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测功机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53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制动器,主要涉及到制动器的冷却水道系统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冷却系统由进水管、分水管、外环进水道、涡流环水道、外环出水道、出水管接头、出水管、基座汇水池、排水管组成。由于采用了减少冷却水系统直角流动的结构,从而降低了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冷却系统水压力损失大的缺点,保证了冷却水在满足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压力不超过供水系统常规压力的要求。(*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动力机械的测试设备,主要涉及一种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制动器冷却水道系统的改进。目前使用的鼓式电涡流测功机,由涡流制动器和电气控制装置组成。涡流制动器由若干套相同的电枢、励磁绕组和感应子组成。电枢由涡流环、中间环和外环从里到外依次紧密套接成一体组成。水冷却系统由进水管、分水管、进水螺管、涡流环水道、中间环水道、出水螺管、出水管接头、出水管、基座汇水池、排水管组成,分水管在其中部有一个进水口,有若干个出水口,其出水口数量与电枢数量相同,出水口管径随距进水口距离增加而减小。涡流环外圆有奇数条8×10毫米水道,在水道的出水位置旁,设有紊流块和垂直于水道的截流块。中间环水道设有U型水道和L型水道。分水管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分水管各出水口分别与穿过电枢外环和中间环的进水螺管进水口连接,进水螺管出水口,对准涡流环水道中间一条水道;中间环U型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涡流环相邻两水道连通,L型水道进水口与涡流环边道出水位置连通,L型水道出水口与穿过电枢外环和中间环的出水螺管进水口连接,出水螺管出水口与出水管接头连接,出水管进水口与出水管接头连接,出水管出水口插入基座汇水池。冷却系统连接均为密封连接。冷却水由进水管流入分水管,分水管将水分流,经进水螺管流入涡流环水道,水在涡流环水道中分成两股,异向流动,每股水在涡流环水道中流动换道时,先流到中间环,然后再回到涡流环另一条水道,呈U型流动换道,经中间环L型水道流入出水螺管,流经各涡流环的冷却水,分别经各自对应的出水螺管,出水管接头,出水管流入基座汇水池,最后从排水管流出。这种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制动器水冷却系统,中间环和涡流环紧密套接,中间环U型水道与涡流环水道相邻两水道连通的结构形式;涡流环水道出水位置旁,设有紊流块和垂直于水道的截流块的结构形式;使冷却水流多处呈现直角流动,存在水流压力损失大的缺点。在冷却水初始温度大于30℃时,为保证带走涡流产生的热能,需大幅度提高冷却水的供水压力,才能保证测试工作正常进行,这将超出常规供水系统的压力,给测功机使用带来极大不便,甚至需另建专门冷却供水系统;而且还要提高涡流制动器整机的耐压要求,给制造带来困难,增加产品成本。分水管出水管径不一致,影响小管径所对应的涡流环冷却效果,并给制造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降低冷却水压力损失的冷却系统,确保在满足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冷却水压力不超过常规供水系统压力要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电枢由涡流环在里,外环在外,紧密套接成一体组成;水冷却系统由在外环设计有外环进水道、外环出水道组成;分水管各出水口管径设计为统一管径;涡流环奇数条水道的截面积在结构强度和磁通路允许的条件下增大,取消水道中紊流块,将水道中的截流块设计为牢固斜置于水道中,在截流块旁,两水道连通;分水管出水口分别与外环进水道进水口连接,外环进水道出水口对准涡流环水道中间一条水道,外环出水道进水口与涡流环水道边道出水位置连通,外环出水道出水口与出水管接头连接;冷却水从进水管流入分水管,分水管将水分流,通过外环进水道流入涡流环水道,水在涡流环水道中分成两股,异向流动,每股水在涡流环水道中顺流换道,无需过桥换道,经外环出水道、出水管接头、出水管、基座汇水池、排水管流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减少冷却水系统直角流动的结构,从而降低了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冷却系统水压力损失大的缺点,保证了冷却水在满足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压力不超过供水系统常规压力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涡流制动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出水管,(2)为涡流环,(3)为外环,(4)为出水管接头,(5)为励磁绕组,(6)为感应子,(7)为截流块,(8)为分水管,(9)为进水管,(10)为基座汇水池,(11)为排水管。