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S10:对镍钛合金裸支架进行酸洗和抛光处理。S20:将载铜聚多巴胺颗粒附着在经过S1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外表面。S30:制备硫源溶液。S40:将经过S2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浸入硫源溶液,反应完毕后使得镍钛合金裸支架的外表面附着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所述方法制备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支架的再狭窄给患者带来二次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肿瘤的多样性和多发性一直困扰着全球大部分患者和医生,尤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比如食管癌、支气管癌、肠道癌等肿瘤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食管癌、支气管癌、肠道癌等人体器官腔内所发生的肿瘤以及进而导致的腔道狭窄,多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自膨胀支架来缓解狭窄改善通路,此材质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记忆特性和超弹性,及时置入自膨扩张支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多种症状,同时相对于化学和放射治疗而言,支架更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光热治疗是通过近红外光照射的方法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的环境,将光能转换为热能,被照射物达到一定温度后可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目前的腔道支架,不论是裸支架或者覆膜支架,均不具备光热疗法,即支架本身并不具有对腔道内的癌细胞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因此在支架植入一段时间之后,异物感产生的组织增生以及癌细胞的进一步生长会导致支架内的再狭窄,从而给患者带来第二次痛苦。另外,对于裸支架型食管支架而言,裸支架的网格结构与其所伴随着的增生的发生会导致食管内食物蠕动的困难和阻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对于包覆有硅胶膜的食管支架而言,在食管中部虽然有硅胶膜防止增生,并且也给食物的输送增加了顺滑性,但此硅胶膜的存在导致支架在食管内难以固定,从而引发支架移位,并且硅胶膜两端以外的裸支架部分同样会产生组织增生或肿瘤增生,从而在支架两侧产生狭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可以使支架在器官腔道内稳定定位贴合更加紧密,促进和保证患者在平常生活中支架对于器官腔道蠕动的跟随性和联动性,同时还能够抑制器官腔道内肉芽组织增生和肿瘤增生,有效避免支架的再狭窄给患者带来二次痛苦。并且在腔道肿瘤的植入支架式治疗上还可利用光热疗法,即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的光热效应,抑制和杀灭腔道内的癌细胞,因此对于腔道肿瘤和狭窄的治疗上,本专利技术的伴有光热疗法的植入支架式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对镍钛合金裸支架进行酸洗和抛光处理。S20:将载铜聚多巴胺颗粒附着在经过S1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外表面。S30:制备硫源溶液。S40:将经过S2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浸入硫源溶液,反应完毕后使得镍钛合金裸支架的外表面附着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由于在镍钛合金裸支架外表面附着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在红外线照射下具有发热的效果,患者可以定期检查器官腔道内的增生情况并进行红外线热疗法杀灭和抑制器官腔内的癌细胞,从而抑制器官腔内肉芽组织增生和肿瘤增生,有效避免支架的再狭窄给患者带来二次痛苦。并且,硫化铜纳米颗粒与传统的金纳米颗粒等光热材料相比,具有成本低、毒性低和高光热转化效率的优点,因而使得经过本制备方法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在腔道肿瘤及狭窄的伴有光热疗法的植入支架式治疗上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S10中,采用按重量计2.5%~3.5%的氢氟酸HF和13%~17%的硝酸HNO3在通风橱内的酸洗池对镍钛合金裸支架去油污处理15Min。采用高氯酸、冰醋酸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作为电解液对酸洗后的镍钛合金裸支架进行电解抛光处理,控制电流大小和时间使镍钛合金裸支架外表面粗糙度达到0.1纳米。这种酸洗和抛光处理过程,能够保证硫化铜纳米颗粒很好地附着在裸支架的外表面上,且能够保证植入之后患者的舒适度。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S20中,包括如下子步骤:S201:将经过S10处理完毕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放入载铜聚多巴胺溶液中浸泡并搅拌,12小时后取出并用蒸馏水清洗。S202:将经过S201处理完毕的镍钛合金裸支架用载铜聚多巴胺溶液和聚乙烯亚胺的混合液浸泡并搅拌,12小时后取出并用蒸馏水清洗。这种制备方式能够保证载铜聚多巴胺颗粒能够有效附着在镍钛合金裸支架的外表面。