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88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音响,涉及音响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普通音响的扬声器大多嵌置于主机内腔,而扬声器的音量在被调至一定高度时极易造成主机共振现象,其使音响的主机处于极不稳定地状态,并更易从产生高处掉落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坏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设置带有卡合槽的配重板和带有支撑条的定位条,通过定位条插入卡合槽内腔以使支撑条抵接于主机体底部,进而通过三者质量较大的特性以提高主机体的自重,达到了有效减少音响在放音过程中出现共振偏晃的现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音响
本技术涉及音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稳定性音响。
技术介绍
目前,音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放音装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音响大多具备蓝牙功能,其使音响可通过无线电波连接电子设备,进而以放出美妙的音乐。现有公布号为CN109862464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音响,其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扬声器。外壳内腔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使外壳内腔分为安装腔和防干扰腔,扬声器固设于安装腔内。外壳内腔且位于安装板上方设置有元件收纳腔,元件收纳腔用于存放扬声器以外的电路电气元件。安装腔的内侧壁设置为波浪形结构,防干扰腔的内底壁设置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使外壳内侧壁呈弧形凹陷状,进而可减少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在外壳体内腔相互干扰,进而破坏音响放出的声音的纯净度。但是,普通音响的扬声器大多嵌置于主机内腔,而扬声器的音量在被调至一定高度时极易造成主机共振现象,其使音响的主机处于极不稳定地状态,并更易从产生高处掉落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坏,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其具有有效减少音响放音时出现机体共振现象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外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条卡合槽,每一所述卡合槽内均设置有定位条,每一所述定位条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位于主机体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定位条对准卡合槽长度方向一端的槽口并插入,直至延伸板完全抵入沉降槽内腔,此时其与配重板极大地提高了音响整体的自重,进而有效减少了音响在放音过程中出现共振偏晃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槽的纵截面呈燕尾槽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型的卡合槽,其顶部长度远大于其底部长度,且沿高度方向向下递减,进而当定位条插入卡合槽内腔后,可极大地减少定位条在卡合槽内腔出现松动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延伸板,所述配重板外侧壁且位于卡合槽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与延伸板相适配,所述延伸板与主机体之间共同设置有锁止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板可完全抵入沉降槽内腔,锁止件贯穿延伸板后螺纹拧紧于配重板内部,进而有效限定了定位条在卡合槽内腔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远离定位条方向的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贴合底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底垫优选质地柔韧且外表面静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垫,其通过自身与外物相抵时产生的较大静摩擦力以减少主机体出现偏晃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了主机体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贴合底垫内设置有变形空腔,所述变形空腔沿贴合底垫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腔使贴合底垫变得更为柔软,进而可在主机体的重压下发生形变并极大地增加了贴合底垫与外物的接触面积,并进一步提高了主机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撑条外侧壁均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两个通连孔,对称的两个所述通连孔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缘设置有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可同时贯穿两根支撑条上相对称的两个通连孔,其在固定件的锁止下可使两根独立的支撑条形成一个整体,并进一步减少了音响在放音过程中出现共振偏晃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且是其靠近固定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极大地减少了连接杆抵接通连孔时的接触面积,进而使连接杆可以更快速的贯穿通连孔,并极大地提高了操作人员安装固定连接杆时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两根所述支撑条相互远离的表面且位于每一通连孔处分别设置有让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内径尺寸略大于连接杆的端头尺寸和固定件的外周尺寸,其用于收纳固定件和连接杆的端头,并使主机体底部的重心更为集中,进而更为有效地提高了主机体在放音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带有卡合槽的配重板和带有支撑条的定位条,通过定位条插入卡合槽内腔以使支撑条抵接于主机体底部,进而通过三者质量较大的特性以提高主机体的自重,并有效减少音响在放音过程中出现共振偏晃的现象。2、设置沉降槽和带有锁止件的延伸板,通过延伸板抵入沉降槽内腔后再以锁止件固定器位置,进而保障定位条在卡合槽内腔的位置稳定性;设置带有变形空腔的贴合底垫,以提高主机体底部与外物相抵时的静摩擦系数,并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设置通连孔和带有固定件的连接杆,以进一步保障主机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高稳定性音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主机体和配重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定位条、支撑条和主机体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卡合槽和定位条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贴合底垫和变形空腔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连接杆和支撑条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主机体;101、配重板;102、卡合槽;103、沉降槽;2、定位条;201、延伸板;202、锁止件;3、支撑条;301、通连孔;302、让位槽;303、连接杆;304、导向面;305、固定件;4、贴合底垫;401、变形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主机体1。主机体1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配重板101,配重板101优选外表面光滑的实心钢板,其焊接于主机体1底部,以增加主机体1的自重,进而减少其出现共振偏晃的现象。参照图3和图4,配重板101外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条卡合槽102,卡合槽102的纵截面呈燕尾槽型,且二者长度方向的一端均为密闭设置。每个卡合槽102内均可滑动设置有定位条2,定位条2的外周尺寸与卡合槽102的内径相适配,其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体成型有支撑条3。支撑条3位于主机体1下方,以支撑主机体1,且定位条2和支撑条3均由外表面光滑的实心钢块制成,以进一步提高主机体1的自重。参照图4,定位条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延伸板201,配重板101外侧壁且位于卡合槽102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沉降槽103,沉降槽103与卡合槽102相通,其内径尺寸与延伸板201外周尺寸相适配,进而以便延伸板201完全插入。参照图3和图4,延伸板201与主机体1之间共同设置有锁止件202,锁止件202优选自攻螺钉,其贯穿延伸板201并延伸至主机体1内部,进而使定位条2较为稳定地固定于卡合槽102内腔。参照图3和图4,支撑条3底部粘附有等大的贴合底垫4,贴合底垫4优选质地柔韧且外表面静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垫,其通过自身与外物相抵时产生的较大静摩擦力以减少主机体1出现偏晃的现象,进而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包括主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配重板(101),所述配重板(101)外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条卡合槽(102),每一所述卡合槽(102)内均设置有定位条(2),每一所述定位条(2)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条(3),所述支撑条(3)位于主机体(1)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包括主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配重板(101),所述配重板(101)外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条卡合槽(102),每一所述卡合槽(102)内均设置有定位条(2),每一所述定位条(2)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条(3),所述支撑条(3)位于主机体(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102)的纵截面呈燕尾槽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延伸板(201),所述配重板(101)外侧壁且位于卡合槽(102)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沉降槽(103),所述沉降槽(103)与延伸板(201)相适配,所述延伸板(201)与主机体(1)之间共同设置有锁止件(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音响,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趣迦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