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用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14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用爬梯,为解决现有工程机械用爬梯阻挡爬梯内侧侧门打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一种工程机械用爬梯,第一第二梯梁均设下支撑和上支撑,每个支撑包括支腿和支座,每个支座上设置有开口竖直朝上的插装孔,各支腿具有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插装部,第一下支腿的插装部与对应支座转动连接;第一上支座上设支撑臂,支撑臂上设有与第一下支座上插装孔同轴的轴孔,轴孔中插装有与第一梯梁相对固定的枢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工程机械用爬梯在需要打开与爬梯相对的侧门时可快速简便地改变爬梯的姿态,避让出侧门打开的空间,在侧门关闭后可轻松简便地恢复爬梯的使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机械用爬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爬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用爬梯。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工程机械,在机器上通常都设置由台阶构成较为相对较为平坦登机通道,以方便人员通过登机通道上到机器顶部的通道或平台。但对于有些机器并不具备设置由台阶构成的平坦登机通道的条件,只能在机器的侧面设置爬梯。爬梯主要由两侧的梯梁和两端与梯梁连接的踏棍构成。工程机械用爬梯通常由四个支撑固定在工程机械上,即两梯梁的下端各设置一个支撑,两梯梁的上部也各设一个支撑,四个支撑通过螺栓与工程机械车体固定连接。工程机械用爬梯通常安装在机器封板的外侧,若封板内侧空间安装有机器部件,对封板内侧部件进行维护或维修时需要打开封板。为方便打开封板,将封板设计为可旋转打开的侧门。但侧门外侧的爬梯会影响到侧门的打开。为了能够打开被爬梯阻挡的侧门,现有的办法是将爬梯整体拆下,在维修维护完成后再将爬梯安装回去。由于爬梯的安装高度较高,拆装爬梯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拆装爬梯费时费力,为增加对机器维修维护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工程机械用爬梯阻挡爬梯内侧侧门打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用爬梯,在需要打开爬梯内侧的侧门时,能够轻松改变爬梯的位置,使侧门能够打开,侧门关闭后能够迅速简单地将爬梯回复原状。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用爬梯,包括第一梯梁、第二梯梁、多根上下间隔布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固定连接的踏棍,第一梯梁上设置有第一下支撑和第一上支撑、第二梯梁上设置有第二下支撑和第二上支撑,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包括一支腿和一个用于与工程机械车身固定连接的支座,每个支座上设置有开口竖直朝上的插装孔,各支腿具有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插装部,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与对应支座转动连接;在第一上支撑中支座上设置有伸向第一下支撑中支座上方的支撑臂,支撑臂上设置有与第一下支撑中支座上插装孔同轴的轴孔,所述轴孔中插装有与第一梯梁相对固定的枢轴;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长度和所述枢轴插入到所述轴孔中的长度均大于其他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长度。在本技术中,当正常使用爬梯时,第一下支撑、第一上支撑、第二下支撑、第二上支撑各自通过其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支座的插装孔中,使爬梯的四个支座与工程机械车身形成固定连接,在要打开侧门而移除爬梯时,将爬梯略微向上抬升,除了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接部仍插装在对应的支座中外,使其他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全部从对应的支座插装孔中拔出,枢轴仍保留与轴孔的插装关系,此时可转动爬梯,使爬梯绕竖直和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接部向旁侧转动,避让出侧门的打开空间。在侧门关闭后,可转动爬梯,并在其他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临近支座时,将爬梯略微向上抬使其他支撑中支腿的插接部插入到对应支座的插装孔中,从而实现爬梯的使用状态复位。上述工程机械用爬梯中,所述第一下支撑和第二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均设置有限制插装部插入深度的限位环。限位环与支座接触时可对爬梯进行支撑,特别是在转动爬梯过程中,可防止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插装孔的深度过深而使插装部与插装孔形成过盈配合,影响爬梯的抬升与转动。上述工程机械用爬梯中,任意所述支撑的支座与对应插装部之间和/或支撑臂与枢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插装部从插装孔中拔出的可拆卸限位销。在各插装部插装在插装孔时,限位销插上后,可防止插装部因爬梯意外被抬升而脱离插装孔。限位销可安装在支撑臂与枢轴之间,也可以设置在任意的插装部与支座之间。在所有限位销拔出后,爬梯才可以向上抬升,使插装部脱离插装孔。上述工程机械用爬梯中,所述支撑臂包括一端与第一上支撑中支座固定连接的悬臂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悬臂末端的套筒构成,所述套筒的内孔构成所述的轴孔。上述工程机械用爬梯中,第一下支撑中的支腿与第一梯梁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下支撑中的支腿与第二梯梁为一体结构。梯梁通常由钢管制成,支腿可以作为梯梁向下的延伸,为增加梯梁与工程机械车身之间的具体,支腿通常向工程机械车身方向折弯。