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爱群专利>正文

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01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包括支撑腿、床体、靠背、上臂放置板、升降支撑腿、升降按键、检查仪器放置台和铰接件,所述床体设于支撑腿上,所述靠背设于床体一端,所述上臂放置板通过铰接件铰接设于床体一侧,所述升降支撑腿设于上臂放置板下方,所述升降按键设于上臂放置板上,所述上臂放置板上设有上臂放置槽,所述检查仪器放置台设于床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心血管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可有效调整上臂相对于心脏的高度差,提高检测精确度,且可在检查诊断过程中减轻患者痛苦的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
本技术属于心血管诊断
,具体是指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
技术介绍
心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或废物)运回心脏,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心血管诊断时常常需要对血压进行检测,但血压的检测值受体温、坐姿等多种因素的干扰,造成诊断不准确,影响后续的治疗。心血管的检查项目科目绝大部分都是需要在诊断床上进行的,现有的诊断床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医务人员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因而设计一种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且可以有效调整上臂相对于心脏的高度差,避免上臂检测位置过高造成检测值异常的心血管病诊断床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可有效调整上臂相对于心脏的高度差,提高检测精确度,且可在检查诊断过程中减轻患者痛苦的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包括支撑腿、床体、靠背、上臂放置板、升降支撑腿、升降按键、检查仪器放置台和铰接件,所述床体设于支撑腿上,所述靠背设于床体一端,所述上臂放置板通过铰接件铰接设于床体一侧,所述升降支撑腿设于上臂放置板下方,所述升降按键设于上臂放置板上,所述上臂放置板上设有上臂放置槽,所述检查仪器放置台设于床体上,检查仪器放置台用于放置检查仪器。<br>进一步地,所述上臂放置板包括绝缘层、加热层和面料层,所述绝缘层设于上臂放置板外侧,所述面料层设于上臂放置槽内,保证患者放置上臂时使用舒适性,所述加热层设于绝缘层和面料层之间,加热层用于寒冷天气时对上臂放置槽内的肢体进行保温加热,避免患者上臂长时间检测输液或者检测出现痉挛等不适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包括支撑杆、伸缩杆、固紧螺钉和移动轮,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设置,所述移动轮设于支撑杆下端,所述移动轮上设有刹车片,移动轮可以便于床体移动,刹车片的设置可以保证不移动床体时诊断床固定避免危险,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固紧孔,所述伸缩杆上均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所述固紧螺钉贯穿固紧孔和限位孔使伸缩杆与支撑杆相连,通过选择固紧螺钉穿过不同高度的限位孔调整伸缩杆伸出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调整床体高度,便于不同的患者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撑腿包括升降气缸、升降驱动杆和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设于升降气缸下方,所述固定吸盘呈倒圆台结构设置,用于保证支撑稳定性,所述升降驱动杆设于升降气缸上,升降气缸对升降驱动杆起驱动作用,所述上臂放置板设于升降驱动杆上端,升降驱动杆做升降运动时可以推动上臂放置板相对于床体运动,以便于调整上臂相对于患者心脏高度差,保证诊断结果精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采用四组配合使用,以稳定支撑床体。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按键控制升降气缸的运动状态。