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92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涉及储存柜技术领域,包括柜体、储液箱、液泵、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和回流管,柜体包括第一空腔、支撑板、第二空腔、第一柔性球、球形腔和球形壳腔,球形壳腔和球形腔均与第二空腔贯通,支撑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柔性球,第二柔性球顶部设有凹槽,第二柔性球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直接对网络设备进行液冷降温散热,保证对网络设备的降温散热效果,可直接对网络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处理,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设备的降温处理效果,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可加强网络设备的稳定性,保证网络设备底部与第一柔性球接触,保证降温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
本技术涉及储存柜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
技术介绍
网络设备及部件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基本的网络设备有:计算机(无论其为个人电脑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光纤收发器、光缆等。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较多,因此就需要专门储存柜。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散热效果不佳,网络设备容易因散热问题产生不良影响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网络设备储存柜的散热效果,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包括柜体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柜体外壁一侧,所述柜体内壁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储液箱顶部设有液泵,所述液泵进水口设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箱内侧底部,所述液泵出水口设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外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外壁顶部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储液箱顶部连接,所述柜体内部水平设有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贯通,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柔性球,所述第一柔性球内部设有球形腔和球形壳腔,所述球形壳腔设于所述球形腔外侧,所述球形壳腔和所述球形腔均与所述第二空腔贯通,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柔性球,所述第二柔性球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柔性球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三空腔。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将网络设备放到柜体内部的支撑板顶部,第一柔性球对网络设备底部进行柔性支撑,开启液泵、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可将储液箱内部冷却液输送到第一空腔内部,第一空腔内部冷却液进入第二空腔内部,第二空腔内部的冷却液进入球形腔和球形壳腔内部,第一柔性球与网络设备底部进行接触,球形壳腔和球形腔可直接对网络设备进行液冷降温散热,采用小流量供液,球形壳腔和球形腔被网络设备挤压变形,可增大与网络设备的接触面积,保证对网络设备的降温散热效果,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部冷却液可对柜体整体进行降温散热处理,直接对网络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处理,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设备的降温处理效果,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第二柔性球可对网络设备进行辅助支撑,加强网络设备的稳定性,网络设备对第二柔性球进行挤压,凹槽与网络设备底部接触,可进一步加强网络设备的稳定性,第三空腔可加强第二柔性球的弹性支撑效果,保证网络设备底部与第一柔性球接触,保证降温散热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外壁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柜门,所述柜门外壁设有把手,柜门用于将柜体打开或关闭,便于将网络设备放入柜体内部,使用把手对柜门进行操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箱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输液管相匹配的第一辅助架,第一辅助架可加强第二输液管的稳定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外壁设有与所述回流管相匹配的第二辅助架,第二辅助架可加强回流管的稳定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各不相同,可将柜体内部分成大小各不相同的放置空间,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网络设备进行储存放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球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柔性球之间,保证第一柔性球与第二柔性球的均匀性,使得网络设备更加稳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柔性球顶部水平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球顶部水平位置的上方,保证第一柔性球与网络设备底部面积更大,稳定性佳,散热效果更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空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形腔的内径,第二柔性球形变量较小,保证对网络设备底部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柜体、储液箱、第一空腔、液泵、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回流管、支撑板、第二空腔、第一柔性球、球形腔和球形壳腔,可直接对网络设备进行液冷降温散热,保证对网络设备的降温散热效果,可直接对网络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处理,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设备的降温处理效果,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柔性球、凹槽和第三空腔,可加强网络设备的稳定性,保证网络设备底部与第一柔性球接触,保证降温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另一种状态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柜体、2储液箱、3第一空腔、4液泵、5第一输液管、6第二输液管、7回流管、8支撑板、9第二空腔、10第一柔性球、11球形腔、12球形壳腔、13第二柔性球、14凹槽、15第三空腔、16柜门、17把手、18第一辅助架、19第二辅助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如图1-5所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包括柜体1和储液箱2,所述储液箱2设于所述柜体1外壁一侧,所述柜体1内壁设有第一空腔3,所述储液箱2顶部设有液泵4,所述液泵4进水口设有第一输液管5,所述第一输液管5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箱2内侧底部,所述液泵4出水口设有第二输液管6,所述第二输液管6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3外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3外壁顶部设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一端与所述储液箱2顶部连接,所述柜体1内部水平设有若干个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内部设有第二空腔9,所述第一空腔3与所述第二空腔9贯通,所述支撑板8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柔性球10,所述第一柔性球10内部设有球形腔11和球形壳腔12,所述球形壳腔12设于所述球形腔11外侧,所述球形壳腔12和所述球形腔11均与所述第二空腔9贯通;所述柜体1外壁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柜门16,所述柜门16外壁设有把手17,柜门16用于将柜体1打开或关闭,便于将网络设备放入柜体16内部,使用把手17对柜门16进行操作;所述储液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包括柜体(1)和储液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设于所述柜体(1)外壁一侧,所述柜体(1)内壁设有第一空腔(3),所述储液箱(2)顶部设有液泵(4),所述液泵(4)进水口设有第一输液管(5),所述第一输液管(5)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箱(2)内侧底部,所述液泵(4)出水口设有第二输液管(6),所述第二输液管(6)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3)外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3)外壁顶部设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一端与所述储液箱(2)顶部连接,所述柜体(1)内部水平设有若干个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内部设有第二空腔(9),所述第一空腔(3)与所述第二空腔(9)贯通,所述支撑板(8)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柔性球(10),所述第一柔性球(10)内部设有球形腔(11)和球形壳腔(12),所述球形壳腔(12)设于所述球形腔(11)外侧,所述球形壳腔(12)和所述球形腔(11)均与所述第二空腔(9)贯通,所述支撑板(8)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柔性球(13),所述第二柔性球(13)顶部设有凹槽(14),所述第二柔性球(13)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三空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包括柜体(1)和储液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设于所述柜体(1)外壁一侧,所述柜体(1)内壁设有第一空腔(3),所述储液箱(2)顶部设有液泵(4),所述液泵(4)进水口设有第一输液管(5),所述第一输液管(5)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箱(2)内侧底部,所述液泵(4)出水口设有第二输液管(6),所述第二输液管(6)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3)外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3)外壁顶部设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一端与所述储液箱(2)顶部连接,所述柜体(1)内部水平设有若干个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内部设有第二空腔(9),所述第一空腔(3)与所述第二空腔(9)贯通,所述支撑板(8)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柔性球(10),所述第一柔性球(10)内部设有球形腔(11)和球形壳腔(12),所述球形壳腔(12)设于所述球形腔(11)外侧,所述球形壳腔(12)和所述球形腔(11)均与所述第二空腔(9)贯通,所述支撑板(8)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柔性球(13),所述第二柔性球(13)顶部设有凹槽(14),所述第二柔性球(13)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三空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