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61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所述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包括:装置盒体,所述装置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口;GPS接收机,所述GPS接收机设置在装置盒体内;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的底部内壁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横板的顶部;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两个第一横杆,两个第一横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具有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GPS接收机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能够在GPS接收机使用期间进行减震,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
本技术涉及减震
,尤其涉及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
技术介绍
GPS接收机是接收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并确定地面空间位置的仪器,GPS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是一种可供无数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对于陆地、海洋和空间的广大用户,其所拥有的能够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信号的接收设备,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包括底盒、插口Ⅰ、盒盖边、盒盖、转纽扣、插口Ⅱ、插口Ⅲ、插口Ⅳ和转盘,可以实现GPS信号接收机的受到的振动减少,增加了GPS信号接收机的使用寿命。底盒与盒盖边相连接,插口Ⅰ与盒盖边相连接,插口Ⅰ与转盘相连接,盒盖边与盒盖相连接,转纽扣与转盘相连接,插口Ⅱ与盒盖边相连接,插口Ⅱ与转盘相连接,插口Ⅲ与盒盖边相连接,插口Ⅲ与转盘相连接,插口Ⅳ与盒盖边相连接,插口Ⅳ与转盘相连接。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技术中未对GPS接收机在减震期间进行固定,同时减震效果不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GPS接收机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能够在GPS接收机使用期间进行减震,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包括:装置盒体,所述装置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口;GPS接收机,所述GPS接收机设置在装置盒体内;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的底部内壁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横板的顶部;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两个第一横杆,两个第一横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两个第一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凹槽外;两个梯形夹块,两个梯形夹块均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梯形夹块与对应的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夹块与GPS接收机相接触;两个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梯形夹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U型消音棉,两个U型消音棉分别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的两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三凹槽外并与第二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阻尼垫。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第二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10N/m至100N/m。优选的,所述装置盒体的上方设有方型盖板,所述方型盖板与装置盒体通过两个合页固定连接,所述方型盖板为亚克力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5N/m至40N/m。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对应的两个第一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横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杆,对应的两个第二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圆杆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梯形夹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装置盒体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消音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通过第一横杆7、梯形夹块和第一弹簧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在GPS接收机在放置期间对其固定,通过第二横板、第一圆杆、第二弹簧和阻尼垫相互配合下,能够有效的对GPS接收机进行减震,便于使用者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装置盒体,2、GPS接收机,3、第一横板,4、第一凹槽,5、第二横板,6、第二凹槽,7、第一横杆,8、梯形夹块,9、第一弹簧,10、U型消音棉,11、第三凹槽,12、第一圆杆,13、第二弹簧,14、阻尼垫,15、方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包括:装置盒体1,所述装置盒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GPS接收机2,所述GPS接收机2设置在装置盒体1内;第一横板3,所述第一横板3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1的底部内壁上;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开设在第一横板3的顶部;第二横板5,所述第二横板5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4内;两个第二凹槽6,两个第二凹槽6分别开设在第一凹槽4的两侧内壁上;两个第一横杆7,两个第一横杆7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6内,两个第一横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凹槽6外;两个梯形夹块8,两个梯形夹块8均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4内,所述梯形夹块8与对应的第一横杆7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夹块8与GPS接收机2相接触;两个第一弹簧9,两个第一弹簧9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第一横杆7上,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对应的梯形夹块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4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U型消音棉10,两个U型消音棉10分别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1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凹槽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11,所述第三凹槽11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圆杆12,所述第一圆杆12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三凹槽11外并与第二横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凹槽11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阻尼垫14。所述第一圆杆12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顶端与第二横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的底端与第一凹槽4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的劲度系数范围为10N/m至100N/m。所述装置盒体1的上方设有方型盖板15,所述方型盖板15与装置盒体1通过两个合页固定连接,所述方型盖板15为亚克力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弹簧9的劲度系数范围为5N/m至40N/m。所述第二凹槽6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对应的两个第一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横杆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凹槽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杆,对应的两个第二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圆杆12固定连接。两个梯形夹块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装置盒体1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消音孔。本技术提供的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置盒体,所述装置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口;/nGPS接收机,所述GPS接收机设置在装置盒体内;/n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的底部内壁上;/n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横板的顶部;/n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n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n两个第一横杆,两个第一横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两个第一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凹槽外;/n两个梯形夹块,两个梯形夹块均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梯形夹块与对应的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夹块与GPS接收机相接触;/n两个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梯形夹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n两个U型消音棉,两个U型消音棉分别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的两侧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盒体,所述装置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口;
GPS接收机,所述GPS接收机设置在装置盒体内;
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的底部内壁上;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横板的顶部;
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
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
两个第一横杆,两个第一横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两个第一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凹槽外;
两个梯形夹块,两个梯形夹块均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梯形夹块与对应的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夹块与GPS接收机相接触;
两个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梯形夹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两个U型消音棉,两个U型消音棉分别固定安装在装置盒体的两侧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PS接收机的防振动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三凹槽外并与第二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内壁上放置有阻尼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本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