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的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26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来检测电压力锅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在电压力锅的发热盘和外锅锅底之间设置弹性支撑元件,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至少有一端伸出电压力锅的外锅从而形成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在所述电压力锅外锅或电压力锅外壳上设置支架并通过该支架固连所述延长部位;还包括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固连在所述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上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压力检测连续、稳定、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压力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压力锅锅内压力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性 检测电压力锅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电压力锅内的压力不超过一定危险值压力,人们采用了许多控制、检测电压力锅内压力的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00475.9,公 告日是2006年4月26日,名称为《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检测方法及检测装 置》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应变计、传动 臂、中央控制器等,利用成套的应变计放置在电压力锅之内锅外围,传动臂 的一端与内锅外侧表面或发热盘底面直接接触,另--端与应变计的弹性基体 直接接触。当内锅膨胀时,传动臂将内锅膨胀量转换为--个位移量,使应变 计的弹性基体变形从而使应变片的电特性发生变化,并由中央处理器收集应 变计信号,达到检测锅内压力的目的。但该方案结构仍然显得复杂,制造成 本高,也没有考虑到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特提出一种节约成本、又可以通过连续 测量电压力锅的内锅的位移量来连续检测、控制电压力锅锅内压力的装置。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在电压力锅的发热盘 和外锅锅底之间设置弹性支撑元件,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至少有一端伸出电 压力锅的外锅从而形成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在所述电压力锅外锅或电 压力锅外壳上设置支架并通过该支架固连所述延长部位;还包括电阻应变 片,所述电阻应变片固连在所述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上并与所述中央控 制器电连接。所述弹性支撑元件是位于电压力锅的发热盘和外锅锅底之间,具有弹性 功能并可以使电压力锅的发热盘或内锅复位的器件;如果外锅锅底是开式的 空洞结构,则弹性支撑元件搭接在外锅侧壁底部形成的凸出边上而直接形成 外锅锅底。当内锅受压下移时,推动发热盘也下移;所述弹性支撑元件在外锅的支撑下,对下移的发热盘形成一个平衡力。发热盘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 弹性支撑元件上,也可以通过单独设置的传动臂、与发热盘连体铸造的支臂 或通过支撑发热盘的弹簧支撑在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所述弹性支撑元件在 径向方向至少有一端从外锅侧壁伸出而形成延长部位,在外锅侧壁相对应的 位置开有让弹性支撑元件延长部位伸出的孔。弹性支撑元件伸出外锅侧壁的 延长部位的一端可用支架铆接、焊接等方式将其固定。所述支架可以是金属 材料也可为非金属材料制造,其形状可为片状、杆状或其他类似形状的物体。 支架一端固连在所述弹性支撑元件延长部位的端部,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相 应的电压力锅外锅的外壁或电压力锅的外壳上或电压力锅外锅与电压力锅外壳之间的空间内的某个适当部件l:.。无论支架如何设置,其目的都是将弹 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分固定在电压力锅外锅与电压力锅外壳之间的空间内。 为了达到上述的功能,所述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也可以设置在弹 性支撑元件中间部位并沿弹性支撑元件的轴向方向,直接向电压力锅外锅的 外部方向伸出;伸出的延长部位依然通过支架予以固定。延长部位也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材料。所述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 敏感器件。