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197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带有大量须根的新鲜八角莲用水冲洗,置入到诱导液中浸泡,取出带根八角莲放置在泥沙上,光照2~3h后,重复5~6次;避光栽培到泥沙中,培养2~3d;再将八角莲须根剪成小段;用处理液进行浸泡,取出直接插入到营养基质中,深度在1.5~2.5cm,光照放置培养,培养15~30d;待有芽头冒出,开始每隔1d喷洒营养液,直到一片叶完全长出为止;每隔1周,采用叶面肥进行常规喷施,空气湿度保持在50~70%,环境温度在20~25℃,直至倒苗,取有芽头的种苗进行移栽大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种植
,涉及了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八角莲为小檗科,鬼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150厘米。根状茎横生粗状,多须根;茎生叶薄纸质,近圆形,裂片阔三角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上面无毛,叶脉明显隆起,边缘细齿;花梗纤细,花深红色,萼片长圆状椭圆形,花瓣勺状倒卵形,无毛;花丝短于花药,子房椭圆形,浆果椭圆形,种子多数。3-6月开花,5-9月结果。分布于中国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河南、陕西。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溪旁阴湿处、竹林下或石灰山常绿林下。海拔300-2400米。该种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入药能散风祛痰,消毒解肿,杀虫,有其特殊的解毒功效,可治蛇咬伤,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公开号为CN158616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八角莲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包括1)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选用八角莲的芽作为培养材料,经洗洁精和自来水洗净,置流水下冲洗10-30分钟后,置于75%酒精中处理10-30秒,然后在经0.1-0.15%的升汞消毒1-1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切去外植体变色的部分,接种于培养基中;2)诱导培养:使用MS+BA(0.2-0.5mg/l)+ZT(0-1.0mg/l)作为诱导培养基,将所选取的芽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3)增殖培养:将生长于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转接于MS+BA(0.2-1.0mg/l)+ZT(0-0.5mg/l)+GA(0-0.2mg/l)+PVP(0-0.5mg/l)上进行连续培养;4)生根培养:选择1/2MS+BA(0.2-0.5mg/l)+ZT(0.1-0.5mg/L)作为生根培养基;5)移栽:将已生根的植株取出,移栽到珍珠岩∶泥炭土(1∶1-1.5)混合的基质上。公开号为CN10510419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八角莲胚性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胎,然后将体细胞胚胎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增殖的体细胞胚胎,将所得增殖的体细胞胚胎用包埋剂包裹即得所述八角莲人工种子,最后使用2.5-4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对八角莲人工种子喷洒后贮藏提高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公开号为CN1088492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黄花倒水莲套种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水源充足、土壤为弱酸性的山坡地,坡度为15~20度;(2)育苗:黄花倒水莲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提前培育好幼苗,八角莲采用根茎繁殖方法育苗;(3)移栽黄花倒水莲:于3月份春雨后移栽黄花倒水莲幼苗,若没有雨可适当灌溉水之后移栽,土面湿润泥土不结块即可;按照常规技术整地挖坑,种植行距40~55cm,株距80~100cm,深度10~20cm,坑长20cm,移栽时将扦插苗种于坑的一侧,另一侧施加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基肥施加量平均每棵植株15~20g,然后覆土,夯实土面,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10~15天后进行查苗,发现有死苗情况的及时补苗;(4)移栽八角莲:黄花倒水莲移栽后,在黄花倒水莲的行间隙中挖好种植穴,每两平行黄花倒水莲的中间种植两行八角莲,两行间距20cm,株距20~30cm,将根茎带土移栽种入穴中,覆土并浇适量定根水;移栽完成后在种植区域加盖遮阳薄膜作为防护膜,防止幼苗被强光晒伤,待8~9月份立秋之后幼苗较为茁壮,可去除薄膜;(5)田间管理:A、施肥:黄花倒水莲移植后于6月份进行中耕除草,并施加适量的农家肥,每棵施加量30~40g,9月份种植八角莲后再追施一次农家肥,每棵施加量40~50g;第二年起每年分别于3、6、9月份施肥,共施加三次,施肥量为每次每棵50~70g;八角莲每年施农家肥2~3次,最好与黄花倒水莲的施肥同步进行,施肥量为平均每棵20~30g;施肥方式:黄花倒水莲采用穴施的方式,在原基肥施加处挖穴,深度10~20cm,施肥后盖土;八角莲采用沟施,在距离八角莲一侧的10cm处挖一条深5~10cm的沟,将农家肥施入后盖土,稍微夯实;B、浇水:依据具体干旱情况进行灌溉浇水,夏天不下雨天气一般4~8天浇水一次,冬天15~20天浇水一次,第二年之后黄花倒水莲可适当减少浇水量;C、除草:每年定期除草2~3次,最好在施肥之前除草,防止杂草抢夺肥料营养;杂草晒干后燃烧,作为草木灰加入到农家肥中;D、病虫害防治:有虫害情况即用40%多菌灵悬浮剂稀释200~250倍进行喷雾;(6)采收:移栽当年即可采摘黄花倒水莲叶子,移栽第三年于10月份种子成熟后采收全株;八角莲的根茎及根入药,移栽第三年10月份地上部倒苗后采挖,挖后去掉茎叶,切下有芽头的第一二结节作种,其余洗净晒干或烘干作为药材。