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19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包括风机罩和叶轮,所述风机罩的前端面上具有进风口,底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叶轮置于风机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孔壁上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底面为从前至后沿径向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滤网设于所述锥形槽内,所述锥形槽内还嵌设有固定簧,所述固定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抵,所述固定簧的后端面与所述滤网相抵。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固定簧的周向均匀施力,使滤网能够牢牢固定于风机罩中,不会在运行时发生晃动和振动,有效避免了异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风机
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
技术介绍
为防止吸入沙尘导致风机磨损乃至损坏,风机的风机罩进风口处大都设有用于过滤沙尘的滤网,传统的滤网固定方式是通过螺栓将滤网钉在风机罩上,其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滤网材质较软,而螺栓的锁紧力仅仅集中于数点,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克服风机运转时引起滤网振动,这导致风机在装机完毕后,依然有一定概率因滤网振动造成风机异响,降低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离心风机,能够克服因滤网振动造成的异响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一种离心风机,包括风机罩和叶轮,所述风机罩的前端面上具有进风口,底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叶轮置于风机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孔壁上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底面为从前至后沿径向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滤网设于所述锥形槽内,所述锥形槽内还嵌设有固定簧,所述固定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抵,所述固定簧的后端面与所述滤网相抵。当固定簧卡入时,其经压缩产生的向外扩展的张力F1作用在第一斜面上,产生一个反作用力F2,该反作用受力分解为一个向上的作用力F2Y和一个向后的抵住滤网前端面的作用力F2X,通过作用力F2X的周向均匀施力,使滤网能够牢牢固定于风机罩中,不会在运行时发生晃动和振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簧为一根弧形的弹性长杆,其在展开时的曲率半径略大于所述锥形槽的曲率半径,其长度略小于所述锥形槽的周长。采用这样的结构,既能保证固定簧有足够的张力,又能便于进行拆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的内壁上还设有紧邻于所述锥形槽后端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设有集风圈,所述集风圈与所述滤网的后端面相抵。通过设置集风圈来提高流速,加大风压,从而获得更好的使用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风圈包括固定环以及从固定环内圈处沿轴向向后延伸的锥形圈,所述锥形圈呈由前至后逐渐缩小的喇叭口形,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阶梯槽内并与所述滤网的后端面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罩盖,所述罩盖的顶面、侧面和前端面均为封闭,底面上具有进口。通过设置罩盖,可以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机罩的外廓呈阿基米德螺线状,以降低气动阻力,提高空气流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形风机座板,所述风机座板与风机罩外壳间距较小一端的两侧设有安装槽;与风机罩外壳间距较大一端的两侧设有安装孔。由于风机罩的外廓呈阿基米德螺线状,因此风机座板的一侧与风机罩间的间距较小,导致螺栓难以装入,通过采用开放式的安装槽,使得螺栓能够从侧面放入,便于进行安装操作。综合以上,本技术的主要改进点在于:通过锥形槽和固定簧的配合结构来固定滤网和集风圈,使滤网和集风圈的受力更为均匀,不易在运行时发生振动,产生异响;采用外廓呈阿基米德螺线状的风机罩,减小气动阻力,使气流能够更顺利的导出;采用安装槽而非安装孔来避免因风机罩形状变化导致的螺栓难以放入的问题,使安装更为便捷。