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涛专利>正文

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20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箱、头枕;头枕的右侧壁上下部向右固定安装有两组右端固定在一起的伸缩螺杆,伸缩螺杆的末端通过连接块共同连接有一组旋转套,旋转套转动套装在一组竖直的支撑杆上,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矩形结构的升降板,齿轮的前侧中心通过导轨穿过驱动机构箱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盘;头枕的内部上侧固定安装有一层气囊,所述头枕的内底部中间位置向下连通有伸缩气管,伸缩气管的底端连通到固定于驱动机构箱前侧面上部的活塞筒的顶部,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的底部向下连接有竖直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一组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套装在转动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脑部受伤时,会进行手术治疗,在对患者脑部进行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在对脑部手术以及后期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良好的安置与保护,但是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支撑装置对脑部进行安全有效的支撑。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056396U,公告日:2020.02.14)公开了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垂直的连接杆、置于所述连接杆上且与所述连接杆螺纹配合的升降结构、套设在所述升降结构上通过所述升降结构在所述连接杆上可升降的支撑结构。该装置可对脑部进行较好的保护,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便是,无法调整头垫的角度以及高度,而且对于设置在头垫两侧的气囊仅为头垫起到缓冲作用,远不如利用气囊为脑部提供支撑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箱(10)、头枕(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1)的右侧壁上下部向右固定安装有两组右端固定在一起的伸缩螺杆(21),所述伸缩螺杆(21)的末端通过连接块共同连接有一组旋转套(20),旋转套(20)转动套装在一组竖直的支撑杆(17)上,支撑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矩形结构的升降板(16), 升降板(16)置于驱动机构箱(10)的内部,所述升降板(16)的右侧壁中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呈T型结构的滑块(15),滑块(15)的滑动连接在开设在滑槽板(13)内部的滑槽(14)中,滑槽板(13)固定在驱动机构箱(10)内部右侧壁上,升降板(16)的左侧面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病科患者用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箱(10)、头枕(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1)的右侧壁上下部向右固定安装有两组右端固定在一起的伸缩螺杆(21),所述伸缩螺杆(21)的末端通过连接块共同连接有一组旋转套(20),旋转套(20)转动套装在一组竖直的支撑杆(17)上,支撑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矩形结构的升降板(16),升降板(16)置于驱动机构箱(10)的内部,所述升降板(16)的右侧壁中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呈T型结构的滑块(15),滑块(15)的滑动连接在开设在滑槽板(13)内部的滑槽(14)中,滑槽板(13)固定在驱动机构箱(10)内部右侧壁上,升降板(16)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竖直的一排齿条(18),位于驱动机构箱(10)中部的齿条(18)的左侧啮合有一组齿轮(19),齿轮(19)的后侧中心通过导轨转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箱(10)的内部后侧壁中,齿轮(19)的前侧中心通过导轨穿过驱动机构箱(1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3),转动盘(23)的外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便于推动转动盘(23)旋转的转动杆(24);头枕(11)的内部上侧固定安装有一层气囊(12),所述头枕(11)的内底部中间位置向下连通有伸缩气管(28),伸缩气管(28)的底端连通到固定于驱动机构箱(10)前侧面上部的活塞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