方式中,底座110的底部设有脚轮112,脚轮112可以方便装置的搬运和转移。升降机构120包括立柱122、伸缩套124及升降液压缸126。立柱122设置于底座110上,伸缩套124可滑动地套设于立柱122上,升降液压缸126设置于立柱122内,且升降液压缸126的活塞杆与伸缩套124连接。升降液压缸126的伸缩能够驱动伸缩套124相对立柱122滑动,进而驱动伸缩套124上的箱体200升降。箱体200设置于机架100上,箱体200设有供头部30经过的通道210。具体地,箱体200设置于升降机构120上。一实施方式中,箱体200安装于伸缩套124上。通道210沿箱体200的轴向方向延伸,通道210通过箱体200的中心。箱体200上设有连通通道210和箱体200内部的开口220。调节机构300包括动力源310及环形轨道320。环形轨道320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200内,且环形轨道320环形通道210旋转。一实施方式中,环形轨道320与通道210同轴设置。环形轨道320通过固定座330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200内。具体地,固定座330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箱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箱体设有供头部经过的通道;/n调节机构,包括动力源及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环形轨道环绕所述通道旋转,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环形轨道旋转;/n头枕,设于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头枕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及/n夹持机构,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且所述夹持机构穿过所述箱体伸入到所述通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箱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箱体设有供头部经过的通道;
调节机构,包括动力源及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环形轨道环绕所述通道旋转,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环形轨道旋转;
头枕,设于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头枕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及
夹持机构,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且所述夹持机构穿过所述箱体伸入到所述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箱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立柱、伸缩套及升降液压缸,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伸缩套滑动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升降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立柱内,且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滑车及行走电机,所述滑车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行走电机设置于所述滑车上且驱动所述滑车在所述环形轨道上运动,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滑车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娇,冉建容,易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