将电阻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地粘合在延长部位基体上, 当延长部位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v主机械形变,使应变 片的p且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电阻应变片与屮央 控制器电连接,当弹性支撑元件因外力作用而变形时,相应地弹性支撑元件 伸出电压力锅外锅恻壁的延长部位变形,从而使附着在弹性支撑元件伸出电 压力锅外锅侧壁的延长部位上的电阻应变片随之变形,电阻应变片的电特性 也随之变化,并由中央控制器采集电阻应变片输出的变化电信号。本技术还可以是,在电压力锅的外锅锅底的内侧表面设置突起的筋 条,所述弹性支撑元件放置在所述突起的筋条上而构成一个梁式结构。所述 突起的筋条可以是一圈或多圈的圆形条、矩形条,也可以两个以上的条状筋 条,所述突起的筋条至少构成放置在其上的所述弹性支撑元件的两个支点, 使所述弹性支撑元件能平稳地放置在其上,且所述突起的筋条与放置在其上 的所述弹性支撑元件构成 一个梁式结构。本技术还可以是,所述弹性支撑元件呈扇子形,其在电压力锅外锅 内的部分,即扇子形的"扇面"部分,可呈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等 形状,其形状、大小及位置要保证传动臂能接触到弹性支撑元件,所述弹性 支撑元件伸出电压力锅外锅的延长部位即为扇子形的"扇柄"。所述弹性支 撑元件的延长部位的根部两侧与弹性支撑元件之间设置缺口。即"扇面"与 "扇柄"的连接处,由"扇面"的周边向内沿"扇柄"的两侧分别开有通槽。 其作用是为了集中所述弹性支撑元件的应力变化,提高电阻应变片测定压力 变化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减少发热盘发热对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的电阻应变 片的影响。本技术还可以是,在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设置若干散热的孔,在所 述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上设置若干散热的孔。此设置用来减少发热盘发 热时对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电阻应变片的影响,同时可以集中所述弹性支撑 元件的延长部位的应力变化,提高电阻应变片测定压力变化的准确性。本技术还可以是,在所述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上且在所述电阻 应力片的附近设置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可以是多个翅J^片等组成的。设置散 热片是为了增加散热面积减少发热盘发热时对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电阻应 变片的影响。还可以在散热片上或散热片附近设置风扇,来提高散热效率。所述中央控制器是一整套用于对电压力锅各种电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 电压力锅工作过程的电路,其在用户的设定下,可以自动实现对电压力锅的 锅内压力、工作时间、工作模式等予以检测、处理和控制,并显示处理结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压力锅锅内压力升高时,内锅相对外锅 与锅盖的接合部下移,电压力锅的发热盘下部与电压力锅外锅间存在一定空 间,内锅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内锅带动加热盘向下位移从而使传动臂压下 弹性支撑元件使弹性支撑元件发生变形,相应地弹性支撑元件伸出电压力锅 外锅的延长部位变形,从而使设在弹性支撑元件延长部位的电阻应力片发生 变形,同时电阻应力片的电特性发生变化,并由中央控制器收集电阻应变片 的信号来检测。通过连续性地直接检测内锅的每一个微小的位移量,从而达 到检测电压力锅锅内压力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由于采用测量电压力锅内锅位移量来测定电压力锅锅内压力变化,减少了电压力锅部件的变形疲劳损耗从而增加了电压力锅部件的使用寿命。(2)由于电阻应变片安装在 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即电阻应变片设在外锅与电压力锅外壳之间的空 间内,与内锅或加热盘隔开,从而避开电压力锅的高温区,使电阻应变片工 作稳定,寿命提髙,同时降低了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3)由于在弹性支 撑元件上设置散热片、散热孔等散热装置可以进一步降低加热盘加热时对电 阻应变片的影响,从而使电阻应变片工作稳定,同时降低了电阻应变片的温 度误差。(4)由于采用内锅带动传动臂下移压下弹性支撑元件变形,相应地 弹性支撑元件伸出电压力锅外锅侧壁的延长部位变形,从而使设在弹性支撑 元件延长部位的电阻应力片发生变形,同时电阻应力片的电特性发生变化来 检测电压力锅锅内的压力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电压力锅的发热盘和外锅锅底之间设置弹性支撑元件,所述弹性支撑元件上至少有一端伸出电压力锅的外锅从而形成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在所述电压力锅外锅或电压力锅外壳上设置支架并通过该支架固连所述延长部位;还包括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固连在所述弹性支撑元件的延长部位上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社本刘翔高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