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136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包括空气扰动结构和掺混风系统,空气扰动结构设置于风道内,包括从风道进风口向出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用于对多股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均匀扰动,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场均匀;掺混风系统,包括掺混风机群、控制器、内部传感器以及外部传感器,用于对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掺混,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与外部空间温度的温差维持在温差阈值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风道内梁、墙及风机群的风道排风温差控制技术,通过两种措施的结合实现风道排风温度均匀且与外部环境温差控制在预定限度内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特殊工程排风温度与室外温差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特殊工程的排风需要有隐蔽性的要求,例如排风温度场要均匀,且与环境温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样才能不会轻易地被红外或热感应探测发现。目前排风道在不同部位有多股排风汇入其中,风道内空气温度波动范围大,排风温度与室外温差大且不均匀,达不到工程特殊的应用要求。虽然已有研究排风温差的相关改进,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910009991.2(一种压缩机差异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但该技术关注的仍是民用或商用领域的节能考虑,其属于对空调压缩机运行频率和功耗控制的研究,不涉及室内外排风温差、温度场的均匀性这些因素与隐蔽性的关系。基于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至少能够降低排风温度与室外温差,达到排风温度场均匀及排风隐蔽之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空气扰动结构和掺混风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扰动结构,设置于风道内,包括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均采用砼现浇结构,第一道掺混墙设置于风道的底板上,所述掺混梁设置于风道的顶板下方,所述第二道掺混墙设置于风道的侧壁,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用于对多股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均匀扰动,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场均匀;r>所述掺混风系统,包括掺混风机群、控制器、内部传感器以及外部传感器,控制器同时连接所述掺混风机群、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道的内部排风温度,外部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道的外部空间温度,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内部排风温度和外部空间温度对所述掺混风机群进行工作控制,掺混风机群用于引入外部空气,对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掺混,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与外部空间温度的温差维持在温差阈值范围内。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道掺混墙居中设置于风道的底板上,其两端距风道两侧壁的距离相等,且与风道的宽度满足关系:L1=(1/6~1/5)L其中,L1为第一道掺混墙两端距风道侧壁的距离,L为风道的宽度;并且,第一道掺混墙的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H1=(2/5~3/5)H其中,H1为第一道掺混墙的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掺混梁在风道的顶板沿风道的宽度方向满布,其与风道侧壁间无间隙,并且掺混梁的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H2=(1/4~1/3)H其中,H2为掺混梁的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道掺混墙包括左墙和右墙,对称设置于风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且左墙和右墙长度相等,二者之间的距离与风道的宽度满足关系:L2=(1/6~1/5)L其中,L2为第二道掺混墙的左墙和右墙之间的距离,L为风道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二道掺混墙的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H3=(1/3~1/2)H其中,H3为第二道掺混墙的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掺混风机群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道掺混墙前方的两台掺混变频风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安装于风道左右两侧壁,并且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风道底板的安装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H4=1/2H其中,H4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风道底板的安装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并且,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第一道掺混墙的距离与风道的宽度满足关系:L3=(1/5~1/4)L其中,L3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第一道掺混墙的距离,L为风道的宽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掺混风机群还包括位于所述掺混梁下方的两台掺混变频风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安装于风道左右两侧壁,并且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风道底板的安装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H5=1/2(H-H2)其中,H5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风道底板的安装高度,H2为掺混梁的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掺混风机群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道掺混墙前方的两台掺混变频风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安装于风道左右两侧壁,并且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风道顶板的安装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H6=1/2H其中,H6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风道顶板的安装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并且,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第二道掺混墙的距离与风道的宽度满足关系:L4=(1/6~1/5)L其中,L4为两台掺混变频风机距第二道掺混墙的距离,L为风道的宽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柜,在风道的侧壁外设置有控制机房,PLC控制柜设置于控制机房内。作为一种改进,在风道侧壁上设置有保温防潮门用于连通和阻隔控制机房和风道内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温差阈值为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与外部空间温度的温差不超过4℃。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主要技术效果:风道排风温差控制技术,风道内梁、墙能够对风道内空气进行均匀扰动,使排风温度场总体均匀,掺混风机群引入外部空气,使风道内气体流场,降低风道内空气温度,并与风道内梁、墙配合,通过两种措施的结合实现风道排风温度均匀且与外部环境温差控制在预定限度内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控制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风道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剖视图(图1的1-1剖面);图3是本技术控制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图1的2-2剖面);图4是本技术控制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图1的3-3剖面);图5是本技术控制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图1的4-4剖面)。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还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由……组成”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需要时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括空气扰动结构和掺混风系统,其中,/n所述空气扰动结构,设置于风道内,包括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均采用砼现浇结构,第一道掺混墙设置于风道的底板上,所述掺混梁设置于风道的顶板下方,所述第二道掺混墙设置于风道的侧壁,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用于对多股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均匀扰动,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场均匀;/n所述掺混风系统,包括掺混风机群、控制器、内部传感器以及外部传感器,控制器同时连接所述掺混风机群、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道的内部排风温度,外部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道的外部空间温度,控制器能够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内部排风温度和外部空间温度对所述掺混风机群进行工作控制,掺混风机群用于引入外部空气,对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掺混,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与外部空间温度的温差维持在温差阈值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排风温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括空气扰动结构和掺混风系统,其中,
所述空气扰动结构,设置于风道内,包括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均采用砼现浇结构,第一道掺混墙设置于风道的底板上,所述掺混梁设置于风道的顶板下方,所述第二道掺混墙设置于风道的侧壁,第一道掺混墙、掺混梁以及第二道掺混墙用于对多股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均匀扰动,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场均匀;
所述掺混风系统,包括掺混风机群、控制器、内部传感器以及外部传感器,控制器同时连接所述掺混风机群、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道的内部排风温度,外部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道的外部空间温度,控制器能够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内部排风温度和外部空间温度对所述掺混风机群进行工作控制,掺混风机群用于引入外部空气,对汇入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掺混,使风道出风口空气温度与外部空间温度的温差维持在温差阈值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掺混墙居中设置于风道的底板上,其两端距风道两侧壁的距离相等,且与风道的宽度满足关系:
L1=(1/6~1/5)L
其中,L1为第一道掺混墙两端距风道侧壁的距离,L为风道的宽度;
并且,第一道掺混墙的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
H1=(2/5~3/5)H
其中,H1为第一道掺混墙的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梁在风道的顶板沿风道的宽度方向满布,其与风道侧壁间无间隙,并且掺混梁的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
H2=(1/4~1/3)H
其中,H2为掺混梁的高度,H为风道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掺混墙包括左墙和右墙,对称设置于风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且左墙和右墙长度相等,二者之间的距离与风道的宽度满足关系:
L2=(1/6~1/5)L
其中,L2为第二道掺混墙的左墙和右墙之间的距离,L为风道的宽度;
并且,所述第二道掺混墙的高度与风道的高度满足关系:
H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辉李吉张金城方仲元涂江峰孙海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