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支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0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患者支承设备,包括由至少两个分板(3、4、5)组成的患者支承板(2),其中,至少两个分板(3、4、5)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借助枢转装置(6)围绕枢转轴线(7、9)朝这些分板(3、4、5)中的另一个枢转,其中,所述枢转装置(6、8)包括两个沿着围绕枢转轴线(7、9)分别相反的旋转方向可锁定的止动装置(11、12)和至少一个操作装置(18),其中,借助所述至少一个操作装置(18)能够将两个止动装置(11、12)中的至少一个从锁定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和/或相反地从断开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患者支承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患者支承设备,包括由至少两个分板组成的患者支承板,其中,至少两个分板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借助枢转装置围绕枢转轴线朝这些分板中的另一个枢转。
技术介绍
患者支承设备、尤其患者支承台通常用于在诸如手术的医疗干预时或者在医疗成像或其他检查的范畴内对患者进行支承。患者在此可以平躺地定位。此外,患者的四肢部分或躯体部分能够被固定,尤其固定在分板上。为能够使患者在干预期符合期望地定位,患者支承台的分板能够相对于其他分板枢转,其中,利用患者的肢体相互间的自然运动实现相应角度的调整。板相互间的枢转位置通常借助螺纹夹紧连接或利用机电式的铰链或促动器被固定。然而由此弊端在于,该解决方案带来非常繁琐的操作和相对较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尤其在尽可能简单但仍舒适或使用友好的锁定可能性方面改进的患者支承设备。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在前述类型的患者支承设备方面规定,所述枢转装置包括两个沿着围绕枢转轴线分别相反的旋转方向可锁定的止动装置和至少一个操作装置,其中,借助所述至少一个操作装置能够将两个止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从锁定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和/或相反地从断开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如果其中一个止动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下,则该止动装置开放围绕枢转轴线的两个枢转方向中的一个,相较而言,围绕枢转轴线的相反的枢转方向被锁止。就此对两个止动装置来说适用的是,在锁定状态下锁定的旋转方向是另一个止动装置在锁定状态下所开放的旋转方向。由此有利地的是,可以根据相应的分板当前沿何种方向被加载或应沿何种方向移动,可将止动装置相应适宜地变换为断开状态或锁定状态,由此能够避免尤其由患者的重量导致不期望的枢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患者支承设备中,各个分板的所期望的枢转位置尤其能够由医疗专业人员通过所述分板沿开放的旋转方向的枢转来调整。作为阐释性的示例假设一个患者,该患者仰卧式躺在患者支承台的第一分板上,并且患者的髋部区域平放在枢转装置的区域中。由此患者的腿部处于第二分板上,所述第二分板借助所述枢转装置或一个枢转装置可枢转地与第一分板相连。在此情况下,第一止动装置可以处于锁定状态下,从而使第二分板相对于第一分板仅向上的枢转被开放,其中,第二止动装置处于断开状态下。由此能够实现,患者的腿部鉴于其躯干能够向上枢转,其中,鉴于第二止动装置的锁定状态,不允许第二分板的由重力所导致的并且因此不期望的回摆。当在其中一个分板上悬挂固定患者的四肢时,同样适用该原理。由于两个止动装置能够变换为断开状态以及锁定状态,因此当前被锁止的旋转方向和当前开放的旋转方向能够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如上所述,可以避免分板由于患者的重量或固定在相应分板上的躯体部分的重量而发生不期望地枢转。当所涉及的分板在空间内枢转,以至于该分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时,可以实现与此相反的枢转方向的锁止。当从位置固定的分板开始,多个分板链状地通过多个枢转连接相连时,尤其可以考虑这一点。而且当其中一个分板应该沿与患者的重力相同的方向回摆时,相应地锁定了相反的枢转方向,就此而言必须考虑患者的阻抗。优选地,借助枢转装置可相互枢转的分板借助所述枢转装置相互固定。两个止动装置优选布置在患者支承板的相互对置的两侧上,并且在此还能够作为各个分板之间的旋转铰链连接发挥作用。此外,还可以设置其他多个铰链连接部。此外还能够考虑的是,两个止动装置、尤其直接相邻的止动装置布置在患者支承板的一侧上,其中,在患者支承板的与此相对置的一侧上设置了可自由运动、也即不可锁定的铰接连接部,用于相应分板的额外紧固。为了对于医疗专业人员来说能够尽可能舒适且不费事地将止动装置从锁定状态转换为断开状态和/或逆向地转换,设置了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例如是可手动操作的开关或手柄或类似装置。止动装置从锁定状态向断开状态的转换和/或逆向的转换借助操作装置优选通过尽可能简单的操作完成,由此,不需要复杂的操作、例如借助螺纹卡紧连接或类似装置对铰链连接部的锁定。此外,成本低廉且能耗节约地以纯机械方式实现操作装置与锁止设备的耦连。如上所述,患者支承板具有优选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在此,第一分板可以固定在与底部相连的升降柱上。所述升降柱可以在此是长度可调的,由此能够调整患者支承设备的高度。在此还可以调整在升降柱与第一分板之间的角度,由此能够实现第一分板相对于底部或固定的基底的倾斜形态。可以考虑的是,在第一分板上借助第一枢转装置固定有第二分板,其中,在第一分板上还借助第二枢转装置固定有第三分板。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在第一分板上支承患者的躯干部分,在第二分板上患者的支承头部,并且在第三分板上支承患者的腿部。该原理原则上也可以沿用于其他分板。因此,所有枢转轴线能够相对于第一分板、尤其空间固定的第一分板固定地布置。所有的枢转装置在此能够优选分别具有两个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围绕各个枢转轴线沿分别相反的旋转方向锁定。