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穿戴式医用智能腕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腕带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穿戴式医用智能腕带。
技术介绍
心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命体征,是评估患者状态、最直接、有效的指标之一。心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心脏的功能状态和交感神经张力。传统的心率检测主要包含两种方法:采用医用的心电测量仪和家用的脉搏血氧仪。心电测量仪是将导电凝胶粘连在裸露的体表上检测心率,这种方法能够得到较准确的心率值,但会给有开放性伤口或者皮肤过敏的病人带来不适,并且导电凝胶的放置和测量操作均需要专业化的水平,所以难以实现远程医疗和日常的心率检测;脉搏血氧仪通过固定在某些体表末梢(指尖、耳垂)的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心率。此类设备要求被测部位与测量设备紧密贴合,不能有相对运动,对于大面积烧伤或者肢体抽搐型病人同样是不适用的。且传统的检测仅能定时的对病人进行检测,需要医护人员与病患的双向配合,这样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传统检测装置仅能检测一项指标,若需要检测两项以上等多项指标,则需要使用体积较大的心电监护仪,而每次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时候也需要医护人员为病人连接多根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穿戴式医用智能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处理电路、微控制器、发射模块、定位模块、血氧体温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为控制电路中各电路模块供电,定位模块与血氧体温模块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连接,二者输出端与发射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显示屏;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心率,其可在不同明暗的环境下切换传感器发出的光检测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输出端与显示屏和发射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穿戴式医用智能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处理电路、微控制器、发射模块、定位模块、血氧体温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为控制电路中各电路模块供电,定位模块与血氧体温模块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连接,二者输出端与发射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显示屏;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心率,其可在不同明暗的环境下切换传感器发出的光检测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输出端与显示屏和发射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穿戴式医用智能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处理器U1、电阻R1~R3、电阻R11~R15、三极管Q1~Q2和二极管D1~D2,电阻R1~R2的一端分别与处理器U1的引脚1和引脚3连接,电阻R1~R2的另一端和处理器U1的引脚4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处理器U1的引脚2、引脚5和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处理器U1的引脚6连接至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还作为该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信号至处理电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级连接至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级和二极管D1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