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水井结构
本技术涉及排水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降水井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建筑施工技术中,降水井工程是为了基坑开挖而采用的一种降低地下水水位,从而方便施工的一种方法。但是现有降水井在应用时,传统降水井在基坑土方向下开挖时,暴露出来的井管体易产生变形,甚至发生破坏,导致后期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基坑下部开挖降水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96864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全钢套筒降水井结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降水井及安装在降水井内部的降水井井管,所述降水井侧壁与降水井井管外壁之间的空间及降水井底部与降水井井管井底之间的空间均填充有过滤层,所述降水井井管为由多段全钢套筒焊接而成的钢筒管,降水井井管上分布有多段过滤段,每一过滤段上均开设有多个滤眼,所述过滤段的外壁缠绕有滤水纱网。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该降水井井管为钢筒管,且降水井井管与地下渗水层的部位等仅仅通过滤水纱网和采用砂砾形成的过滤层进行分隔,使得在使用时,地下的砂砾易通过滤眼进入到降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插设于地面的降水井井管(1)、采用尼龙布包覆于降水井井管(1)外壁的过滤层一(2)和采用砂砾填充于过滤层一(2)外侧形成的滤水层一(3),所述降水井井管(1)内设置有用于将水排出的潜水泵(12)和排水管(13),所述降水井井管(1)的上开口处盖合固定有井盖(14)且排水管(13)穿出井盖(14),其特征在于:采用土工布包覆滤水层一(3)形成有过滤层二(4),所述滤水层一(3)和过滤层二(4)的下端延伸至降水井井管(1)的下开口处并将降水井井管(1)的下开口封堵,所述降水井井管(1)的下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砂砾做封堵的防砂件一(5),环绕所述降水井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插设于地面的降水井井管(1)、采用尼龙布包覆于降水井井管(1)外壁的过滤层一(2)和采用砂砾填充于过滤层一(2)外侧形成的滤水层一(3),所述降水井井管(1)内设置有用于将水排出的潜水泵(12)和排水管(13),所述降水井井管(1)的上开口处盖合固定有井盖(14)且排水管(13)穿出井盖(14),其特征在于:采用土工布包覆滤水层一(3)形成有过滤层二(4),所述滤水层一(3)和过滤层二(4)的下端延伸至降水井井管(1)的下开口处并将降水井井管(1)的下开口封堵,所述降水井井管(1)的下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砂砾做封堵的防砂件一(5),环绕所述降水井井管(1)开设有多个滤孔(11),多个所述滤孔(11)分为两组且两组滤孔(11)分别均布于降水井井管(1)的中部和下部,分布于所述降水井井管(1)中部的滤孔(11)少于降水井井管(1)下部的滤孔(11),所述滤孔(11)内设置有用于对滤孔(11)做过滤的防砂件二(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11)包括滤孔一(111)和与滤孔一(111)同中心轴线的滤孔二(112),所述滤孔一(111)位于滤孔二(112)远离降水井井管(1)中心轴线一侧,所述滤孔一(111)自降水井井管(1)的外壁朝向其中心轴线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滤孔二(112)的轴向截面呈锥台状且其大径端朝向降水井井管(1)中心轴线一侧,所述防砂件二(6)设置于滤孔一(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件二(6)包括固定连接于滤孔一(111)内壁的防砂管二(61)和两个设置于防砂管二(61)内的防砂布二(62),所述防砂布二(62)平行于防砂管二(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国华,墙林,吴宙楠,高登国,余利海,高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