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9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平移轨道技术领域,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包括底座、轨道板以及连接块,轨道板设有三个并水平等距固定于底座上表面,且连接块设有三个并焊接固定于三个轨道板后面;轨道板前面中上方均开有延伸出其后面的导向槽,且三个轨道板左右两面中上方开有与导向槽相通的侧槽,三个轨道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至少十个等距排布的圆孔,且每个圆孔内均垂直插入有圆杆,圆杆外壁中下方均套入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向轮,且每根圆杆外壁固定有两个上下平行的限位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并减少晃动,减少磨损,提高其润滑性,同时方便拼接多个轨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平移轨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现有的平移轨道结构,由于其中的滑杆或者滑轮与轨道之间的间隙较宽,导致在平移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和不够稳定的现象,再是轨道结构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生锈和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平移时足够稳定,不晃动,并且减少磨损,提高其润滑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包括底座、轨道板以及连接块,所述轨道板设有三个并水平等距固定于底座上表面,且所述连接块设有三个并焊接固定于三个所述轨道板后面;所述轨道板前面中上方均开有延伸出其后面的导向槽,且三个所述轨道板左右两面中上方开有与导向槽相通的侧槽,三个所述轨道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至少十个等距排布的圆孔,且每个所述圆孔内均垂直插入有圆杆,所述圆杆外壁中下方均套入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向轮,且每根所述圆杆外壁固定有两个上下平行的限位盘;三个所述轨道板左右两侧外壁上方开有条形槽,且所述条形槽内表面底部均开有至少十个与圆杆对应的滴油孔,所述条形槽内均嵌入有海绵条;三个所述轨道板前面左右两侧边缘垂直焊接有侧板,且所述侧板外壁均开有两个上下平行的安装孔,所述连接块前面中上方均开有滑槽,且所述连接块外壁左右两侧均开有两个上下平行的插孔。作为优选的,所述圆杆末端与侧槽内表面底部焊接固定,且每根所述圆杆外壁的两个限位盘分别贴合于导向轮上下面,所述导向轮均位于侧槽内,且三个所述轨道板中的导向轮左右对应。作为优选的,所述滴油孔均与侧槽相通。作为优选的,所述滑槽与导向槽相通,且所述插孔与安装孔对应并相通。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开有六排卡口,且六排所述卡口平行于三个所述轨道板外壁左右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将平移时需要用到的滑杆或者滑轮直接滑入导向槽内,导向轮的外壁末端与滑杆或者滑轮的表面接触,滑杆或者滑轮在导向槽内前后滑动时,导向轮也将沿着圆杆进行转动,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滑杆或者滑轮在导向槽内滑动时出现晃动或者不够稳固的现象,提高平移轨道结构平移时的稳定性;向条形槽内的海绵条加入润滑油,润滑油被海绵条吸附,而其中溢出来的润滑油将会直接通过条形槽内表面底部的滴油孔向下滴入侧槽内的导向轮上表面,这样便可以对导向轮进行润滑,避免长期使用后出现机械性能下降的现象,时刻保持润滑可以有效减少轨道结构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拼接多个轨道板时,将轨道板后面的连接块插入另一个轨道板前面的两块侧板之间,并再插入螺钉在安装孔和插孔内,这样便可以将连接块与侧板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完成了多个轨道板之间的拼接,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轨道板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圆杆和导向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轨道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块与侧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底座1、卡口101、轨道板2、圆孔201、条形槽202、海绵条203、滴油孔204、侧槽205、导向槽206、圆杆207、导向轮208、限位盘209、侧板210、安装孔211、连接块3、滑槽301、插孔3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1至图6,本申请是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包括底座1、轨道板2以及连接块3,轨道板2设有三个并水平等距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且连接块3设有三个并焊接固定于三个轨道板2后面,底座1上表面开有六排卡口101,且六排卡口101平行于三个轨道板2外壁左右两侧;具体的,通过底座1能够起到支撑三个轨道板2的作用,