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地下管廊又称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其在的城市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预制式装配地下管廊结构,但这种结构都是到现场组装后,在地下挖一个深坑后再将组装后的管廊放入到深坑内再回填,这种工艺是目前最长用的方式,其缺点是施工周期长,动用设备以及人力多,对周围的建筑影响较大;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管状本体,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入端和插口端,管状本体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与管状本体轴向平行的安装孔,管状本体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挂环;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使用时,通过挂环吊装管状本体,将一组管状本体的插入端插入至另一组管状本体的插口端,将多组管状本体连接,将四组钢绞线分别穿过多组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第一外壳(1)、管廊第二外壳(2)、管廊内壳组件(3)、工字型连接件(4)、现浇混凝土(5),所述管廊第一外壳(1)与管廊第二外壳(2)通过工字型连接件(4)连接成为管廊外壳单体;若干个管廊内壳组件(3)通过工字型连接件(4)连接成为管廊内壳单体;管廊第一外壳(1)与管廊内壳组件(3)以及管廊第二外壳(2)与管廊内壳组件(3)均通过工字型连接件(4)连接;管廊外壳单体与管廊内壳单体之间填充现浇混凝土(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第一外壳(1)、管廊第二外壳(2)、管廊内壳组件(3)、工字型连接件(4)、现浇混凝土(5),所述管廊第一外壳(1)与管廊第二外壳(2)通过工字型连接件(4)连接成为管廊外壳单体;若干个管廊内壳组件(3)通过工字型连接件(4)连接成为管廊内壳单体;管廊第一外壳(1)与管廊内壳组件(3)以及管廊第二外壳(2)与管廊内壳组件(3)均通过工字型连接件(4)连接;管廊外壳单体与管廊内壳单体之间填充现浇混凝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第一外壳(1)下端内侧向内预制第一矩形槽(1-1),管廊第一外壳(1)两端外侧分别预制第一连接肋(1-2),管廊第一外壳(1)两端内侧分别预制第一连接凹槽(1-3);所述管廊第二外壳(2)上端内侧向内预制第二矩形槽(2-1),管廊第二外壳(2)两端分别预制第二连接肋(2-2),管廊第二外壳(2)两端内侧分别预制第二连接槽(2-3),在第二矩形槽(2-1)和第二连接肋(2-2)之间的管廊第二外壳(2)上预制有注浆孔(2-4);所述管廊内壳组件(3)两端外侧分别预制有内壳连接肋(3-1),管廊内壳组件(3)两端内侧分别预制有内壳连接凹槽(3-2);所述工字型连接件(4)两侧分别预制有工字型连接肋(4-1),工字型连接件(4)中部预制有流浆口(4-2);所述第一矩形槽(1-1)、第一连接肋(1-2)、第二矩形槽(2-1)、第二连接肋(2-2)、内壳连接肋(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高小寒,海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