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03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端盖、机体、下支撑壳。端盖上设有输水部分,输水部分由进水口、管道、洒水头构成。机体内设有去皮部分,去皮部分由内筒和砂轮盘构成。下支撑壳内设有动力部分和排杂部分,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来源,排杂部分由排杂通道构成。这种土豆去皮装置有操作者劳动强度低,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去皮效率高、效果好,便于清洁等优点,适合在家庭或餐厅等工作场合使用,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豆去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的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马铃薯又叫土豆,其增产潜力大、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耐储存、产业链长、加工转换能力强。联合国早就把马铃薯与玉米、小麦、水稻一起列为四大主粮。西方发达国家五、六十年前就将马铃薯作为主要食物。但是在给土豆去皮时却耗时耗力,人工给土豆去皮不仅效率低,长时间工作还容易导致操作人员疲劳。市场上大部分的土豆去皮设备体积都过于庞大,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还不方便运输,所以不适用与家庭和餐馆的使用场合,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土豆去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装置体积小,去皮效率高、效果好,便于清洁的一种土豆去皮装置。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端盖、进水孔、洒水头、内筒、外壳、电机、排杂通道,端盖的一端与外壳铰接,端盖上设有半圆弧形状的拉手,所述端盖上部靠近铰接处附近设有进水孔,端盖下部中心处设有洒水头,所述进水孔和洒水头在端盖内部通过管道导通。所述外壳下方固定装配有下支撑壳,内筒安装在外壳内部并紧密配合,所述内筒的高度与外壳的高度一致,所述内筒竖直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着凸块,支撑座放置在内筒底板上,砂轮盘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方,所述砂轮盘上涂覆有细小的摩擦材料,所述砂轮盘与支撑座同轴心,从动轴穿过支撑座中心与砂轮盘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与带轮从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从动轮与带轮主动轮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带轮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架安装在内筒的底板下方,并在下支撑壳的腔体内,内筒的底板下方设有排杂通道,所述排杂通道的排杂口与下支撑座的排水孔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洒水头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着圆形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外形为半圆形,表面粘连着细小的金钢砂石。进一步地,所述砂轮盘的工作面为高低不平的两部分组成,形成15mm的高低差。进一步地,从动轴与支撑座中心孔之间安装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砂轮盘上涂覆有细小的摩擦材料是金钢砂石。按照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该土豆去皮装置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2)该土豆去皮装置占地面积小,便于放置;(3)砂轮盘可快速拆卸的设计,可以便于设备的清洗;(4)针对于土豆凹坑处的表皮,去皮效果更好。(5)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实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的内部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端盖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的洒水头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土豆去皮装置的砂轮盘示意图。图中:1-端盖、2-进水孔、3-洒水头、4-内筒、5-凸块、6-外壳、7-密封圈、8-从动轴、9-电机支撑架、10-电机、11-带轮主动轮、12-V型带、13-固定螺栓、14-带轮从动轮、15-下支撑壳、16-排杂通道、17-支撑座、18-砂轮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端盖1、进水孔2、洒水头3、内筒4、外壳6、电机10、排杂通道16,端盖1的一端与外壳6铰接,端盖1上设有半圆弧形状的拉手,所述端盖1上部靠近铰接处附近设有进水孔2,端盖1下部中心处设有洒水头3,所述进水孔2和洒水头3在端盖1内部通过管道导通。如图3-4所示,所述洒水头3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着圆形出水口。