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50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振动支架、振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振动支架包括桁架,桁架上安装振动测试架,所述振动装置设置有卡槽,桁架底部的横梁卡入卡槽内,振动装置内的气腱上下运动,带动振动支架进行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产品缺少振动测试导致产品抗震性能不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振动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除了对各种机械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外,还应随时对生产过程或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这些都离不开振动测量。很多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振动和冲击后被破坏,性能变差,就是因为在生产和出货前没有做更好的可靠性验证,其中包括动态的模拟测试。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能,有必要进行机械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找出其薄弱环节,改善其抗振性能。另外,对于许多承受复杂载荷或本身性质复杂的机械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学参数,如阻尼系数、固有频率和边界条件等,目前尚无法用理论公式正确计算,振动试验和测量便是唯一的求解方案。通过动态测试系统能够模拟运输过程,不断提升产生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产品缺少振动测试导致产品抗震性能不佳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振动支架、振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振动支架包括桁架,桁架上安装振动测试架,所述振动装置设置有卡槽,桁架底部的横梁卡入卡槽内,振动装置内的气腱上下运动,带动振动支架进行振动。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包括第一竖支架和第二竖支架,所述第一竖支架和第二竖支架相互平行并与地面垂直,第一竖支架高度低于第二竖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支架底部和第二竖支架底部之间通过横向支架进行连接,第一竖支架顶部通过振动测试架与第二竖支架顶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支架底部安装有横梁,横梁与第一竖支架相卡接。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一竖支架一侧,通过第一竖支架底部的横梁与振动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装置内安装有气腱,气腱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振动装置进行振动,振动装置底部设置有卡槽,第一竖支架底部的横梁卡在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振动装置连接,控制器内安装有频率调节器和强度调节器,通过控制器调整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和针对幅度。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将振动支架的第一竖支架的横梁与振动装置连接,通过控制器设定振动频率和幅度,被测试设备固定在振动测试架上。振动装置按照设定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振动,自动进行振动测试,采集测试参数,根据参数提升产品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振动支架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的振动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的气腱结构图。图中:1-振动支架、2-振动装置、3-桁架、4-振动测试架、5-卡槽、6-横梁、7-气腱、8-第一竖支架、9-第二竖支架、10-横向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振动支架1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振动支架1、振动装置2和控制器,所述振动支架1包括桁架3,桁架3上安装振动测试架4,所述振动装置2设置有卡槽5,桁架3底部的横梁6卡入卡槽5内,振动装置2内的气腱7上下运动,带动振动支架1进行振动。桁架3包括第一竖支架8和第二竖支架9,所述第一竖支架8和第二竖支架9相互平行并与地面垂直,第一竖支架8高度低于第二竖支架9;第一竖支架8为长方形装框体,第一竖支架8底部安装有横梁6,顶部安装有卡接梁。第一竖支架8底部和第二竖支架9底部之间通过横向支架10进行连接,第一竖支架8顶部通过振动测试架4与第二竖支架9顶部连接。振动测试架4通过卡接梁分别与第一竖支架8和第二竖支架9连接,第一竖支架8与第二竖支架9之间除了横向支架10和振动测试架4连接,还设置有斜支架进行连接。振动装置2设置在第一竖支架8一侧,通过第一竖支架8底部的横梁6与振动装置2连接,振动装置2内安装有气腱7,气腱7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振动装置2进行振动,振动装置2底部设置有卡槽5,第一竖支架8底部的横梁6卡在卡槽5内。振动装置2内的气腱7属于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详细说明。控制器与振动装置2连接,控制器内安装有频率调节器和强度调节器,通过控制器调整振动装置2的振动频率和针对幅度。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其本质为单片机,其型号和电路连接关系为本领域常识,通过在单片机内写入控制程序,能够实现控制气腱7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振动装置2按照设定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振动,自动进行振动测试,采集测试参数,根据参数提升产品的抗震性能。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振动支架1自动化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待测试的器件固定安装在振动测试架4上,振动装置2接通电源;在控制器上设置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向振动装置2发送控制指令;开始进行振动测试,气腱7按照设定的频率和幅度带动振动支架1进行振动,记录被测试设备的状态,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被测设置的抗震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待测试设备安装在振动测试架4上,通过设定要求的振动测试,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抗震性能,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减小产品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因为振动出现产品破损或质量问题。提升产品性能,延长使用周期。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振动支架、振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振动支架包括桁架,桁架上安装振动测试架,所述振动装置设置有卡槽,桁架底部的横梁卡入卡槽内,振动装置内的气腱上下运动,带动振动支架进行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振动支架、振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振动支架包括桁架,桁架上安装振动测试架,所述振动装置设置有卡槽,桁架底部的横梁卡入卡槽内,振动装置内的气腱上下运动,带动振动支架进行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第一竖支架和第二竖支架,所述第一竖支架和第二竖支架相互平行并与地面垂直,第一竖支架高度低于第二竖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振动支架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支架底部和第二竖支架底部之间通过横向支架进行连接,第一竖支架顶部通过振动测试架与第二竖支架顶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秉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澳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