上述工程机械用爬梯中,所述第一梯梁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梯梁为一体结构的第一扶手,第二梯梁的上端设有与第二梯梁为一体结构的第二扶手,所述第一上支撑中的支腿上端与第一扶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支撑中的支腿上端与第二扶手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支撑中的支腿与第一扶手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上支撑中的支腿与第二扶手为一体结构。上述工程机械用爬梯中,所述第一上支撑中的支腿与第一梯梁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上支撑中的支腿与第二梯梁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枢轴的上端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上述工程机械用爬梯中,所述第一上支撑中的支腿和所述第二上支撑中的支腿均竖直布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工程机械用爬梯在需要打开与爬梯相对的侧门时可快速简便地改变爬梯的姿态,避让出侧门打开的空间,在侧门关闭后可轻松简便地恢复爬梯的使用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程机械用爬梯在安装使用状态的视图。图2是本技术工程机械用爬梯在转动移位状态的视图。图3是本技术工程机械用爬梯在翻转移位完成后的状态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爬梯是工程机械用爬梯,比如该爬梯安装在旋挖钻机上,使人员能够通过该爬梯登上机器的顶部平台。如图1所示,该爬梯包括第一梯梁1、第二梯梁4、在第一梯梁1和第二梯梁4之间连接有多根踏棍7,踏棍7在第一梯梁1和第二梯梁4之间上下间隔布置。如图1图2所示,在第一梯梁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支撑11,第一下支撑11包括第一下支腿13和第一下支座12,第一下支座12上设置有开口竖直朝上的插装孔。第一下支座12通过螺栓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身侧面的结构件81上。第一下支腿13上端与第一梯梁1连接,第一下支腿13与第一梯梁1为一体结构,第一下支腿13是第一梯梁1下端向下的延伸部分,第一下支腿13向工程机械车身方向折弯,并在第一下支腿13的末端具有一个竖直的第一下插装部14,第一下插装部14插装在第一下支座12的插装孔内,第一下插装部14与第一下支座12之间为转动连接,第一下插装部14还可以沿插装孔的轴向方向向上移动。在第一下插装部14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环15,第一下插装部15插装在第一下支座12的插装孔中时,第一限位环15与第一下支座12的顶部接触,第一下支座12通过第一限位环15对第一下支腿13进行支撑。在第二梯梁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下支撑41,第二下支撑41包括第二下支腿43和第二下支座42,第二下支座42上设置有开口竖直朝上的插装孔。第二下支座42通过螺栓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身侧面的结构件81上。第二下支腿43上端与第二梯梁4连接,第二下支腿43与第二梯梁4为一体结构,第二下支腿43是第二梯梁4下端向下的延伸部分,第二下支腿43向工程机械车身方向折弯,并在第二下支腿43的末端具有一个竖直的第二下插装部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机械用爬梯,包括第一梯梁、第二梯梁、多根上下间隔布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固定连接的踏棍,第一梯梁上设置有第一下支撑和第一上支撑、第二梯梁上设置有第二下支撑和第二上支撑,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包括一支腿和一个用于与工程机械车身固定连接的支座,每个支座上设置有开口竖直朝上的插装孔,各支腿具有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插装部,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与对应支座转动连接;在第一上支撑中支座上设置有伸向第一下支撑中支座上方的支撑臂,支撑臂上设置有与第一下支撑中支座上插装孔同轴的轴孔,所述轴孔中插装有与第一梯梁相对固定的枢轴;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长度和所述枢轴插入到所述轴孔中的长度均大于其他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用爬梯,包括第一梯梁、第二梯梁、多根上下间隔布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梯梁和第二梯梁固定连接的踏棍,第一梯梁上设置有第一下支撑和第一上支撑、第二梯梁上设置有第二下支撑和第二上支撑,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包括一支腿和一个用于与工程机械车身固定连接的支座,每个支座上设置有开口竖直朝上的插装孔,各支腿具有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插装部,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与对应支座转动连接;在第一上支撑中支座上设置有伸向第一下支撑中支座上方的支撑臂,支撑臂上设置有与第一下支撑中支座上插装孔同轴的轴孔,所述轴孔中插装有与第一梯梁相对固定的枢轴;第一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长度和所述枢轴插入到所述轴孔中的长度均大于其他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插入到对应支座插装孔中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支撑和第二下支撑中支腿的插装部均设置有限制插装部插入深度的限位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爬梯,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支撑的支座与对应插装部之间和/或支撑臂与枢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插装部从插装孔中拔出的可拆卸限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一端与第一上支撑中支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澜涛刘方任瑞昌吴昊凌马若虚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