相比现有产品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片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未安装罩盖时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风机罩的侧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I号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II号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中固定簧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风机罩的下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集风圈的立体视图;其中:100-风机罩,101-壳体,102-进风口,103-出风口,104-第一水平面,105-第一斜面,106-第一垂直面,107-第二水平面,108-第二垂直面,109-第三水平面,110-锥形槽,111-阶梯槽,112-风机座板,113-安装孔,114-安装槽,115-风机坐垫,200-叶轮,300-集风圈,301-固定环,302-锥形圈,400-滤网,500-固定簧,600-罩盖,601-罩盖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离心风机,包括风机罩100、叶轮200、集风圈300、滤网400、固定簧500、罩盖600和罩盖垫圈601。如图3至图5所示,该风机罩100包括外廓呈阿基米德螺线状的壳体101,该壳体101的前端面上具有圆形的进风口102,底部具有方形的出风口103。该进风口102的孔壁由前至后依次沿周向设有第一水平面104、第一斜面105、第一垂直面106,第二水平面107和第二垂直面108和第三水平面109。该第一斜面105由前至后沿径向逐渐向外倾斜,该第一垂直面106和第二垂直面106均沿径向向内延伸。从而在进风口的内壁中形成了由第一斜面105和第一垂直面106构成的锥形槽110以及由第一垂直面106、第二水平面107和第二垂直面108构成的阶梯槽111。如图7所示,该固定簧500为一根弧形的弹性长杆,其在展开时的曲率半径略大于锥形槽110的曲率半径,其长度略小于该锥形槽110的周长,其材质优选采用弹簧钢。该滤网400为圆形,其直径与该锥形槽110的直径大致相同。如图9所示,该集风圈300包括固定环301以及从固定环301内圈处沿轴向向后延伸的锥形圈302,该锥形圈302呈由前至后逐渐缩小的喇叭口形。该固定环301的外径与阶梯槽111的外径一致;厚度略大于该阶梯槽111的宽度。该集风圈300安装于阶梯槽111内,滤网400安装于该锥形槽110内并与集风圈300的固定环301相抵,该固定簧500经压缩变形后嵌入锥形槽110内并与滤网400的前端面相抵。如图6所示,由于该锥形槽110的底面,即第一斜面105,是由前至后沿径向逐渐向外倾斜的,当固定簧500卡入时,其经压缩产生的向外扩展的张力F1作用在第一斜面105上,产生一个反作用力F2,该反作用受力分解为一个向上的作用力F2Y和一个向后的抵住滤网400前端面的作用力F2X,通过作用力F2X的周向均匀施力,使滤网400和集风圈300能够牢牢固定于风机罩100中,不会在运行时发生晃动和振动。罩盖垫圈601和罩盖600均位于风机罩100的前端,螺栓依次穿过罩盖600与罩盖垫圈601将二者固定于风机罩100的前端面上,并使罩盖600能够罩住进风口103。该罩盖600的顶面,侧面和前端面均为封闭,底部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由此能够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如图8所示,该出风口103的边缘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形风机座板112,该风机座板112与风机罩100间距较小一端的两侧设有安装槽114;与风机罩100间距较大一端的两侧设有安装孔113。风机座板112通过穿过安装孔113和安装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风机,包括风机罩(100)、叶轮(200)与滤网(400),所述风机罩(100)的前端面上具有圆形的进风口(102),底部具有出风口(103),所述叶轮(200)置于风机罩(1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2)的孔壁上设有锥形槽(110),所述锥形槽(110)的底面为从前至后沿径向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105),所述滤网(400)设于所述锥形槽(110)内,所述锥形槽(110)内还嵌设有固定簧(500),所述固定簧(500)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105)相抵,所述固定簧(500)的后端面与所述滤网(400)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包括风机罩(100)、叶轮(200)与滤网(400),所述风机罩(100)的前端面上具有圆形的进风口(102),底部具有出风口(103),所述叶轮(200)置于风机罩(1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2)的孔壁上设有锥形槽(110),所述锥形槽(110)的底面为从前至后沿径向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105),所述滤网(400)设于所述锥形槽(110)内,所述锥形槽(110)内还嵌设有固定簧(500),所述固定簧(500)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105)相抵,所述固定簧(500)的后端面与所述滤网(400)相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簧(500)为一根弧形的弹性长杆,其在展开时的曲率半径略大于所述锥形槽(110)的曲率半径,其长度略小于所述锥形槽(110)的周长。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2)的内壁上还设有紧邻于所述锥形槽(110)后端的阶梯槽(111),所述阶梯槽内设有集风圈(30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