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通过带有移动轮可伸缩支撑腿结构设计可自动调整床体高度且便于移动,适用于不同情况患者,床体一侧铰接设置的上臂放置板通过升降支撑腿的作用可调整患者上臂相对于心脏的高度,保证诊断精确度,同时隔壁放置槽内加热层和面料层的设计减轻了寒冷天气患者检查诊治过程中的痛苦,实用性高,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的侧视图。其中,1、支撑腿,2、床体,3、靠背,4、上臂放置板,5、升降支撑腿,6、升降按键,7、检查仪器放置台,8、铰接件,9、上臂放置槽,10、绝缘层,11、加热层,12、面料层,13、支撑杆,14、伸缩杆,15、固紧螺钉,16、移动轮,17、刹车片,18、固紧孔,19、限位孔,20、升降气缸,21、升降驱动杆,22、固定吸盘。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包括支撑腿1、床体2、靠背3、上臂放置板4、升降支撑腿5、升降按键6、检查仪器放置台7和铰接件8,所述床体2设于支撑腿1上,所述靠背3设于床体2一端,所述上臂放置板4通过铰接件8铰接设于床体2一侧,所述升降支撑腿5设于上臂放置板4下方,所述升降按键6设于上臂放置板4上,所述上臂放置板4上设有上臂放置槽9,所述检查仪器放置台7设于床体2上,检查仪器放置台7用于放置检查仪器。所述上臂放置板4包括绝缘层10、加热层11和面料层12,所述绝缘层10设于上臂放置板4外侧,所述面料层12设于上臂放置槽9内,保证患者放置上臂时使用舒适性,所述加热层11设于绝缘层10和面料层12之间,加热层11用于寒冷天气时对上臂放置槽9内的肢体进行保温加热,避免患者上臂长时间检测输液或者检测出现痉挛等不适现象。所述支撑腿1包括支撑杆13、伸缩杆14、固紧螺钉15和移动轮16,所述支撑杆13为中空结构设置,所述移动轮16设于支撑杆13下端,所述移动轮16上设有刹车片17,移动轮16可以便于床体2移动,刹车片17的设置可以保证不移动床体2时诊断床固定避免危险,所述支撑杆13上设有固紧孔18,所述伸缩杆14上均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19,所述固紧螺钉15贯穿固紧孔18和限位孔19使伸缩杆14与支撑杆13相连,通过选择固紧螺钉15穿过不同高度的限位孔19调整伸缩杆14伸出支撑杆13的长度,从而调整床体2高度,便于不同的患者使用。所述升降支撑腿5包括升降气缸20、升降驱动杆21和固定吸盘22,所述固定吸盘22设于升降气缸20下方,所述固定吸盘22呈倒圆台结构设置,用于保证支撑稳定性,所述升降驱动杆21设于升降气缸20上,升降气缸20对升降驱动杆21起驱动作用,所述上臂放置板4设于升降驱动杆21上端,升降驱动杆21做升降运动时可以推动上臂放置板4相对于床体2运动,以便于调整上臂相对于患者心脏高度差,保证诊断结果精确。所述支撑腿1采用四组配合使用,以稳定支撑床体2。所述升降按键6控制升降气缸20的运动状态。具体使用时,推动床体2或者靠背3将诊断床移动至需要位置,放下刹车片17固定诊断床,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伸缩杆14伸出支撑杆13的高度,从而调整床体2的高度,患者躺在床体2上,将上臂放置于上臂放置槽9内,按下升降按键6,升降气缸20开始工作,升降气缸20驱动升降伸缩杆14运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上臂放置板4相对于床体2的位置,天气寒冷时,可开启加热层11对上臂放置槽9进行加热,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医护人员可将检查设备放置于检查仪器放置台7上。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床体、靠背、上臂放置板、升降支撑腿、升降按键、检查仪器放置台和铰接件,所述床体设于支撑腿上,所述靠背设于床体一端,所述上臂放置板通过铰接件铰接设于床体一侧,所述升降支撑腿设于上臂放置板下方,所述升降按键设于上臂放置板上,所述上臂放置板上设有上臂放置槽,所述检查仪器放置台设于床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床体、靠背、上臂放置板、升降支撑腿、升降按键、检查仪器放置台和铰接件,所述床体设于支撑腿上,所述靠背设于床体一端,所述上臂放置板通过铰接件铰接设于床体一侧,所述升降支撑腿设于上臂放置板下方,所述升降按键设于上臂放置板上,所述上臂放置板上设有上臂放置槽,所述检查仪器放置台设于床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放置板包括绝缘层、加热层和面料层,所述绝缘层设于上臂放置板外侧,所述面料层设于上臂放置槽内,所述加热层设于绝缘层和面料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包括支撑杆、伸缩杆、固紧螺钉和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爱群
申请(专利权)人:尹爱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