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186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包括后背支撑结构、前胸支撑结构、腿部固定结构及超关节连接结构;前胸支撑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胸腰椎夹持区域;腿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用于固定于腿部外侧;超关节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后背支撑结构和所述腿部固定结构,以使得人体上半身的重力可通过所述超关节连接结构传导至人体腿部,以支撑人体上半身的重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上半身重力进行转移,可极大减轻患者行动难度,有助于加快传统康复训练进程,进而加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康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
技术介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主诉背痛,不敢活动,可妨碍站立行走,而且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出现褥疮、骨质疏松等并发病症,不利于病患康复,故在治疗6到7周后,应根据病患恢复情况,有序的组织站立、迈步。而传统治疗康复支具,病患直立时由于伤痛无法控制着力点,造成行走困难,进而阻碍康复训练的进程,影响病患复健效果,故迫切需要一种特殊胸腰椎支具,降低病患起身、行走难度,辅助康复训练,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旨在改善传统的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的功能,以更利于患者康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包括:后背支撑结构;前胸支撑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胸腰椎夹持区域;腿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用于固定于腿部外侧;以及,超关节连接结构,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后背支撑结构;/n前胸支撑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胸腰椎夹持区域;/n腿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用于固定于腿部外侧;以及,/n超关节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后背支撑结构和所述腿部固定结构,以使得人体上半身的重力可通过所述超关节连接结构传导至人体腿部,以支撑人体上半身的重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背支撑结构;
前胸支撑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胸腰椎夹持区域;
腿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用于固定于腿部外侧;以及,
超关节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后背支撑结构和所述腿部固定结构,以使得人体上半身的重力可通过所述超关节连接结构传导至人体腿部,以支撑人体上半身的重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关节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的腰臀连接组件、以及与所述腰臀连接组件连接的臀腿夹持组件,所述腰臀连接组件用于抵接于人体的腰部和臀部,所述臀腿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人体的臀部和腿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腰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后背支撑结构连接、且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用于从人体的腰部延伸至人体的臀部,以支撑人体的腰部和臀部;
所述臀腿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过渡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过渡连接板连接的腿部夹持机构,所述腿部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于人体腿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呈弯折设置,所述过渡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
所述腿部夹持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过渡连接板两端的两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上下向延伸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用于支撑人体的臀部和腿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渡连接板包括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卫查卿沈晓峰陈华谢易恒蔡学峰陆斌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中医医院永康国科康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