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919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包括由后壳体、后盖板和挡板底板构成的平台框架,由B矩形连接器、A矩形连接器、印制板和焊针构成的通信系统。航空电子组件之间通信经过两个矩形连接器并通过印制板进行,避免了导电的使用,实现“无导线”信号互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第一、信号“无线”互通,可加工性好,将矩形连接器A10、焊针13和印制板9通过焊锡焊接在一起安装到平台框架上,即完成产品的所有焊装,加工周期短;第二、信号“无线”互通,避免了大量导线的使用,利于产品的轻量化;第三,避免了大量导线焊接后的错综交叉状况,产品焊接整洁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结构设计、电路设计领域,涉及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是一种航空电子组件功能机箱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以满足可制造性好的需求,实现产品的轻量化,提高产品信号传输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介绍
传统航空电子组件集中安装平台通过设置的矩形连接器和功能机箱对接,圆形连接器和机上其他设备连接器,而各矩形连接器和圆形连接器通过导线连接进行通信,线束繁多。可制造性差,焊装需要专用的模板,加工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产品交付进度;导线线束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重量,不利于产品的轻量化;产品线束美学艺术性差,线束走向错综交叉,不美观。亟需一种新的航空电子组件集中安装平台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集中安装平台,组件之间的通信通过印制板进行,避免了导线的使用,可制造性好,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产品的重量,整洁美观。技术方案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体3、挡板11、底板14、A矩形连接器10、B矩形连接器6、印制板9和焊针13;后壳体3位于底板14一侧形成L结构,两端通过挡板11稳定固连;后壳体3的上部设有多个B矩形连接器6,下部为印制板9,多个A矩形连接器10通过焊针13与印制板9焊接在一起;印制板9上印制实现多个A矩形连接器10之间的信号互通的通路;A矩形连接器10和B矩形连接器6位于L型内侧的插座与功能机箱1插座的上、下腔相吻合,实现互插连接,实现航空电子组件间信号的互通;B矩形连接器6的另一端与机上电缆连接器对接,实现功能机箱和机上其他设备的信号互通。在后壳体3的A矩形连接器10的部位,设有后盖板5,与后壳体3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包括由后壳体、后盖板和挡板底板构成的平台框架,由B矩形连接器、A矩形连接器、印制板和焊针构成的通信系统。航空电子组件之间通信经过两个矩形连接器并通过印制板进行,避免了导电的使用,实现“无导线”信号互通。信号“无线”互通,可加工性好;利于产品的轻量化;避免了大量导线焊接后的错综交叉状况,产品焊接整洁美观;产品信号传输的工作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第一、信号“无线”互通,可加工性好,将矩形连接器A10、焊针13和印制板9通过焊锡焊接在一起安装到平台框架上,即完成产品的所有焊装,加工周期短;第二、信号“无线”互通,避免了大量导线的使用,利于产品的轻量化;第三,避免了大量导线焊接后的错综交叉状况,产品焊接整洁美观。附图说明图1:航空电子组件在“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安装效果图图2:航空电子组件集中安装平台去掉后盖板三维效果图图3:航空电子组件集中安装平台三维效果图图4:A矩形连接器、B矩形连接器和焊针局部视图1-功能机箱,2-矩形插座C,3-后壳体,4-螺钉a,5-后盖板,6-矩形插座B,7-螺钉b,8-螺钉c,9-印制板,10-矩形连接器A,11-挡板A,12-螺钉d,13-焊针,14-底板。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包括由后壳体3、后盖板5、挡板11、底板14构成的平台框架,由B矩形连接器6、A矩形连接器10、印制板9、焊针13构成的通信系统,a螺钉4、b螺钉7、c螺钉8与d螺钉12构成紧固件。后壳体3位于底板14一侧形成L结构,两端通过挡板11稳定固连,三者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后壳体3的上部通过螺钉并排紧固连接多个B矩形连接器6,下部为印制板9,多个A矩形连接器10通过焊针13与印制板9焊接在一起;印制板9上印制实现多个A矩形连接器10之间的信号互通的通路;A矩形连接器10和B矩形连接器6位于L型内侧的插座与功能机箱1插座的上、下腔相吻合,实现互插连接,实现航空电子组件间信号的互通;B矩形连接器6的另一端与机上电缆连接器对接,实现功能机箱和机上其他设备的信号互通。功能机箱1上功能信号划分明确,功能机箱1之间通讯的信号设置在C矩形连接器2的下腔,和机上其他设备通讯的信号设置在C矩形连接器2的上腔。功能机箱1在“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上安装到位后,C矩形连接器2的上腔和集中安装平台上的B矩形连接器6对插连接,C矩形连接器2的下腔和集中安装平台上的A矩形连接器10对插连接。功能机箱1安装到集中安装平台上后,C矩形连接器2下腔、上腔分别与A矩形连接器10和B矩形连接器6对插连接,功能机箱1之间的通信通过印制板9进行,避免了大量通讯导线的使用,实现航空电子组件间信号“无线”互通。在后壳体3的A矩形连接器10的部位,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后盖板5,与后壳体3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将由B矩形连接器6、A矩形连接器10、印制板9、焊针13构成的通信系统封装在内部,隔绝外界灰尘等,提高通信系统的三防能力进而提高其可靠性和通信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体(3)、挡板(11)、底板(14)、A矩形连接器(10)、B矩形连接器(6)、印制板(9)和焊针(13);后壳体(3)位于底板(14)一侧形成L结构,两端通过挡板(11)稳定固连;后壳体(3)的上部设有多个B矩形连接器(6),下部为印制板(9),多个A矩形连接器(10)通过焊针(13)与印制板(9)焊接在一起;印制板(9)上印制实现多个A矩形连接器(10)之间的信号互通的通路;A矩形连接器(10)和B矩形连接器(6)位于L型内侧的插座与功能机箱(1)插座的上、下腔相吻合,实现互插连接,实现航空电子组件间信号的互通;B矩形连接器(6)的另一端与机上电缆连接器对接,实现功能机箱和机上其他设备的信号互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电子组件间“无线”互通集中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体(3)、挡板(11)、底板(14)、A矩形连接器(10)、B矩形连接器(6)、印制板(9)和焊针(13);后壳体(3)位于底板(14)一侧形成L结构,两端通过挡板(11)稳定固连;后壳体(3)的上部设有多个B矩形连接器(6),下部为印制板(9),多个A矩形连接器(10)通过焊针(13)与印制板(9)焊接在一起;印制板(9)上印制实现多个A矩形连接器(10)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鹏刘银广张红钰卫首鹏周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