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S30中,将预设量的硫代硫酸钠加入到预设剂量的乙二醇中超声并溶解获得硫源溶液,将硫源溶液置入水热高压反应釜中。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S40中,包括如下子步骤:S401:将经过S20处理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放入含有硫源溶液的水热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加热至150摄氏度并保持10小时。S402:待反应完毕后取出镍钛合金裸支架,用无水乙醇清洗和烘干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包括采用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外表面具有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裸支架外表面能够紧贴患者器官腔道内壁,器官腔道内壁的组织增生会导致裸支架的内皮化,不仅可以使支架在器官腔道内稳定定位,贴合更加紧密,对于植入食管内的支架,能够促进和保证患者在吞咽食物时支架对于食管的跟随性和联动性,从而有效保证食物下咽的顺利。由于裸支架表面附着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在红外线照射下具有发热的效果,患者可以定期检查器官腔道增生情况进行红外线热疗法杀灭和抑制器官腔内的癌细胞,抑制器官腔内肉芽组织增生和肿瘤增生,有效避免支架的再狭窄给患者带来二次痛苦,从而长期稳定地保证了支架植入的疗效。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镍钛合金裸支架的内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镍钛合金裸支架内表面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由于其自身的光滑性,也对食物的顺利下咽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同时整体无缝的薄膜又能抑制组织增生向支架内的发展,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了支架的再狭窄的发生。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镍钛合金裸支架中部呈柱状结构,柱状结构两端设有喇叭口。支架的两端成喇叭口的结构可以对整个支架进行简单固定,防止置入前期支架的滑动和移位。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喇叭口上远离柱状结构的端部套设有金属环,金属环的外表面附着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由于在喇叭口的最大边缘处设置具有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的金属环,在红外线照射下具有发热的效果,患者可以定期检查食管或者其他器官腔道增生情况进行红外线治疗,从而抑制食管支架或其他器官腔道支架边缘的肉芽组织增生绕过聚四氟乙烯薄膜向支架内部生长,防止支架两侧因增生产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金属环由镍钛合金丝构成,并且设置至少两组金属环。通过在支架两侧进一步增加金属丝的密度,从而进一步增加支架两侧的光热治疗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使支架在器官腔道内稳定定位贴合更加紧密,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对镍钛合金裸支架进行酸洗和抛光处理;/nS20:将载铜聚多巴胺颗粒附着在经过S1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外表面;/nS30:制备硫源溶液;/nS40:将经过S2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浸入硫源溶液,反应完毕后使得镍钛合金裸支架的外表面附着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对镍钛合金裸支架进行酸洗和抛光处理;
S20:将载铜聚多巴胺颗粒附着在经过S1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外表面;
S30:制备硫源溶液;
S40:将经过S20处理过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浸入硫源溶液,反应完毕后使得镍钛合金裸支架的外表面附着硫化铜纳米颗粒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0中,
采用按重量计2.5%~3.5%的氢氟酸和13%~17%的硝酸在通风橱内的酸洗池对镍钛合金裸支架去油污处理15Min;
采用高氯酸、冰醋酸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作为电解液对酸洗后的镍钛合金裸支架进行电解抛光处理,使镍钛合金裸支架外表面粗糙度达到0.1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中,包括如下子步骤:
S201:将经过S10处理完毕的镍钛合金裸支架放入载铜聚多巴胺溶液中浸泡并搅拌,12小时后取出并用蒸馏水清洗;
S202:将经过S201处理完毕的镍钛合金裸支架用载铜聚多巴胺溶液和聚乙烯亚胺的混合液浸泡并搅拌,12小时之后取出并用蒸馏水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中,将预设量的硫代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黄文和,雷震,肖剑,张荣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