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预制凸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2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联预制凸窗,安装在两个相邻房间的现浇墙柱及内隔墙上,包括两个并列连接的凸窗本体,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现浇墙柱上,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内侧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内隔墙之间通过现浇构造柱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联预制凸窗,通过将较大的双联预制凸窗拆分成两个较小的凸窗本体,并设置安装槽,通过现浇构造柱连与内隔墙连为一体,安装好后不影响双联预制凸窗的整体性能,而采用两个凸窗本体构成的方式,单个凸窗本体与整个双联预制凸窗本体相比,降低了体积与质量,方便生产、吊装及运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联预制凸窗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联预制凸窗。
技术介绍
凸窗常见于住宅建筑,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后,一般采用整体式预制凸窗结合外挂连接技术应用,依附于主体结构的外侧,对室内净空不产生影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不过由于其体积庞大,构件重量较重,对现场塔吊要求较高,经常成为塔吊选型的制约因素,影响成本效益。尤其是连续布置凸窗的双联型预制凸窗,由于凸窗横跨两个开间,往往出现超长、超重的情况,不方便生产、吊装及运输,难以实现整体预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联预制凸窗,降低凸窗体积、质量,方便生产、吊装及运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联预制凸窗,安装在两个相邻房间的现浇墙柱及内隔墙上,包括两个并列连接的凸窗本体,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现浇墙柱上,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内侧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内隔墙之间通过现浇构造柱连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凸窗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上飘板和下飘板,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优选地,所述凸窗本体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竖板,两所述竖板与所述上飘板和下飘板构成凸窗洞口,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安装缝,所述安装缝内设有密封装置。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沿所述安装缝的室外侧到室内侧依次设置的密封块、PE棒、排水空腔和封堵块。优选地,所述密封块由耐候胶制成,所述封堵块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安装缝的宽度为15-25毫米。优选地,所述上飘板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竖板上端的上挂板,所述下飘板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竖板下端的下挂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与所述上挂板等高的上部和与所述下挂板等高的下部。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与所述上挂板等高的上部和与所述下挂板等高的下部。优选地,所述凸窗本体与所述现浇构造柱之间设有连接钢筋。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预制凸窗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较大的双联预制凸窗拆分成两个较小的凸窗本体,并设置安装槽,通过现浇构造柱连与内隔墙连为一体,安装好后不影响双联预制凸窗的整体性能,而采用两个凸窗本体构成的方式,单个凸窗本体与整个双联预制凸窗本体相比,降低了体积与质量,方便生产、吊装及运输。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联预制凸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位本技术的双联预制凸窗的轴测图。其中:1-现浇墙柱,2-内隔墙,3-凸窗本体,31-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33-竖板,34-上挂板,35-下挂板,4-安装槽,5-现浇构造柱,6-密封装置,61-密封块,62-PE棒,63-排水空腔,64-封堵块,7-连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双联预制凸窗,安装在两个相邻房间的现浇墙柱1及内隔墙2上,包括两个并列连接的凸窗本体3,两个所述凸窗本体3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现浇墙柱1上,两个所述凸窗本体3的内侧之间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与所述内隔墙2之间通过现浇构造柱5连为一体。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双联预制凸窗,通过将较大的双联预制凸窗拆分成两个较小的凸窗本体3,并设置安装槽4,通过现浇构造柱连5与内隔墙2连为一体,安装好后不影响双联预制凸窗的整体性能,而采用两个凸窗本体3构成的方式,单个凸窗本体3与整个双联预制凸窗本体相比,降低了体积与质量,方便生产、吊装及运输。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所述凸窗本体3可以是互为镜像的两个,也可以是开间大小、线条宽度均不相同的两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窗本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和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的上飘板和下飘板,两个所述凸窗本体3的所述第一侧板31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4。所述第二侧板32可以与所述第一侧板31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结构。另外,所述凸窗本体3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竖板33,两所述竖板33与所述上飘板和下飘板构成凸窗洞口,两个所述凸窗本体3相邻的两个所述竖板33之间设有安装缝,两个所述凸窗本体3的另两个所述竖板33可以与形成安装缝的所述竖板33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安装缝内设有密封装置6,所述密封装置6包括沿所述安装缝的室外侧到室内侧依次设置的密封块61、PE棒62、排水空腔63和封堵块64。从而保证了建筑的外立面效果,且不影响室内净空,使用效果好。所述密封块61由耐候胶制成,所述封堵块64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安装缝的宽度为15-25毫米,较佳地,所述安装缝的宽度为20毫米。请参阅附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飘板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竖板33上端的上挂板34,所述下飘板的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竖板33下端的下挂板35,所述第一侧板31包括与所述上挂板34等高的上部和与所述下挂板35等高的下部。即所述第一侧板31为不贯通的结构,仅在所述下飘板以下、上飘板以上的室外高度范围设置,从而进一步减轻了预制凸窗的重量,方便生产、吊装及运输。所述第二侧板32可以设置成贯通,也可以设置成不贯通,较佳地,所述第二侧板32也包括与所述上挂板34等高的上部和与所述下挂板35等高的下部,即所述第二侧板32也为不贯通结构,进一步减轻预制凸窗的质量。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所述凸窗本体3与所述现浇构造柱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凸窗本体3与所述现浇构造柱5之间设有连接钢筋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联预制凸窗,安装在两个相邻房间的现浇墙柱及内隔墙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列连接的凸窗本体,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现浇墙柱上,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内侧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内隔墙之间通过现浇构造柱连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联预制凸窗,安装在两个相邻房间的现浇墙柱及内隔墙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列连接的凸窗本体,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现浇墙柱上,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内侧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内隔墙之间通过现浇构造柱连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预制凸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窗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上飘板和下飘板,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的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预制凸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窗本体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竖板,两所述竖板与所述上飘板和下飘板构成凸窗洞口,两个所述凸窗本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安装缝,所述安装缝内设有密封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联预制凸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沿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松邓宝瑜许文杰陈敬恒杨小威张艾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