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韩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197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担架,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展开和收起担架时更加方便,能够保证病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工人安全,并且节省人力的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包括有:长板,其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有两根铰接杆,铰接杆末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折叠机构,其设置在长板与铰接杆之间;锁定机构,其设置在长板与折叠机构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折叠机构和锁定机构配合运作辅助将担架收起和展开,从而达到将担架收起和展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担架,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
技术介绍
为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担架根据使用方法分为升降担架、走轮担架、铲式担架、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篮式担架和卷式担架等。目前,担架在上下救护车时都需要由人工将担架的支腿展开和收起,由于人工在将担架的支腿和展开和收起较为不便,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容易导致病床晃动,从而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且操作时较为耗费人力。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展开和收起担架时更加方便,不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能够保证病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工人安全,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方式操作时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容易导致病床晃动,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且操作时较为耗费人力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展开和收起担架时更加方便,能够保证病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工人安全,并且节省人力的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包括有长板,其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有两根铰接杆,铰接杆末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折叠机构,其设置在长板与铰接杆之间;锁定机构,其设置在长板与折叠机构之间。优选地,折叠机构包括有导杆,其为四根设置,四根导杆分别连接在长板底部两侧,导杆上滑动式连接有导套,导套与导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横板,其为两块设置,横板连接在同侧的两个导套之间,横板两侧与两侧铰接杆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杆。优选地,锁定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杆,其为四根设置,四根第一滑杆分别连接在长板底部两侧,第一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套;齿条,其为两根设置,齿条连接在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之间;方孔套,其为四个设置,四个方孔套分别连接在长板底部两侧,方孔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方形杆,方形杆与方孔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接触轮,其为四个设置,四个接触轮分别转动式连接在四根方形杆底部;限位齿板,其为两块设置,两块限位齿板分别连接在两侧横板底部,限位齿板与齿条配合;连接架,其为四个设置,连接在第一滑套与方形杆下部之间。优选地,还包括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有导向框,其连接在长板底部一侧,导向框上滑动式连接有斜口板,斜口板底部连接有摩擦板,摩擦板与长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滑套,其连接在长板底部靠近导向框的一侧,第二滑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上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与斜口板接触;杠杆,其铰接连接在长板靠近导向框的一侧,杠杆与第二滑杆铰接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弹性挂钩,其为四个设置,四个弹性挂钩分别连接在四个方孔套上;弧形挂板,其为四块设置,四块弧形挂板分别连接在四根方形杆下部,弹性挂钩挂在弧形挂板上。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防护杆,其为两根设置,两根防护杆分别连接在长板顶部两侧。(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折叠机构和锁定机构配合运作辅助将担架收起和展开,从而达到将担架收起和展开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稳定机构能够使得本担架在救护车内时更加稳定,避免本担架在救护车内发生位移。3.本专利技术在将担架展开和收起时能够通过折叠机构和锁定机构辅助收起,操作时能够节省耗费的力气,从而保证了担架的稳定,也保证了病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稳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长板,2-铰接杆,3-滚轮,4-折叠机构,41-导杆,42-第一弹簧,43-导套,44-连杆,45-横板,5-锁定机构,51-第一滑杆,52-第一滑套,53-齿条,54-方孔套,55-方形杆,56-接触轮,57-限位齿板,58-第二弹簧,59-连接架,6-稳定机构,61-导向框,62-摩擦板,63-第三弹簧,64-楔形块,65-第二滑套,66-第二滑杆,67-杠杆,68-斜口板,7-限位机构,71-弹性挂钩,72-弧形挂板,8-防护机构,81-防护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包括有长板1、铰接杆2和滚轮3,长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铰接连接有两根铰接杆2,铰接杆2底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3,还包括有折叠机构4和锁定机构5,长板1与铰接杆2之间设有折叠机构4,长板1与折叠机构4之间设有锁定机构5。折叠机构4包括有导杆41、第一弹簧42、导套43、连杆44和横板45,长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根导杆41,两根导杆41呈前后设置,导杆41上滑动式连接有导套43,导套43与导杆4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2,同侧的两个导套43之间连接有横板45,横板45前后两侧与前后两侧铰接杆2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杆44。锁定机构5包括有第一滑套52、第一滑杆51、齿条53、方孔套54、方形杆55、接触轮56、限位齿板57和第二弹簧58和连接架59,长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根第一滑杆51,两根第一滑杆51呈左右设置,第一滑杆51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套52,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52之间连接有齿条53,长板1底部中部和右侧均连接有两个方孔套54,两个方孔套54位于第一滑杆51前后两侧,方孔套54内滑动式连接有方形杆55,方形杆55与方孔套5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8,方形杆55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接触轮56,方形杆55下部与第一滑套52之间连接有连接架59,横板45底部连接有限位齿板57,限位齿板57与齿条53配合。当在急救时需要使用担架时,可以使用本担架,初始时,第一弹簧42为压缩状态,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担架从救护车内取出,这时在第一弹簧42的作用下导套43复位,导套43复位通过连杆44将铰接杆2展开,铰接杆2展开后,滚轮3与地面接触,这时接触轮56也不再与任何东西接触,在第二弹簧58的作用下方形杆55向下移动,齿条53也向下移动将限位齿板57卡住,从而将铰接杆2卡住,当病人躺在担架上需要将担架移动至救护车内后,将本担架拉至救护车内,当接触轮56与救护车内底部接触后,由于这时接触轮56起支撑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长板1和其上全部装置一起向下移动,第二弹簧58被压缩,这时限位齿板57也向下移动,使得限位齿板57不再被齿条53卡住,这时即可推动铰接杆2沿铰接点摆动,铰接杆2在摆动时通过连杆44带动导套43沿导杆41移动,第一弹簧42再次被压缩,如此,就使用担架,并且在使用时铰接杆2的收放更加方便。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5所示,还包括有稳定机构6,稳定机构6包括有导向框61、摩擦板62、第三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长板(1),其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有两根铰接杆(2),铰接杆(2)末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3);折叠机构(4),其设置在长板(1)与铰接杆(2)之间;锁定机构(5),其设置在长板(1)与折叠机构(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长板(1),其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有两根铰接杆(2),铰接杆(2)末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3);折叠机构(4),其设置在长板(1)与铰接杆(2)之间;锁定机构(5),其设置在长板(1)与折叠机构(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折叠机构(4)包括有:导杆(41),其为四根设置,四根导杆(41)分别连接在长板(1)底部两侧,导杆(41)上滑动式连接有导套(43),导套(43)与导杆(4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2);横板(45),其为两块设置,横板(45)连接在同侧的两个导套(43)之间,横板(45)两侧与两侧铰接杆(2)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杆(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急救用主动收纳式担架,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5)包括有:第一滑杆(51),其为四根设置,四根第一滑杆(51)分别连接在长板(1)底部两侧,第一滑杆(51)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套(52);齿条(53),其为两根设置,齿条(53)连接在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52)之间;方孔套(54),其为四个设置,四个方孔套(54)分别连接在长板(1)底部两侧,方孔套(54)内滑动式连接有方形杆(55),方形杆(55)与方孔套(5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8);接触轮(56),其为四个设置,四个接触轮(56)分别转动式连接在四根方形杆(55)底部;限位齿板(57),其为两块设置,两块限位齿板(57)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韩
申请(专利权)人:陈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