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75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自外向内包括压花塑形层和钢化玻璃层;所述压花塑形层与钢化玻璃层层合在一起。本太阳能前板具备高效的防雷达探测功能,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光率,不影响组件的发电效率;太阳能前板采用有机、无机层合结构,在防冰雹或抗震等多个性能方面表现优异,为军用简易房屋顶、方舱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屋顶分布式和太阳能发电方舱,作为产品已经投入使用,具备较强的市场需求,在民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可以很好地满足偏远地区的生活用电需求。在军用领域也是如此,如用于边防哨所(屋面瓦)、部队靶场(方舱)或野外行军(方舱)等,可以解决士兵大部分生活用电需求。但出于行军作战的需要,此类使用场景的太阳能组件,不仅需要高效发电、防冰雹抗震、还需提供在电磁学上的隐身功能,从而防止被敌方雷达等探测设施发现而暴露。目前通用的太阳能组件前板,一般为表面无特殊结构/材料处理的钢化玻璃或塑料板材,雷达波反射性极强,易被探测。尚未有防雷达探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相关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光率,不影响组件的发电效率;太阳能前板采用有机和无机层合结构,在防冰雹、抗震上表现优异的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自外向内包括压花塑形层和钢化玻璃层;所述压花塑形层与钢化玻璃层层合在一起。作为优化,还包括高透光胶膜层;所述高透光胶膜层设置在压花塑形层和钢化玻璃层之间,使压花塑形层和钢化玻璃层层合在一起。作为优化,所述高透光胶膜层采用EVA、PVB、PEO、STG或丙烯酸类透明胶膜材料。作为优化,所述压花塑形层材质为PMMA或PC塑料;压花塑形层上表面通过硬化和防紫外线处理。作为优化,所述压花塑形层上表面通过涂覆含氟涂层实现硬化和防紫外线处理。作为优化,所述压花塑形层厚度为2-6mm。作为优化,所述钢化玻璃层自外向内分包括干涉层、基材层和吸收层。作为优化,所述干涉层和吸收层同为厚度为0.03-0.2mm的纳米复合薄膜;所述基材层为钢化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太阳能前板具备高效的防雷达探测功能,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光率,不影响组件的发电效率;太阳能前板采用有机和无机层合结构,在防冰雹、抗震等多个性能方面表现优异,为军用简易房屋顶、方舱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压花塑形层1,钢化玻璃层2,高透光胶膜层3,干涉层21,基材层22,吸收层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自外向内包括压花塑形层1和钢化玻璃层2;所述压花塑形层1与钢化玻璃层2层合在一起。还包括高透光胶膜层3;所述高透光胶膜层3设置在压花塑形层1和钢化玻璃层2之间,使压花塑形层1和钢化玻璃层2层合在一起。所述高透光胶膜层3采用EVA、PVB、PEO、STG或丙烯酸类透明胶膜材料。压花塑形层1与钢化玻璃层2通过高透光胶膜层3层合粘接,整体组成太阳能发电组件前板结构,再以通用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制做工艺(如层合)与太阳能组件中的其他部分结合,构成太阳能发电组件。高透光胶膜层3进一步采用丙烯酸类制成的透明双面胶膜,该胶膜可以室温粘接,避免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板材的应力引起的材料变形。实施例2,所述压花塑形层1材质为PMMA或PC塑料;压花塑形层1上表面通过硬化和防紫外线处理。所述压花塑形层1上表面通过涂覆含氟涂层实现硬化和防紫外线处理。所述压花塑形层1厚度为2-6mm。压花塑形层1整体采用2-6mm的塑料材料,其上表面可进行压花、硬化和防紫外线涂层处理,下底面为平面,可利用转印工艺将浅色迷彩花纹转印到下底面上。压花塑性板1采用韧性较好耐温较高的PC聚碳酸酯板,避免层压升温出现变形,同时,有利降低前板的整体厚度,提高透光率。实施例4,所述钢化玻璃层2自外向内分包括干涉层21、基材层22和吸收层23。所述干涉层21和吸收层23同为厚度为0.03-0.2mm的纳米复合薄膜;所述基材层22为钢化玻璃。干涉层21和吸收层23通过涂覆或镀膜的方式与基材层22结合,实现即可透过可见光,同时,又能吸收雷达波。干涉层21与吸收层23的电磁吸波材料应进行电磁学匹配性设计。采用上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前板结构制作的多晶硅太阳能组件,可以满足IEC61215和IEC61730的测试要求,与普通多晶硅太阳能组件相比,发电功率下降约6.1%,雷达波吸收效率:7GHz~15GHz,-30dB。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包括压花塑形层(1)和钢化玻璃层(2);所述压花塑形层(1)与钢化玻璃层(2)层合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包括压花塑形层(1)和钢化玻璃层(2);所述压花塑形层(1)与钢化玻璃层(2)层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透光胶膜层(3);所述高透光胶膜层(3)设置在压花塑形层(1)和钢化玻璃层(2)之间,使压花塑形层(1)和钢化玻璃层(2)层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透光胶膜层(3)采用EVA、PVB、PEO、STG或丙烯酸类透明胶膜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达探测太阳能组件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塑形层(1)材质为PMMA或PC塑料;压花塑形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辉邢帅杨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