冷却水通过进水管(9)流入分水管(8),分若干水道进入外环(3),再流入涡流环(2),经过涡流环中若干圈水道流动,吸收涡流产生的热量后流到外环(3),再从出水管接头(4)通过出水管(1)流到基座汇水池(10),再从排水管(11)排出制动器外。图2为涡流环改进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涡流环改进前出水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2)为紊流块,(13)为中间环。本技术在260千瓦鼓式电涡流测功机中实用,电枢由涡流环在里,外环在外紧密套接成为一体组成。分水管出水口管径统一设计为16毫米;涡流环外圆为5条8×15毫米冷却水道,截流块牢固斜置于水道中,在截流块旁将两水道连通,取消水道中的紊流块;在测试运行中,冷却水压力为3bar,即可保证测试工作正常进行。权利要求1.一种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制动器,由若干套相同的电枢、励磁绕组和感应子组成,电枢由涡流环、中间环和外环从里到外依次紧密套接成一体组成;电涡流测功机水冷却系统由进水管、分水管、涡流环水道、出水管接头、基座汇水池、排水管组成;分水管在其中部有一个进水口,有若干个出水口,其出水口数量与电枢数量相同,出水口管径随距进水口距离增加而减小;涡流环外圆有奇数条8×10毫米水道,在水道的出水位置旁,设有紊流块和垂直于水道的截流块;分水管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出水管进水口与出水管接头连接,出水管出水口插入基座汇水池,排水管与基座汇水池相连;冷却系统的连接均为密封连接。本技术的特征是,电枢由涡流环在里,外环在外紧密套接成一体组成;水冷却系统由在外环设计有外环进水道和外环出水道组成;分水管各出水口管径设计为统一管径;涡流环奇数条水道的截面积在结构强度和磁通路允许的条件下增大,取消水道中的紊流块,将水道中的截流块设计为牢固斜置于水道中,在截流块旁,两水道连通;分水管出水口分别与外环进水道进水口连接,外环进水道出水口对准涡流环水道中间一条水道,外环出水道进水口与涡流环水道边道出水位置连通,外环出水道出水口与出水管接头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制动器,主要涉及到制动器的冷却水道系统的改进。本技术的水冷却系统由进水管、分水管、外环进水道、涡流环水道、外环出水道、出水管接头、出水管、基座汇水池、排水管组成。由于采用了减少冷却水系统直角流动的结构,从而降低了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冷却系统水压力损失大的缺点,保证了冷却水在满足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压力不超过供水系统常规压力的要求。文档编号G01L3/20GK2147523SQ9220638公开日1993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祁天祥, 段兴栋, 白玉屏 申请人:国营南峰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式电涡流测功机制动器,由若干套相同的电枢、励磁绕组和感应子组成,电枢由涡流环、中间环和外环从里到外依次紧密套接成一体组成;电涡流测功机水冷却系统由进水管、分水管、涡流环水道、出水管接头、基座汇水池、排水管组成;分水管在其中部有一个进水口,有若干个出水口,其出水口数量与电枢数量相同,出水口管径随距进水口距离增加而减小;涡流环外圆有奇数条8×10毫米水道,在水道的出水位置旁,设有紊流块和垂直于水道的截流块;分水管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出水管进水口与出水管接头连接,出水管出水口插入基座汇水池,排水管与基座汇水池相连;冷却系统的连接均为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电枢由涡流环在里,外环在外紧密套接成一体组成;水冷却系统由在外环设计有外环进水道和外环出水道组成;分水管各出水口管径设计为统一管径;涡流环奇数条水道的截面积在结构强度和磁通路允许的条件下增大,取消水道中的紊流块,将水道中的截流块设计为牢固斜置于水道中,在截流块旁,两水道连通;分水管出水口分别与外环进水道进水口连接,外环进水道出水口对准涡流环水道中间一条水道,外环出水道进水口与涡流环水道边道出水位置连通,外环出水道出水口与出水管接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天祥段兴栋白玉屏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南峰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