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76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1)和极耳(2),所述集流板本体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的外侧依次设置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和端板(4);所述极耳焊接固定在集流板本体的第一板面的中心位置并向外凸起,所述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和端板的中心位置均设置通孔,所述端集流板和进出液板组装时极耳能穿过通孔;所述进出液板的通孔与集流板本体之间设置密封圈(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小端集流板的板面尺寸,且能增加端集流板与极耳的接触面,有效降低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
本技术涉及液流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
技术介绍
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通常包括若干串联的单电池,并在电堆的两端设置端集流板用于连接各单电池并将电流汇集,端集流板的外侧依次设置进出液板和端板,端集流板的内侧设置电池框板,端板用于压紧电堆结构。通常在端集流板的板体的一个侧边设置极耳,用于与电堆外的电缆连接并将电流导出,端集流板的性能直接影响液流电池的效率、寿命及成本等。端集流板通常采用导电性高的铜板,但由于铜板厚度限制使得在板体侧边较难实现完全封闭式的极耳结构,从而导致长期使用后铜板表面出现钝化、电阻增加,同时也存在电解液在端集流板与极耳的连接处发生外泄的风险。另外,极耳与端集流板一般是通过一体加工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面尺寸受限于极耳的尺寸和板体厚度,无法保证较高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该端集流板将极耳设置在集流板本体的一个侧面的中心位置,不仅能减小端集流板的板面尺寸,而且能增加端集流板与极耳的接触面,有效降低电阻。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和极耳,所述集流板本体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的外侧依次设置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和端板;所述极耳焊接固定在集流板本体的第一板面的中心位置并向外凸起,所述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和端板的中心位置均设置通孔;所述端集流板和进出液板、端板组装时极耳能穿过通孔并与电缆连接,所述进出液板的通孔与集流板本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集流板本体为铜板胚体,铜板胚体的表面与导电塑料复合而成,且第一板面与极耳的连接处无导电塑料。所述极耳为中间镂空长方体形状,极耳的顶面设置螺栓孔,极耳的底面与集流板本体固接。本技术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将极耳设置在集流板本体的一个侧面的中心位置,能减小端集流板的板面尺寸,减少空间占用;集流板本体和极耳在结构上独立设置,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增大,能有效降低电阻,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通过在进出液板的通孔与集流板本体之间设置密封圈,且在进出液板和电池框板的卡接处设置密封圈,能将端集流板结构完全密封于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内,有效避免电解液泄漏;中心极耳式结构能利用端板上的电堆锁紧螺杆来支撑电缆,既能方便连接电缆,又能满足电缆的支撑要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减小端集流板的板面尺寸,提高端集流板的导电性能,封闭式端集流板结构能避免电解液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进出液板、端板组装后的电缆连接示意图。图中,1集流板本体,2极耳,3进出液板,4端板,5密封圈,6螺栓孔,7电缆,8电堆锁紧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1和极耳2,集流板本体1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朝向液流电池的外侧并与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配合贴紧,第二板面朝向液流电池的内侧并与电池框板配合贴紧。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的外侧与端板4配合贴紧。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和端板4的中心位置均设置通孔,端集流板和进出液板3、端板4组装时极耳2能穿过通孔并与电缆7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流板本体1为铜板胚体,铜板胚体的表面与导电塑料复合而成,且第一板面的中心位置无导电塑料,用于与极耳2焊接固定连接。铜板保证了端集流板的导电和机械性能,导电塑料能隔离铜板和电解液,避免铜板被腐蚀。参见图1,所述极耳2焊接固定在集流板本体1的第一板面的中心位置并向外凸起,极耳2为中间镂空长方体形状,极耳2的顶面设置螺栓孔6,极耳2的底面固接在集流板本体1的第一板面上。参见图2,极耳2通过设置在螺栓孔6内的螺栓与电缆7锁紧连接,电缆7可由端板4上的电堆锁紧螺杆8支撑,既方便连接极耳和电缆,又能对电缆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进出液板3的通孔与集流板本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5,密封圈5为内O型密封圈,进出液板3的板体边沿与液流电池的电池框板的连接处也设置一圈外O型密封圈,使得端集流板完全密封在电堆结构内,有效地避免了端集流板处的电解液泄漏。本技术将端集流板的极耳设置在集流板本体的一个板面的中心位置,能减少液流电池在电堆结构板面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而且集流板本体和极耳在结构和尺寸上相对独立,使得极耳受集流板本体尺寸的限制较少,能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有效降低电阻、提高导电性能。同时,在进出液板的通孔上和板周边设置密封圈能实现封闭式端集流板结构,有效解决了电解液在端集流板处的泄漏问题。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1)和极耳(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板本体(1)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的外侧依次设置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和端板(4);所述极耳(2)焊接固定在集流板本体(1)的第一板面的中心位置并向外凸起,所述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和端板(4)的中心位置均设置通孔;/n所述端集流板和进出液板(3)、端板(4)组装时极耳(2)能穿过通孔并与电缆(7)连接,所述进出液板(3)的通孔与集流板本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流电池用中心极耳式端集流板,包括集流板本体(1)和极耳(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板本体(1)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的外侧依次设置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和端板(4);所述极耳(2)焊接固定在集流板本体(1)的第一板面的中心位置并向外凸起,所述液流电池的进出液板(3)和端板(4)的中心位置均设置通孔;
所述端集流板和进出液板(3)、端板(4)组装时极耳(2)能穿过通孔并与电缆(7)连接,所述进出液板(3)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金炜武风格房轶群阮红权李浩峰徐少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