上述文献资料已提及了,传统八角莲根茎分株和种子培育的繁殖方式繁殖率也很低,且生产成本很高,同时不利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八角莲快速繁殖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愈伤组织在继代多代后出现变异、种质退化,愈伤组织分化苗移栽成活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等瓶颈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八角莲的大规模化栽培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八角莲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旨在利用八角莲大量须根快速繁育其幼苗,以降低药农的生产成本和繁育技术难度。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带有大量须根的新鲜八角莲(整株)用水冲洗两到三次,置入到诱导液中浸泡5~10min,取出带根八角莲直接放置在泥沙上,在光照强度为300-500lx条件下光照2~3h后,再次置入到诱导液中浸泡5~10min,再将带根八角莲取出放置在泥沙上,重复5~6次,其中诱导液为0.5~5mg/L6-BA+3~8mg/LNAA+6~10%多菌灵水溶液;(2)将步骤(1)处理后的带根八角莲直接避光栽培到泥沙中,空气湿度保持在70~85%,环境温度在20~25℃,培养2~3d;(3)将步骤(2)处理后的带根八角莲从泥沙中取出,再将八角莲须根用剪刀裁剪成4~6cm长的小段须根;(4)将所得小段须根用处理液进行浸泡3~10min,取出直接插入到营养基质中,深度在1.5~2.5cm,在光照强度为300-500lx条件下放置培养,空气湿度保持在70~85%,环境温度在20~25℃,培养15~30d,其中处理液配方为3~8mg/LNAA+6~10%多菌灵水溶液;(5)待小段须根上有芽头冒出,开始每隔1d喷洒1~2.5kg/m2营养液,直到一片叶完全长出为止,其中营养液配方为1~3g/L硝酸铵+5~10g/L硝酸钾+0.01~0.1g/L甘氨酸+0.1~0.4g/L肌醇+0.1~0.6mg/LNAA+2~4%多菌灵水溶液。(6)每隔1周,采用叶面肥进行常规喷施,空气湿度保持在50~70%,环境温度在20~25℃,直至倒苗,取有芽头的种苗进行移栽大田。上述营养基质优选苔藓基质或椰糠基质等保水基质。上述叶面肥可以直接从市场购买,也可以用0.5~2g/L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替代。技术效果1、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n(1)将带有大量须根的新鲜八角莲用水冲洗两到三次,置入到诱导液中浸泡5~10min,取出带根八角莲直接放置在泥沙上,在光照强度为300-500lx条件下光照2~3h后,再次置入到诱导液中浸泡5~10min,再将带根八角莲取出放置在泥沙上,重复5~6次,其中诱导液为0.5~5mg/L 6-BA+3~8mg/LNAA+6~10%多菌灵水溶液;/n(2)将步骤(1)处理后的带根八角莲直接避光栽培到泥沙中,空气湿度保持在70~85%,环境温度在20~25℃,培养2~3d;/n(3)将步骤(2)处理后的带根八角莲从泥沙中取出,再将八角莲须根用剪刀裁剪成4~6cm长的小段须根;/n(4)将所得小段须根用处理液进行浸泡3~10min,取出直接插入到营养基质中,深度在1.5~2.5cm,在光照强度为300-500lx条件下放置培养,空气湿度保持在70~85%,环境温度在20~25℃,培养15~30d,其中处理液配方为3~8mg/LNAA+6~10%多菌灵水溶液;/n(5)待小段须根上有芽头冒出,开始每隔1d喷洒1~2.5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培育八角莲幼苗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带有大量须根的新鲜八角莲用水冲洗两到三次,置入到诱导液中浸泡5~10min,取出带根八角莲直接放置在泥沙上,在光照强度为300-500lx条件下光照2~3h后,再次置入到诱导液中浸泡5~10min,再将带根八角莲取出放置在泥沙上,重复5~6次,其中诱导液为0.5~5mg/L6-BA+3~8mg/LNAA+6~10%多菌灵水溶液;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带根八角莲直接避光栽培到泥沙中,空气湿度保持在70~85%,环境温度在20~25℃,培养2~3d;
(3)将步骤(2)处理后的带根八角莲从泥沙中取出,再将八角莲须根用剪刀裁剪成4~6cm长的小段须根;
(4)将所得小段须根用处理液进行浸泡3~10min,取出直接插入到营养基质中,深度在1.5~2.5cm,在光照强度为300-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健于华忠唐洁张芳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界欣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