作为备选,还可以在第一分板上借助第一枢转装置固定第二分板,并且在第二分板上借助第二枢转装置上固定第三分板等,其中,因此仅配属于第一枢转装置的枢转轴线相对于第一分板、尤其空间固定的第一分板固定地布置,其中,配属于第二枢转装置的枢转轴线的位置取决于第二分板的当前的枢转位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患者支承设备中可以规定,所述操作装置能够转变至多个操作形态,其中,在第一操作形态下所述止动装置中的一个处于锁定状态并且相应地另一个止动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在第二操作形态下所述止动装置分别处于与在第一操作形态时不同的状态。由此,当前围绕分板的该枢转轴线开放的旋转方向能够就此规定该操作装置当前处于第一操作形态还是处于第二操作形态。由此例如可以考虑的是,患者支承设备首先处于水平的基础位置中,在所述基础位置中分板相互间形成180°的角度。在将患者定位在患者支承板上或者说患者登上患者支承板的过程中,操作装置可以处于第一操作形态,从而能够实现相关分板不向下枢转。然而在此情况下,分板仍能向上枢转,并且患者由此转换至医疗干预所需的位置。在干预结束之后或为了实施后续的、需要其他不同支承的步骤,操作装置可以从第一操作形态转变为第二操作形态,其中,所配属的分板能够沿在此开放的枢转方向的方向尤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重新返回水平的位置或至少朝水平位置的方向枢转。特别优选地,通过在操作装置上尽可能简单、尤其手动的操作能够将操作装置从第一操作形态转变为第二操作形态并且逆向地转变。操作装置为此可以例如是可枢转的手柄,其中,从第一操作形态至第二操作形态以及逆向的转变例如由此完成,即,操作装置枢转至相应的角位置。同样地,操作装置可以是开关、尤其拨动开关,其中,开关的不同位置造成相应的操作形态。此外,操作装置还可以是基于其纵轴线可移动的杆件、必要时是带有抓握部的杆件,其中,还将针对该实施方式具体地详述。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操作装置的多个、尤其高达四个不同的操作形态。由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患者支承设备中可以规定,所述操作装置还能够转变为锁止的操作形态和/或断开的操作形态,在所述锁止的操作形态下所有止动装置都处于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支承设备,包括由至少两个分板(3、4、5)组成的患者支承板(2),其中,至少两个分板(3、4、5)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借助枢转装置(6)围绕枢转轴线(7、9)朝这些分板(3、4、5)中的另一个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装置(6、8)包括两个沿着围绕枢转轴线(7、9)分别相反的旋转方向可锁定的止动装置(11、12)和至少一个操作装置(18),其中,借助所述至少一个操作装置(18)能够将两个止动装置(11、12)中的至少一个从锁定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和/或相反地从断开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5 DE 102019202918.31.一种患者支承设备,包括由至少两个分板(3、4、5)组成的患者支承板(2),其中,至少两个分板(3、4、5)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借助枢转装置(6)围绕枢转轴线(7、9)朝这些分板(3、4、5)中的另一个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装置(6、8)包括两个沿着围绕枢转轴线(7、9)分别相反的旋转方向可锁定的止动装置(11、12)和至少一个操作装置(18),其中,借助所述至少一个操作装置(18)能够将两个止动装置(11、12)中的至少一个从锁定状态转变为断开状态和/或相反地从断开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18)能够转变至多个操作形态,其中,在第一操作形态下所述止动装置(11、12)中的一个处于锁定状态并且相应地另一个止动装置(11、12)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在第二操作形态下所述止动装置(11、12)分别处于与在第一操作形态时不同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支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18)还能够转变为锁止的操作形态和/或断开的操作形态,在所述锁止的操作形态下所有止动装置(11、12)都处于锁定状态,在所述断开的操作形态下所有止动装置(11、12)都处于断开状态。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支承设备,其特征在于,除了在患者支承板(2)的相互对置的侧面上安置的止动装置(11、12)以外,所述枢转装置(6、8)还包括两个沿着围绕枢转轴线(7、9)分别相反的旋转方向可锁定的另外的止动装置(22、23),其中,
-两个另外的止动装置(22、23)分别与两个所述止动装置(11、12)中的一个相邻地布置,并且能够相对于分别相邻的止动装置(11、12)围绕枢转轴线(7、9)沿分别相反的旋转方向锁定,或者
-两个另外的止动装置(22、23)彼此相邻并且布置在所述止动装置(11、12)之间。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支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11、12)分别包括齿轮(13、20)连同至少一个所配属的止动爪(14、21),其中,所述止动装置(11、12)能够借助各自的至少一个止动爪(14、21)在相应齿轮(13、20)的齿(15)之间的啮合而锁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患者支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止动爪(14、21)固定在平行于枢转轴线(7、9)延伸的杆件(19)上,其中,所述杆件(19)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弗罗伊登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