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75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串联连接且沿组件短边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池串组单元、第二电池串组单元和第三电池串组单元,其中,沿组件短边方向排列的两个电池串并联连接构成电池串组,沿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两个电池串组串联连接构成电池串组单元;每个电池串包括数量相等且串联连接的电池片;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切片电池片;每个电池串组反向并联有旁路二极管,所有电池串的电池片组成电池片阵列,六个旁路二极管均设置在电池片阵列中央位置处的间隙中。该光伏组件的电路连接方式利于减少使用接线盒的数量,提高组件集成度,降低组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站在国内外占据了很大市场,对高功率组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中,常规切片组件一般采用三分体线盒,单个线盒仅设置一个二极管,同时,未来高功率组件随着电池片效率的提升,以及电池片数量的增加,现有方案已满足不了二极管对线路的保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的电路连接方式利于减少使用接线盒的数量,提高组件集成度,降低组件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串联连接且沿组件短边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池串组单元、第二电池串组单元和第三电池串组单元;所述第一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池串组和第二电池串组,所述第二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三电池串组和第四电池串组,所述第三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五电池串组和第六电池串组;每个电池串组包括两个并联连接且沿组件短边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每个电池串包括数量相等且串联连接的电池片;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切片电池片;每个电池串组反向并联有旁路二极管,所有电池串的电池片组成电池片阵列,六个所述旁路二极管均设置在所述电池片阵列中央位置处的间隙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通过将沿组件短边方向排列的两个电池串并联连接构成电池串组,将沿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两个电池串组串联连接构成电池串组单元,且每个电池串组反向并联有旁路二极管,相较于采用常规电路设计,在电池片数量相等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电池片连接电路,可以减少旁路二极管并联保护的电池片数量,降低热斑效应,同时,基于本技术的组件电路排版方式,即将六个旁路二极管均设置在电池片阵列中央位置处的间隙中,利于减少使用接线盒的数量,提高组件集成度,降低组件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池串中所述电池片的数量大于等于12片小于等于24片,避免旁路二极管反向击穿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二分之一电池片,减小电池片内部损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三分之一电池片,减小电池片内部损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一中心汇流条平行于组件短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串组与所述第二电池串组之间,所述第一电池串组中的两个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一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二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一中心汇流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二中心汇流条平行于组件短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池串组与所述第四电池串组之间,所述第三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二中心汇流条,所述第四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二中心汇流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三中心汇流条平行于组件短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池串组与所述第六电池串组之间,所述第五电池串组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三中心汇流条,所述第六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三中心汇流条。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池串组与所述第三电池串组之间平行于所述组件长边方向并设置有第一引线汇流条,所述第一电池串组通过所述第一引线汇流条反向并联第一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串组远离组件短边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电池串组与所述第四电池串组之间平行于所述组件长边方向并设置有第二引线汇流条,所述第二电池串组通过所述第二引线汇流条反向并联第二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串组远离组件短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池串组通过所述第二引线汇流条反向并联有第四旁路二极管,所述第四旁路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四电池串组远离组件短边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电池串组与所述第五电池串组之间平行于所述组件长边方向并设置有第三引线汇流条,所述第三电池串组通过所述第三引线汇流条反向并联第三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三旁路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池串组远离组件短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池串组通过所述第三引线汇流条反向并联第五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五旁路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池串组远离组件短边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四电池串组与所述第六电池串组之间平行于所述组件长边方向并设置有第四引线汇流条,所述第六电池串组通过所述第四引线汇流条反向并联第六旁路二极管,所述第六旁路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六电池串组远离组件短边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和所述第四旁路二极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三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五旁路二极管和所述第六旁路二极管串联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和所述第四旁路二极管设置一个接线盒中,所述第三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五旁路二极管和所述第六旁路二极管设置在一个接线盒中,减少接线盒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交叠串联连接,相邻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隙为零。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通过互联条串联连接,相邻所述电池片之间无交叠区。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排版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等效电路图。附图标记:第一电池串组单元10;第二电池串组单元20;第三电池串组单元30;背板40第一电池串组1;第二电池串组2;第三电池串组3;第四电池串组4;第五电池串组5;第六电池串组6;第一电池串7;第二电池串8;电池片9;第一旁路二极管11;第二旁路二极管12;第三旁路二极管13;第四旁路二极管14;第五旁路二极管15;第六旁路二极管16;第一引线汇流条17;第二引线汇流条18;第三引线汇流条19;第四引线汇流条21;第一中心汇流条22;第二中心汇流条23;第三中心汇流条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的电路连接方式利于减少使用接线盒的数量,提高组件集成度,降低组件成本。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电池片的排版示意图,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前板、电池板、背板40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串联连接且沿组件短边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池串组单元、第二电池串组单元和第三电池串组单元;/n所述第一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池串组和第二电池串组,所述第二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三电池串组和第四电池串组,所述第三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五电池串组和第六电池串组;/n每个电池串组包括两个并联连接且沿组件短边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每个电池串包括数量相等且串联连接的电池片;/n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切片电池片;/n每个电池串组反向并联有旁路二极管,所有电池串的电池片组成电池片阵列,六个所述旁路二极管均设置在所述电池片阵列中央位置处的间隙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串联连接且沿组件短边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池串组单元、第二电池串组单元和第三电池串组单元;
所述第一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池串组和第二电池串组,所述第二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三电池串组和第四电池串组,所述第三电池串组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组件长边方向排列的第五电池串组和第六电池串组;
每个电池串组包括两个并联连接且沿组件短边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池串和第二电池串,每个电池串包括数量相等且串联连接的电池片;
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切片电池片;
每个电池串组反向并联有旁路二极管,所有电池串的电池片组成电池片阵列,六个所述旁路二极管均设置在所述电池片阵列中央位置处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串中所述电池片的数量大于等于12片小于等于24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二分之一电池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片切割而成的三分之一电池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第一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一中心汇流条平行于组件短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串组与所述第二电池串组之间,所述第一电池串组中的两个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一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二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一中心汇流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第二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二中心汇流条沿组件平行于短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池串组与所述第四电池串组之间,所述第三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二中心汇流条,所述第四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二中心汇流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第三中心汇流条,所述第三中心汇流条平行于组件短边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池串组与所述第六电池串组之间,所述第五电池串组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三中心汇流条,所述第六电池串组中的两个所述电池串并联于所述第三中心汇流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剑宇梅玲潘秀娟董经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