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9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用于对水塔构筑物进行旋转抬升调节,其包括旋转系统和抬升系统;所述旋转系统设置于抬升系统上方;装置体积较小,可对水塔类构筑物进行抬升和角度调节,从而使得位于高层建筑楼顶的水塔角度调节变得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旋转系统使得装置能够对水塔类的构筑物进行角度上的调节,不需要使用吊车等大型设备,便捷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开支。通过设置抬升系统使得装置能够将构筑物抬起后进行角度调节,使得角度调节过程更加轻松便捷,同时能够对构筑物的安装高度进行微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
本技术应用于水塔类构筑物的角度旋转调节,具体是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
技术介绍
建筑物与构筑物总称为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有些分类为了明确表达使用性,会将建筑物与人们不长期占用的非建筑结构物区别,另外有些建筑学者也为了避免混淆,而刻意在其中把外型经过人们具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建筑物细分为“建筑”(Architecture)。需注意的是,有时建筑物也可能会被扩展到包涵“非建筑构筑物”,诸如桥梁、电塔、隧道等。其中与建筑物的内部供人使用的特性不同,构筑物是没有可供人们使用的内部空间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如烟囱、水塔、桥梁、水坝、雕塑等。与建筑物纠倾常为沉降纠倾不同,水塔等构筑物的位置调节大多数是角度和高度上的,现有的构筑物调节方式大多是采用吊车进行吊升后旋转以调节其角度,但吊车的使用经费较高,施工性价比较低,且水塔类构筑物大多位于高层建筑顶楼,吊车难以进行操作,使得大多数水塔的角度调节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使得设置于高层建筑顶楼的水塔类构筑物难以调节安装角度的问题得到解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用于对水塔构筑物进行旋转抬升调节,其包括旋转系统和抬升系统;所述旋转系统设置于抬升系统上方;所述旋转系统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中央转动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调节板,且圆形调节板可通过旋转台的转动与基板相对转动,圆形调节板一侧连接有转动柄;所述抬升系统包括两组气缸和减震座,气缸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减震座固定连接,且气缸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台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带槽滚轮,所述基板顶部设置有环形轨道,所述带槽滚轮与环形轨道相配合滚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圆形调节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卡板,且限位卡板之间的距离与水塔构筑物外壁距离对应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包括两组减震板、液压减震器和连接伸缩杆;液压减震器和连接伸缩杆设置于两组减震板之间,且液压减震器和连接伸缩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两组减震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柄表面设置有防滑刻纹。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装置体积较小,可对水塔类构筑物进行抬升和角度调节,从而使得位于高层建筑楼顶的水塔角度调节变得方便快捷。2.通过设置旋转系统使得装置能够对水塔类的构筑物进行角度上的调节,不需要使用吊车等大型设备,便捷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开支。3.通过设置抬升系统使得装置能够将构筑物抬起后进行角度调节,使得角度调节过程更加轻松便捷,同时能够对构筑物的安装高度进行微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施工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用于对水塔构筑物100进行旋转抬升调节,其包括旋转系统1和抬升系统2;旋转系统1设置于抬升系统2上方;旋转系统1包括基板11,基板11中央转动连接有旋转台12,可采用轴承配合会销连接的方式进行转动连接,旋转台12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调节板13,且圆形调节板13可通过旋转台12的转动与基板11相对转动,圆形调节板13一侧连接有转动柄14,转动柄14表面设置有防滑刻纹(未示出,由于防滑刻纹是本领域人员熟知常规的手段,其并非本方案的核心,本方案在于将防滑刻纹巧妙利用于转动柄14实现了防滑效果)。圆形调节板13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卡板18,且限位卡板18之间的距离与水塔构筑物100外壁距离对应配合,限位卡板18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水塔构筑物100外壁距离的距离,正好可对水塔构筑物100进行限位与固定。旋转台12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5,旋转杆15外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带槽滚轮16,基板11顶部设置有环形轨道17,带槽滚轮16与环形轨道17相配合滚动连接,环形轨道17位于带槽滚轮16的限位槽体中,带槽滚轮16在环形轨道17上滚动。抬升系统2包括两组气缸21和减震座22,其中气缸21为现有机械结构,其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气缸21一端与基板1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减震座22固定连接,且气缸21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减震座22包括两组减震板、液压减震器和连接伸缩杆;液压减震器和连接伸缩杆设置于两组减震板之间,且液压减震器和连接伸缩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两组减震板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将装置移动到所需进行角度调节的水塔构筑物100下方,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缸21伸长将基板11向上顶,当圆形调节板13与水塔构筑物100底部抵触连接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缸21停止伸长,并将水塔构筑物100的支撑架拆离地面,此时水塔构筑物100位于限位卡板18之间,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缸21继续伸长,使得水塔构筑物100的支撑架抬离地面一定高度,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缸21停止伸长;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手动或机械拉动的方式,拉动转动柄14使得圆形调节板13带动旋转台12在基板11上转动,使得水塔构筑物100开始转动,以对其进行角度调节,过程中带槽滚轮16在环形轨道17上滚动以配合其转动提升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水塔构筑物100转动至所需角度时,停止拉动转动柄14,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气缸21收缩,当水塔构筑物100的支撑架与地面接触时,施工员将其固定在底面,完成水塔构筑物100的再安装,此时气缸21继续收缩至底端,使用者取出整体装置完成操作。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用于对水塔构筑物(100)进行旋转抬升调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旋转系统(1)和抬升系统(2);所述旋转系统(1)设置于抬升系统(2)上方;/n所述旋转系统(1)包括基板(11),所述基板(11)中央转动连接有旋转台(12),所述旋转台(12)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调节板(13),且圆形调节板(13)可通过旋转台(12)的转动与基板(11)相对转动,圆形调节板(13)一侧连接有转动柄(14);/n所述抬升系统(2)包括两组气缸(21)和减震座(22),气缸(21)一端与基板(1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减震座(22)固定连接,且气缸(21)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用于对水塔构筑物(100)进行旋转抬升调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旋转系统(1)和抬升系统(2);所述旋转系统(1)设置于抬升系统(2)上方;
所述旋转系统(1)包括基板(11),所述基板(11)中央转动连接有旋转台(12),所述旋转台(12)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调节板(13),且圆形调节板(13)可通过旋转台(12)的转动与基板(11)相对转动,圆形调节板(13)一侧连接有转动柄(14);
所述抬升系统(2)包括两组气缸(21)和减震座(22),气缸(21)一端与基板(1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减震座(22)固定连接,且气缸(21)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筑物平移旋转使用的滚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2)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绿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