如图1-2所述,外壳6下方固定装配有下支撑壳15,内筒4安装在外壳6内部并紧密配合,所述内筒4的高度与外壳6的高度一致,所述内筒4竖直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着凸块5,优选地,凸块5的外形为半圆形,表面粘连着细小的金钢砂石。支撑座17放置在内筒4底板上,砂轮盘18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7上方,所述砂轮盘18上涂覆有细小的摩擦材料,优选为金刚砂石。所述砂轮盘18与支撑座17同轴心,如图5所示,砂轮盘18的工作面为高低不平的两部分组成,形成15mm的高低差。从动轴8穿过支撑座17中心与砂轮盘18固定连接,从动轴8与支撑座17中心孔之间安装有密封圈7。所述从动轴8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13与带轮从动轮14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从动轮14与带轮主动轮11通过V型带12连接,所述带轮主动轮11与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通过电机支撑架9安装在内筒4的底板下方,并在下支撑壳15的腔体内,内筒4的底板下方设有排杂通道16,所述排杂通道16的排杂口与下支撑座15的排水孔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工作使,打开端盖1放入土豆,土豆全部放入内筒4后,关上端盖1。接着用水管连接进水孔2,打开水阀、按下启动按钮,电机10开始转动,土豆去皮装置开始工作。水流通过管道后从洒水头3射散而出,洒水头3上设有分布均匀的排水孔,可以把水均匀的撒在土豆和脱下的土豆皮上。电机10带动主轴开始转动,经过V型带12将旋转运动传到从动轴8上,从动轴8带动砂轮盘18转动,砂轮盘18采用了Z字型的高低差平面且其工作面上涂覆有金刚砂石的摩擦材料,砂轮盘18转动工作后可以使土豆更加有效的翻转和对土豆的外皮进行搓擦工作。在砂轮盘18转动工作的带动下,土豆贴着内筒4滚动旋转,内筒4内壁上均匀地分布着半圆形的突块5,突块5的表面粘连着细小的金钢砂石,可以有效的对土豆进行搓擦,去除土豆凹坑里的土豆皮。在内壁4和砂轮盘18的联合作用下,土豆皮将被高效完整的去除。随着洒水头3射散而出水流的冲洗,被去除下来的土豆皮从内筒4上的排水孔流进排杂通道16,成半糊状的土豆皮与水流混合排出,当上述工作完成,可以停止电机10工作,关闭水阀,打开端盖1,取出已经完成去皮后的土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端盖(1)、进水孔(2)、洒水头(3)、内筒(4)、外壳(6)、电机(10)、排杂通道(16),其特征是:端盖(1)的一端与外壳(6)铰接,端盖(1)上设有半圆弧形状的拉手,所述端盖(1)上部靠近铰接处附近设有进水孔(2),端盖(1)下部中心处设有洒水头(3),所述进水孔(2)和洒水头(3)在端盖(1)内部通过管道导通;/n所述外壳(6)下方固定装配有下支撑壳(15),内筒(4)安装在外壳(6)内部并紧密配合,所述内筒(4)的高度与外壳(6)的高度一致,所述内筒(4)竖直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着凸块(5),支撑座(17)放置在内筒(4)底板上,砂轮盘(18)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7)上方,所述砂轮盘(18)上涂覆有细小的摩擦材料,所述砂轮盘(18)与支撑座(17)同轴心,从动轴(8)穿过支撑座(17)中心与砂轮盘(18)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8)的另一端与带轮从动轮(14)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从动轮(14)与带轮主动轮(11)通过V型带(12)连接,所述带轮主动轮(11)与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通过电机支撑架(9)安装在内筒(4)的底板下方,并在下支撑壳(15)的腔体内,内筒(4)的底板下方设有排杂通道(16),所述排杂通道(16)的排杂口与下支撑座(15)的排水孔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豆去皮装置,包括端盖(1)、进水孔(2)、洒水头(3)、内筒(4)、外壳(6)、电机(10)、排杂通道(16),其特征是:端盖(1)的一端与外壳(6)铰接,端盖(1)上设有半圆弧形状的拉手,所述端盖(1)上部靠近铰接处附近设有进水孔(2),端盖(1)下部中心处设有洒水头(3),所述进水孔(2)和洒水头(3)在端盖(1)内部通过管道导通;
所述外壳(6)下方固定装配有下支撑壳(15),内筒(4)安装在外壳(6)内部并紧密配合,所述内筒(4)的高度与外壳(6)的高度一致,所述内筒(4)竖直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着凸块(5),支撑座(17)放置在内筒(4)底板上,砂轮盘(18)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7)上方,所述砂轮盘(18)上涂覆有细小的摩擦材料,所述砂轮盘(18)与支撑座(17)同轴心,从动轴(8)穿过支撑座(17)中心与砂轮盘(18)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8)的另一端与带轮从动轮(14)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从动轮(14)与带轮主动轮(11)通过V型带(12)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中吕永康田立权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