而通过连接块3方便使用者将多个轨道板2拼接在一起,利用卡口101,使用者平移完成后,便可以借助外部零件插入卡口101内进行固定;轨道板2前面中上方均开有延伸出其后面的导向槽206,且三个轨道板2左右两面中上方开有与导向槽206相通的侧槽205,三个轨道板2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至少十个等距排布的圆孔201,且每个圆孔201内均垂直插入有圆杆207,圆杆207外壁中下方均套入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向轮208,且每根圆杆207外壁固定有两个上下平行的限位盘209,圆杆207末端与侧槽205内表面底部焊接固定,且每根圆杆207外壁的两个限位盘209分别贴合于导向轮208上下面,导向轮208均位于侧槽205内,且三个轨道板2中的导向轮208左右对应;进一步的,通过导向槽206,使用者将平移时需要用到的滑杆或者滑轮直接滑入导向槽206内,再利用两个侧槽205内的导向轮208,导向轮208的外壁末端与滑杆或者滑轮的表面左右两侧接触,而由于导向轮208与圆杆207活动连接,所以滑杆或者滑轮在导向槽206内前后滑动时,导向轮208也将沿着圆杆207进行转动,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滑杆或者滑轮在导向槽206内滑动时出现晃动或者不够稳固的现象,提高平移轨道结构平移时的稳定性,并且两个限位盘209对导向轮208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导向轮208在转动时出现上下移动的现象;三个轨道板2左右两侧外壁上方开有条形槽202,且条形槽202内表面底部均开有至少十个与圆杆207对应的滴油孔204,条形槽202内均嵌入有海绵条203,滴油孔204均与侧槽205相通;进一步的,在长期使用轨道结构后,使用者可以向条形槽202内的海绵条203加入润滑油,润滑油被海绵条203吸附,而其中溢出来的润滑油将会直接通过条形槽202内表面底部的滴油孔204向下滴入侧槽205内的导向轮208上表面,这样便可以对导向轮208进行润滑,避免长期使用后,出现导向轮208转动不流畅,并且机械性能下降的现象,时刻保持润滑可以有效减少轨道结构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三个轨道板2前面左右两侧边缘垂直焊接有侧板210,且侧板210外壁均开有两个上下平行的安装孔211,连接块3前面中上方均开有滑槽301,且连接块3外壁左右两侧均开有两个上下平行的插孔302,滑槽301与导向槽206相通,且插孔302与安装孔211对应并相通;进一步的,使用者需要拼接多个轨道板2时,便可以将轨道板2后面的连接块3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包括底座(1)、轨道板(2)以及连接块(3),所述轨道板(2)设有三个并水平等距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且所述连接块(3)设有三个并焊接固定于三个所述轨道板(2)后面,其特征在于:/n所述轨道板(2)前面中上方均开有延伸出其后面的导向槽(206),且三个所述轨道板(2)左右两面中上方开有与导向槽(206)相通的侧槽(205),三个所述轨道板(2)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至少十个等距排布的圆孔(201),且每个所述圆孔(201)内均垂直插入有圆杆(207),所述圆杆(207)外壁中下方均套入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向轮(208),且每根所述圆杆(207)外壁固定有两个上下平行的限位盘(209);/n三个所述轨道板(2)左右两侧外壁上方开有条形槽(202),且所述条形槽(202)内表面底部均开有至少十个与圆杆(207)对应的滴油孔(204),所述条形槽(202)内均嵌入有海绵条(203);/n三个所述轨道板(2)前面左右两侧边缘垂直焊接有侧板(210),且所述侧板(210)外壁均开有两个上下平行的安装孔(211),所述连接块(3)前面中上方均开有滑槽(301),且所述连接块(3)外壁左右两侧均开有两个上下平行的插孔(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构筑物平移的轨道结构,包括底座(1)、轨道板(2)以及连接块(3),所述轨道板(2)设有三个并水平等距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且所述连接块(3)设有三个并焊接固定于三个所述轨道板(2)后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板(2)前面中上方均开有延伸出其后面的导向槽(206),且三个所述轨道板(2)左右两面中上方开有与导向槽(206)相通的侧槽(205),三个所述轨道板(2)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至少十个等距排布的圆孔(201),且每个所述圆孔(201)内均垂直插入有圆杆(207),所述圆杆(207)外壁中下方均套入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向轮(208),且每根所述圆杆(207)外壁固定有两个上下平行的限位盘(209);
三个所述轨道板(2)左右两侧外壁上方开有条形槽(202),且所述条形槽(202)内表面底部均开有至少十个与圆杆(207)对应的滴油孔(204),所述条形槽(202)内均嵌入有海绵条(203);
三个所述轨道板(2)前面左右两侧边缘垂直焊接有侧板(210),且所述侧板(210)外壁均开有两个上下平行的安装孔(2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丕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绿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