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92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包括机箱、散热扇、包围壳体和导热内芯组件,所述机箱包含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包围壳体设置于机箱的内腔中,所述包围壳体为封闭式的壳体结构,且所述包围壳体包含集风口和散热口,所述包围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导热内芯组件,所述导热内芯组件上设置有功率模组,所述散热扇对应于进风口设置,所述散热扇的进风端通过进风口连通于机箱的外侧,且所述散热扇的出风端对应于集风口设置于包围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散热口对应于出风口设置,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充电机机箱内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
技术介绍
车载充电机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设备,主要包括功率模组和控制模组,充电机在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目前的充电机中,功率模组和控制模组均分布设置在充电机的机箱内,而实际上,仅功率模组的散热较大,其它零件和控制模组散热较小,风扇等风源模组设置于机箱上,风扇风冷散热时,气流较为分散,而不能全部作用于高发热量的功率模组上,导致机箱内的整体温度过高,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充电机机箱内的散热效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包括机箱、散热扇、包围壳体和导热内芯组件,所述机箱包含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包围壳体设置于机箱的内腔中,所述包围壳体为封闭式的壳体结构,且所述包围壳体包含集风口和散热口,所述包围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导热内芯组件,所述导热内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1)、散热扇(2)、包围壳体(12)和导热内芯组件,所述机箱(11)包含进风口(6)和出风口(7),所述包围壳体(12)设置于机箱(11)的内腔中,所述包围壳体(12)为封闭式的壳体结构,且所述包围壳体(12)包含集风口(13)和散热口(14),所述包围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导热内芯组件,所述导热内芯组件上设置有功率模组(4),所述散热扇(2)对应于进风口(6)设置,所述散热扇(2)的进风端通过进风口(6)连通于机箱(11)的外侧,且所述散热扇(2)的出风端对应于集风口(13)设置于包围壳体(12)的内腔中,所述散热口(14)对应于出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1)、散热扇(2)、包围壳体(12)和导热内芯组件,所述机箱(11)包含进风口(6)和出风口(7),所述包围壳体(12)设置于机箱(11)的内腔中,所述包围壳体(12)为封闭式的壳体结构,且所述包围壳体(12)包含集风口(13)和散热口(14),所述包围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导热内芯组件,所述导热内芯组件上设置有功率模组(4),所述散热扇(2)对应于进风口(6)设置,所述散热扇(2)的进风端通过进风口(6)连通于机箱(11)的外侧,且所述散热扇(2)的出风端对应于集风口(13)设置于包围壳体(12)的内腔中,所述散热口(14)对应于出风口(7)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壳体(12)包括隔离壳体(1)和封堵板(3),所述隔离壳体(1)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所述隔离壳体(1)的一开口端为散热口(14),且所述隔离壳体(1)的另一开口端封堵设置有封堵板(3),所述集风口(6)贯通开设在所述封堵板(3)上,所述散热扇(2)对应于集风口(6)设置于封堵板(3)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峰张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泰易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