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78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插座,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通过电信号依次连接,插座本体的反馈信号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智能控制模块,不仅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而且可以实现插座本体的多功能、网络化、智能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插座。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智能家居的逐步发展,如何让人们更方便快捷地控制家用电器已经成为科技工作者着手研究的新兴课题,目前市场上的家电控制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插座进行控制的,这种传统的控制方式不仅操作麻烦,插座的使用寿命短,而且功能比较单一,很难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上述传统插座功能单一、难以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缺陷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插座。(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插座,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通过电信号依次连接,插座本体的反馈信号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为微控制器的外围电路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继电器模块与插座本体相连,微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模块给插座本体供电,插座本体通过电能计量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MPS430F14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220V交流电、AC/DC降压模块、5V稳压模块、3.3V稳压模块,220V交流电、AC/DC降压模块、5V稳压模块、3.3V稳压模块依次连接,5V稳压模块为7805,3.3V稳压模块为AMS1117稳压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光敏传感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发光二极管D1、D2,运算放大器U1;电容C1一端、发光二极管D1阳极与电源VCC相连,电容C1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1阴极与电阻R1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阻R2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电阻R2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滑动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3一端、R4一端相连,电阻R4为光敏电阻,电阻R3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电阻R4另一端接地,电容C2并联在电阻R4两端;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R6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电阻R6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阴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2阳极与电源VCC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电源VCC为5V直流电源;电阻R1为1K欧姆,电阻R2为10K欧姆,电阻R3为10K欧姆,电阻R4为1K欧姆,电阻R5为10K欧姆,电阻R6为1K欧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无线通信模块为ESP8266无线联网模块。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继电器模块包括5V电源、电阻R7、R8,二极管D3、D4,晶体管VT1、继电器J1,电阻R7一端与5V电源相连,电阻R7另一端与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与二极管D4阳极、继电器J1线圈一端、晶体管VT1发射极相连,二极管D4阴极与5V电源相连,继电器J1线圈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晶体管VT1基极与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8另一端与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相连,晶体管VT1的集电极接地;继电器J1的触点K1与插座相连,用于接通或断开插座。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晶体管VT1为PNP型三极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多功能插座,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不仅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而且可以实现插座本体的多功能、网络化、智能化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多功能插座原理框图;图2为智能控制模块原理框图;图3为电源转换模块原理框图;图4为光敏传感器电路原理图;图5为继电器模块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一种多功能插座,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通过电信号依次连接,插座本体的反馈信号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结合图2,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为微控制器的外围电路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继电器模块与插座本体相连,微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模块给插座本体供电,插座本体通过电能计量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微控制器为多功能插座的核心,微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MPS430F149。MSP430F149是一款超低功耗的16位单片机,具有低电压、超低功耗;快速苏醒;具有片内比较器等特点。结合图3,电源转换模块包括220V交流电、AC/DC降压模块、5V稳压模块、3.3V稳压模块,220V交流电与AC/DC降压模块相连,把220V交流电通过降压逆变变换成低压直流电,低压直流电与5V稳压模块相连,5V稳压模块输出5V直流电为微控制器(MSP430F149)供电;5V稳压模块与3.3V稳压模块相连,3.3V稳压模块输出3.3V直流电,3.3V稳压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ESP8266无线联网模块。5V稳压模块为三端稳压器7805,3.3V稳压器为AMS1117稳压模块。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湿度。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照强度,结合图4,光敏传感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发光二极管D1、D2,运算放大器U1;电容C1一端、发光二极管D1阳极与电源VCC相连,电容C1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1阴极与电阻R1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阻R2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电阻R2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滑动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通过电信号依次连接,插座本体的反馈信号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n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为微控制器的外围电路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继电器模块与插座本体相连,微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模块给插座本体供电,插座本体通过电能计量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智能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插座本体通过电信号依次连接,插座本体的反馈信号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电源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USB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为微控制器的外围电路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继电器模块与插座本体相连,微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模块给插座本体供电,插座本体通过电能计量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MPS430F14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220V交流电、AC/DC降压模块、5V稳压模块、3.3V稳压模块,220V交流电、AC/DC降压模块、5V稳压模块、3.3V稳压模块依次连接,5V稳压模块为7805,3.3V稳压模块为AMS1117稳压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光敏传感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发光二极管D1、D2,运算放大器U1;电容C1一端、发光二极管D1阳极与电源VCC相连,电容C1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1阴极与电阻R1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阻R2一端与电源VCC相连,电阻R2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滑动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景孙佐钱子阳张而鑫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